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管理服务创新——专题论坛

探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管理服务创新——专题论坛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是你当年怎么决策批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第四个,今天上午我们和艳萍总、良坤也去了平湖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今天上午开业。但是现在她把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作为她的一个新的业态,而且非常有激情。第五位是王喆,北京仕邦达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那么他是可以从我们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角度来看产业园建设。第一个,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从无形到有形。派遣外包业务是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探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管理服务创新——专题论坛

主持/袁中伟:今天到这里来,其实是6月7号郭总和我说,让我在10月26号来这里梅园论剑。我说我25号有一个博览会,他说那就26号。但是今天真的到这里来主持这么一个panel,我倒是没有想过。我还以为就是来梅园论剑,自己来论论剑、来说说,按照郭总意思就是胡说八道,那么今天它是有主题的,今天要讨论人力资源产业园。

刚刚看到这个东西,我就在想,就是这个星期,关于产业园这个话题在我身上已经受过好几次冲击了。

第一次冲击是在上周五的晚上,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一个通知、一个微信,说什么呢?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市场司给全国人才交流协会下发一个发改委征求产业目录的修改意见,指定征求三家协会,北京协会、上海协会、浙江协会,其他还有5家公司。我一看这个东西,就觉得太重要了。2011年的产业目录里,人力资源服务业是摆在商务服务业下面,我们人力资源服务业32条,里面有2条。其中1条还是人才市场建设,真正的服务业只有1条。我对这个事情,感觉是需要动脑筋,我们应该列为大目录,就是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一个大目录,或者人力资源(资本)服务业,那么其中有一个小目录就叫什么?就叫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这是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24号我去看毕司长,她说她在准备,准备什么?她说准备要来参加这个论坛,要做个分享,还不知道分享什么题目,我说毕司长你分享最好的题目是什么?就是你当年怎么决策批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毕司长批了这样一个开创性的举措,可以说不但是我们中国,在世界也是一个开创性的举措。我说你当时所思、所想、所为,为什么会做出这么一个重大的举动,这是第二件事情。

第三件事情我们昨天在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博览会上,当时感觉到整个业态有130多家,满了也就是130多家展位,其中有十几家、将近20家是各地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来设展。这个事我觉得当然是世界的一线品牌在我们这里设展很多,但是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也来设展,这是第三个。

第四个,今天上午我们和艳萍总、良坤也去了平湖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今天上午开业。就是短短的几天,人力资源产业园在我脑子里造成不少冲击。

今天下午有幸来主持,跟这些“咖”来分享。这位是我们胡冬平局长,原来江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浙江的八骏湾产业园,也是我批的第一个产业园。冬平局长搞产业园,当时从政府这个角度,他在全国是非常有知名度的。

第二位就是庆阳秘书长,上海人才服务协会的秘书长。人才协会作为社会组织,在全国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举足轻重。我们浙江的很多产业园,都是庆阳秘书长开始策划、设计、推荐等,所以我说要把这个人力资源产业园作为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的业态。

第三位是王澜,王澜是苏州科技城首席人才官,苏南工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今天他会分享产业园中的一些意见。

第四位就是李艳萍,颐高集团的副总裁,是我们楼友会总裁。她做过各种各样的园区,包括科创园、孵化器等。但是现在她把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作为她的一个新的业态,而且非常有激情。它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模式,就是刚刚讲它是企业,但是它并不是人力资源服务的企业,是做园区的企业,它怎么来?它怎么做的,也在探索。

第五位是王喆,北京仕邦达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那么他是可以从我们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角度来看产业园建设。

那么现在圆桌论坛的分享就开始,首先请我们政府的人力资源产业园代表,请冬平局长来谈谈人力资源产业园下一步到底应该怎么样走。因为我2012年批的时候,还没有多少产业园,现在是遍地开花。中间有喜,但是我们中间感觉到更有忧,这条路如果不走好,不要最后搞成一地鸡毛。所以我们请冬平局长,您从政府这个角度来分享一下,谢谢!

