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民营经济的性质问题
改革开放37年来,每当重大改革举措出台和实施,总会出现争论,已经发生过的大的争论是围绕姓资姓社、姓马姓修、姓公姓私所展开的争论。要不要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和社会主义是不是相容?有人认为民营经济是资本主义,是腐败温床。这里,笔者以为,关键在于用什么样的眼光观察民营经济。如果用阶级斗争眼光观察,也许可以把民营经济说得很坏。如同有人指责苏小明唱的《军港之夜》是“靡靡之音”,指责宋祖英唱的《爱我中华》“有制造两个中国的嫌疑”,指责《在那遥远的地方》是“性骚扰”一样。但是实践已经做出了最有力的回答,对民营经济的担心和指责显得没有必要。马克思指出,每一个社会中,都有一种处于“普照的光”“特殊以太”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主导着其他的所有制经济,规定着它们的性质和“色彩”及“比重”。[20]民营经济属于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国有经济占主导,虽然其比重不占优,但是具有很强的控制力。在产业链中,当领头产业是公有制经济时,那么产业链上各个环节都会服从领头产业的安排,这就是“特殊以太”“普照的光”的支配作用。
据此笔者以为,在今天我国国有经济占主导的前提下,民营经济处于从属地位,从属于以国有制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因此,民营经济属于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国有经济占主导,对其他所有制经济具有很强的控制力,如同人的头脑只占身体重量的几分之一,却是全身的主导部分一样。
2.关于民营经济的功能问题
今天需要突破传统流行看法,民营经济不仅仅能提供商品、丰富市场、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创造价值、增加外汇、提升科技和管理水平,除了帮助提升物质文明以外,还有更加可贵的四大贡献:一是帮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是帮助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三是帮助建设精神文明,四是扩大边境开放、提升睦邻友好。
从帮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看,没有市场竞争也就不可能有市场经济。试想,要是没有民营经济的相应发展,而且达到相当规模,市场竞争就无从谈起,就不可能形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多元结构,也就无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当民营经济的规模发展到足以同国有经济开展竞争的时候,才能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来。
今天,重点民营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粗钢产量超过40%的背景下,在黑色冶金部门要去掉13.5%的过剩产能,仍然会遇到利益集团顽固抵制,以至“市场配置资源”原则无法顺利贯彻落实,而需要借助党政权力“看得见的手”强行推动,又一次证明民营经济必须达到相当规模才能够同国有企业开展平等竞争,通过平等竞争让市场配置资源规律起“决定性”作用。这里所指的“相当规模”,笔者以为需要达到五成以上,这是因为新兴的民营经济所面对的往往是自然垄断加行政垄断的国企巨头。毛头小孩绝对不是拳击冠军的对手,二者不在同一数量级,不可同日而语。仅仅国有企业之间的“弱竞争”改变不了“一无压力、二无动力”的惯性问题,也改变不了长期存在的官商作风。2016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做出规定凡是违规新建钢铁厂的领导一律免职;制定宣钢整体退出方案,连同唐钢、承钢部分产能一并重组、减量搬迁,就是证明。[21]
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经历了“初步建立”过程以后,正在“走向完善”之中,其中民营经济功不可没。扰动市场的“鲶鱼”,既可以是外资企业即“洋鲶鱼”,也可以是非国家经营企业即“土鲶鱼”,只要它能产生“鲶鱼”效应——扰动鱼仓不让鱼儿们在静养中死去——就是“鲶鱼”。看来“土鲶鱼”的效应也会像“洋鲶鱼”一样足够强大,让仓内的鱼保持活力。似乎,我国三十多年市场化道路验证了米塞斯、哈耶克等经济学家的观点:只有建立混合的所有制结构和足够数量的非国有经济,才能产生竞争的市场关系,形成真正的资本市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也认为,需要建立混合经济。笔者将“萨氏观点”概括为以下公式:混合经济=(国有经济+私有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我国宏观经济的举世成就足以证明。三十多年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国有企业走不出效益不佳的困局,就是对布鲁斯有关建立“公有制+市场机制+经济效率=新型企业制度的微观经济理论”的实证。
笔者以为,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公有制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社会所有制”[22],具体的就是股份制及其发达形态混合所有制经济。马克思一百多年前所说的“股份资本,作为最完善的形式(导向共产主义的),及其一切矛盾”[23]。后来在《资本论》中得到阐释的这一重要理论,应当而且必须同社会所有制理论紧密联系起来,加以解读并指导实践。十八届三中全会正确指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已经为大规模付诸实践打开了大门,剩下的就是行动了。
要是没有广义民营经济的相应发展,也就不可能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也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占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无论是逻辑推理还是实证安排,都是对民营经济帮助建立多元所有制结构,从而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有力证明。多元所有制结构从建立到成为基本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www.daowen.com)
