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效促进城乡融合,实现双向城镇化

高效促进城乡融合,实现双向城镇化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是促进城乡人口自由流动。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数量挂钩机制,有序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强化商业“圈、街、店、节、网”功能,配套完善消费设施,积极创建济南、青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高质量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济青局部片区建设,加快建设济南市黄河北片区等15个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等11项改革任务落地。

高效促进城乡融合,实现双向城镇化

一是促进城乡人口自由流动。提升人口管理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山东省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电子证照、电子档案建设,推进户口、居民身份证办理“无纸化”“免填单”,实现全省“通迁、通办”。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畅通产业就业留人、生活环境留人、优质服务留人三大途径,持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向各级城镇集聚。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资格权、集体资产股权,不得以退出上述权益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畅通入乡返乡落户渠道,以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退役军人、农业科技人才等为重点,鼓励返乡入乡人员创新创业。全面建立城市医生、教师、科技文化人员等定期服务乡村机制。

二是强化城乡建设土地、资金支撑。编制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依据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布局城镇建设用地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数量挂钩机制,有序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统筹开展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延包试点、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研究,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支持地方探索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成、农村宅基地收储、进城落户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和承包地补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路径和办法。完善县级基本财力转移支付资金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增加吸纳外来人口较多地区的转移支付。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引导金融资源进一步下沉,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通过银企点对点对接、一对一帮扶,加大涉农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质效,解决农业农村融资难的问题。

三是激活城乡消费市场潜力。强化商业“圈、街、店、节、网”功能,配套完善消费设施,积极创建济南、青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开展国家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推动家电更新消费试点。加快冷链设施建设,打造济南、青岛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

四是引导小城镇特色发展。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把镇建成服务“三农”的区域中心。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合理引导村(居)人口向县城、小城镇周边集聚。开展小城镇试点建设,培育新生小城市和大城市卫星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等特色强镇,构建形成“小商品、大市场”“小产品、大产业”的发展格局。以微型产业集聚区为空间单元培育发展特色小镇,支持做强主导产业,发展先进制造类、科技创新类、创意设计类、数字经济类、金融服务类、商贸流通类、文化旅游类、体育运动类、三产融合类9类特色小镇。建立全省特色小镇清单,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投资建设运营。

五是开展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高质量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济青局部片区建设,加快建设济南市黄河北片区等15个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等11项改革任务落地。(www.daowen.com)

【注释】

[1]“十百千”工程指在全省选择10个县、100个乡镇、1 000个村开展乡村振兴示范。

[2]“四一三”行动指打造胶东、鲁中、鲁西南、鲁西北4大风貌区,布局建设胶东海滨等10条风貌带,培育300个美丽村居建设省级试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