嘉宾/胡冬平:谢谢袁厅,今天坐在这里也非常荣幸,而且主办方把我们的位置也排的很好,秘书长在中间,旁边是苏州跟我们宁波。其实我回忆起人力资源产业园发展,中国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就是这么一体两翼慢慢地发展起来的。上海是带头大哥,2010年至2012年的时候,苏州是第二个,我们是第三个,在中国实体运营的产业园之一。所以我也跟着产业园走过了这么6年的时间,宁波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立的时间是2012年9月22号,到现在的话刚好6周年过去一点点时间。

这6年跟着这个产业园发展,感慨非常多。我们这个产业园是浙江省第一个,全国第三个实体运营。因为那时候部里批了很多,包括重庆的,包括河南的,但是他们开园的话也就这几年的时间,但是我们实实在在走过了这么些年。这个产业园做了这么多年,我感觉有几个变化,先说几个变化再说未来。

第一个,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从无形到有形。以前大家去找人力资源服务的时候,可能要到各个楼宇里面去找,或者通过百度去找。但是自从产业园诞生以后,我们这个人力资源服务就有天猫店了,大家就可以到有政府背书的这么一个产业园里面去找一些高端优质的机构。

第二个,服务的产品从单一到多元。刚刚接触这个产业园的时候,其实最多的是两个业务,一个是派遣,还有一个是猎头,可能这两个会多一点。现在的总额里面,派遣外包依然占了大约95%左右的份额,所以这个份额也非常高。派遣外包业务是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有了这些钱以后,很多公司才可以拓展其他的新产品。但是现在再看我们园区,基本上除了咨询之外,所有的产品都能供应。所以当时我们说产业园不是“1+1=2”这么一个模式,而是说有各种各样的产品,它成为一个产业链,能够为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强大的产品服务支持。

第三个,我觉得产业园发展,从单一发展到抱团取暖。大家都知道,虽然中国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空间是非常大的,我们这么大的一个人口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的人力资源服务业总量在全世界估计也排不进前十名,说明这个空间也是非常大。但是这个产业还是比较幼小,所以刚才董老师讲起来,就是说中国的人力资源服务业,需要政府推一把、扶一把,再送一把。等它真正成长壮大以后,政府可以退到后面来。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看到这个产业从小小的专门做派遣外包的,然后再到现在很多机构由小到大,而且产品越来越多,所以从单一发展到抱团取暖。

另外,在园区里面,我们也形成了各种联合、兼并,甚至在单家企业身上面出现了很多业态。这里特别要讲一下我们的伯乐遇马,这家企业一开始是浙江第一家中外合资的企业,做派遣的。现在它做外包,包括派遣,包括猎头、培训。然后它第二步是转到天使投资,机构化的天使投资,专门投跟人力资源相关的一些企业。现在第三步它运营一些跟我们楼友会差不多的东西,如一些创新工厂科创园,但它把其他的产业园的运营作为一个重要的业务。所以我们江西所有的那些产业园,基本上是我们伯乐遇马在运营,包括江西前期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南昌的创业创新大会,也是伯乐遇马为主在运营。所以这个产业的业态,从小到大。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我们这个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以前大家不是很知道,到全世界有很大的影响力,这跟产业园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关系。我从事人才工作也11年了,当时刚刚跟一些企业,我们浙江的民营企业推荐猎头机构的时候,他们回过头来会问我,他们怎么收费,而且还很高?当时因为他们享受惯了政府的一些免费的服务,给他们推荐一些市场服务,他们都感觉很吃惊。但是现在没有哪家机构、哪家企业会再提出这么很无知的问题。所以现在浙江的民营企业使用人力资源服务这一块,也很自然而然。这是我跟着产业走过这么多年的一些感受,就是说产业园的一些影响。

下一步的发展,也经常在思考,这个产业园做到现在,这样的一个阶段,各地的产业园这么多,怎么体现我们的一些特色。前面有标杆,后面有那么多产业园都在建设。不可避免这里面有一些重复建设的因子在里面,但是这个市场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如果你自己没做好,这个产业园的话败下去很有可能。

所以我们经常在思考,我觉得未来这个产业园发展可能有以下几点。

第一个,定位。刚刚上午听郭总讲得非常好,就是我们这个产业园它不是单纯地追求税收,也不是单纯地追求产值。我自己个人的一个定位,它追求能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人力资源配置能起多大的作用。比如说我们宁波,1万亿元的生产总值,它有那么多的服务需求,如果它这个需求都要到北京、上海、深圳去找,那这个就是我们产业没做好。所以现在我们尽量地让宁波的一些企业,浙江的一些企业,在我们本土就能享受到高端优质的人力资源服务。所以我觉得这个定位,首先还是要把它定位配置人才资源,或者是叫做促进就业,从我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这个定位来讲。

