1.城镇空间利用效率有所下降,集约利用程度有待提升。2020年,山东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140m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m2。从各市情况来看,山东东北部地区人均城镇用地高于西部、南部地区,最高的区域集中在东营、滨州和威海3市,其中,东营最高,为274m2/人;泰安最低,为108m2/人。相较“二调”[2],全省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加13m2。除济南、淄博、潍坊外,其余13市的人均城镇建设用地均有所增加,增加幅度较大的东营、滨州和烟台分别增加95m2、52m2、32m2,总体呈现“中部地区下降或小幅增加,鲁北和胶东增幅高于鲁南”的规律。东营是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所在地,油田经济的发展,促使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导致城镇用地需求不断增加,人均城镇用地快速增长(见图9-3~图9-5)。
2.城镇空间开发强度较高,城镇空间呈现外延式扩张。2020年,山东整体城镇空间开发强度为5.67%,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9%),略高于浙江(5.00%)、广东(5.03%)。青岛开发强度最高,为10.71%,济南和淄博超过7%。从城镇空间开发强度与城镇化水平的关系来看,城镇化水平越高,城镇空间开发强度越高,反映了城镇建设用地是城镇化的重要承载空间。
图9-4 2020年16市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情况
通过第三方文献资料,选取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变化的空间紧凑度与分形维数,分析山东省16市的开发强度。空间紧凑度和分形维数的计算分别见公式(9-1)和公式(9-2):
式中,c为空间紧凑度,S为城市斑块的分形维数,A为城镇建设用地斑块总面积,P为城镇建设用地斑块轮廓总周长。c值介于0~1,紧凑度值越大,其形状越具有紧凑性;反之,紧凑性越差。城市建设用地的分形维数,反映的是城市实体地域的形态稳定性,分形维数越大,斑块不规则程度越大,当S<1.5时,表示研究对象稳定性较高,当S>1.5时,表示研究对象图形复杂,稳定性较低。(www.daowen.com)
图9-5 2010年、2020年16市人均城镇建设用地对比
根据计算结果,山东省城镇空间整体紧凑度较低,分形维数相对较高。其中,日照、枣庄和聊城城镇空间紧凑度相对较高,烟台城镇空间紧凑度最低,为0.02,城镇空间边界的破碎程度较高。16市的城市斑块的分形维数均大于2,稳定性较差,目前城镇空间形态仍以外部扩张为主(见图9-6)。
3.城镇空间利用效益一般,地均产出不断提升。山东城镇空间经济效率一般,2020年全省单位城镇建设用地产出为815.18万元/ha,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81.52万元/ha)。济南和青岛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分别达到1 315万元/ha、1 025万元/ha。全省城镇建设用地地均二三产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569万元/ha增加至2020年的755万元/ha(各市增加值见图9-7),十年间增幅为33%,城镇空间开发利用效益逐步适应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图9-6 2020年16市城镇建设空间紧凑度与分形维数
图9-7 2020年16市城镇建设用地地均二三产业增加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