显而易见的是,民营经济创造了很高经济效益,推动了竞争,带来了多元所有制结构,帮助建立了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有经济一起共同打造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壮大了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总之,是民营经济帮助改变了中国。
3.关于民营经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
随着商品市场日趋丰富多彩而形成买方市场,传统宣传标语被大量商品广告所取代,由民营经济所激发、推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就得以建立起来。
第一,要是没有发展到相当规模的民营经济,也就不可能有市场经济,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场竞争,单一公有制经济不可能遭遇破产的压力,其技术进步和规模扩大自然缓慢。改革开放前,我国钢铁工业、汽车工业、房地产业等产业长期落后,进入市场经济才成为支柱产业,规模雄居世界之冠,如此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足以证明。
第二,价值规律的作用带来了精神文明。价值规律只有在市场经济中才能纵横驰骋、自由发挥作用。价值规律最基本的一条是等量劳动相交换。时间在市场经济中也有价值,以至在深圳特区“时间就是金钱”的口号受到热捧。“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含义应当包括: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守信用所造成的损失。其中的“+”,如果是卖方失信则为“-”,如果是买方失信则为“+”。不守信用行为的损失有很多种,如以次充好被发现后的罚金、在没有不可抗原因的情况下不履行合同所造成的损失、侵犯知识产权所带来的损失等。为了减少和杜绝诸如此类因为不守信用所造成的损失,就需要加以法制规范,让买卖双方在法制面前强制遵守交易规则,这就涉及尊重产权、交易自由、买卖公平、等价交换等源于价值规律作用所要求的游戏规则。可见,民营经济有助于打造平等互利的人际关系。尊重人权,以及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需要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市场经济力量共同打造的。笔者以为邓小平所创导的“四个尊重”的理论依据就存在于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当中。等量劳动相交换,是与以权谋私、权力进入市场、“按职论价”等反市场经济行为相悖的,所体现的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掌握知识的人才所创造的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取得超额利润的依据,其中所体现的原则也是等量劳动相交换。固然,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也反对歧视性行为,诸如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容貌歧视、所有制歧视等。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上,通过亿万次的等价交换实践,所带来的是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24]。有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才会出现的现象但又不是新闻,如英国政府反对民众告密行为,丹麦等北欧国家奉行体现人人平等的“叶特尔法则”,美国总统的儿子排队领取失业救济金,在职国家领导人下班后上超市购物操持家务,总统自掏腰包亲自购买便当与随员一起用餐,大学里高官子弟要是考试作弊照样会被开除学籍,美国大学应聘教授们担忧的是自己的实力不济,而不用担忧自己太老实不会走关系,大学最不能原谅的“不老实”错误是学术诚信上的“不老实”即剽窃。因此,美国大学里不可能存在“舐痔族”之流。平民进超市无需寄存手提包,丹麦街头鲜花摊无人看守,他们的女王上超市亲自购物,等等所有这类故事,都不是新闻,而是官民平等、百姓拥有自由平等权力的确凿证据。可以说,精神文明往往是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建设起来的,不一定要有激昂慷慨的口号、高高挂起的墙头标语和激动人心的大堂演说。企图依仗暴力不可能打造起浸透人心而不是表象上的精神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有民营经济的功劳。也许民营企业家们不善于呼喊口号,但能够在价值规律作用的指挥棒下,善于用实际行动帮助打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0世纪70年代初,闽北山区的一个县城为了迎接上级检查,县乡干部一齐上阵驱赶进城交易的农民,“取缔资本主义自发势力”,但是过后一些当初上阵驱赶交易农民的干部又去购买农副产品,有的地方还把没收货物私分。此情此景令笔者想到:昨天的“驱赶”是为了工作,今天的“购买”是为了生存,两者同属谋生需要。这就又一次证明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作用是不可抗拒的力量,要是违反了就会遭到惩罚——在本文例证中是县城居民基本生活受到影响,农民的生产品交换不了工业品,少数干部成为出尔反尔的“两面人”,总之是“两个文明”都丧失,又一次验证了违反生产力-生产关系规律作用是会受到惩罚的真理。
但是,今天完全不同了,首先是观念转变了,尽管还存在着不少非理性现象。发达市场经济要求要达到这样的程度——凡是商场里所购买的商品都可以放心享用;凡是进入市场的所有购买者在价值规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天一定会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而到来。
(原载《福建论坛》2017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