第二个,专业化。专业化这个很重要,现在宁波人力资源产业园很多,前一段时间我也刚刚参与了两个市级产业园的评审,因为我们是省级产业园。两家企业,一家是江北的一个产业园,这家就很有特色,它把建筑人才作为产业园的一个特色定位。比如说建筑需要大量的工人,建筑业需要大量的造价、咨询,包括监理,包括很多的工程招标代理,以及一些房地产,包括建筑的一些高管,包括培训,包括猎头。其实他们如果能把这块作为全国最专业的建筑人才的一个产业园,我觉得这个非常有特色。在宁波来讲,这个是定位为总部性的一个产业园,也就是说很多全省、全市的总部机构,基本上定位在宁波人力资源产业园。所以我觉得这个定位,包括这个专业化很重要。

第三个我非常认同郭总的说法,就是生态。因为产业园人力资源机构也不是独立存在的,它跟其他的一些业态有交叉、有重合,所以在产业园的建设过程当中,有两个,一个是业务的交叉,营造好的生态环境,另外一个为企业机构的发展营造一个好的生态环境。机构业务这块,会推进他们跟法律、跟会计,包括审计,还有其他的文化创意等这些机构,都是商务服务的一些机构融合。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客户资源,也有一些共同的服务对象,所以他们可以共享,可以融合,可以大家一起服务一些上市公司,这个是我们推荐的一个融合发展。另外一个是为产业的发展、机构的发展创立一个良好的政务环境,这个是政府最应该做的,而且这个也是我们比较自豪的。经常来我们这里参观学习的地方很多,但有一点我觉得政策你很好学,但是怎么为产业机构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商环境,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政策你学起来很快,但是这方面政商环境的营造有两个。

第一个为机构的发展对接实体经济的资源。其实实体经济很需要人才服务,但是他们有信息不对称,他不知道好的机构在哪里。所以我们有两条,一个是跟行业协会,像宁波有中国比较大的一个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产业,所以我们跟汽配行业、银行保险、文创,包括上市公司等,就是专业领域的这种供需对接搞了很多。另外,作为一个中心城市,可能产业会在我们那边发展比较多,我们会带着一些优秀机构,走进宁波其他的县市区,走进台州、温州、舟山,为当地服务。最后我觉得还有一个就是网络化、信息化这一块。所以这块的话怎么推介机构,怎么为供需提供更便捷的对接平台,包括企业交流的平台,这个都很重要。我大致就分享这些,谢谢!

主持/袁中伟:好,谢谢冬平局长!应该说他给我们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到底建产业园的初心是什么,建产业园就是为建产业园吗?还是税收?也是一个方面。我们下面请庆阳秘书长再给我们分享。

嘉宾/朱庆阳:这个论坛属于梅园论剑的第二场是吧?前面我看过好多次,他们也请了好多次,前面的主持人是光荣,后面郭皓主持,今天袁厅来主持,我觉得非常高兴,这个梅园论坛扩大了。

今天讲的产业园区的话题我觉得非常好,那么说到产业园区的话题就要回到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它属于现代服务业的高端服务业。那么产业园区,当年实际上造了4.5万平方米,造完了以后,找到协会,因为养不活自己了,说能不能招商引资,人力资源行业本身是不扎堆的行业,全球也是这样的。那么,怎么把它做成一个商业模式,这是我们当时一定要配合局里做的。整整10年的时间,2008年开始策划的。当年策划的时候,核心要素我觉得是政府统一思想,因为这个是政治经济。当时是市区两级政府,市区两级政府统一思想非常重要。当时还是闸北区,闸北区和我们市局高度统一思想,要做这件事。那么就委托协会帮它做战略规划,第一笔钱我记得还是闸北区周平区长给了我们20万元。

我们做了一个商业模式,当年人力资源服务业是公共服务业+市场,两大主题。服务对象对我们的依存度,是决定它成败的关键,销售额和税收是一种反映。

第一家进来的是任仕达,我们招商18家企业进来,进来以后就形成了需求,当时跟范局商量,房租比当地的便宜1元钱。那个时候我们产生了天下第一科:一个人社局,会有产业科,这个叫天下第一科。市区两级政府高度重视,把产业园区培育了8年。第一年这座楼就是100亿元的销售额,1.24亿元的税收。第二年200亿元的销售额,3.14亿元的税收。实际上去年,要到将近15亿元的税收。今年上半年,我知道是8亿元的税收。这个不是讲追求税收,它是自然留存的。上海的销售额数据是3 111亿元,上海协会的会员单位3 658个。

这些我觉得都是过眼云烟,关键看现在这个产业园区,我觉得静安区做得非常好,1.0版本就是4.5万平方米,2.0版本是做了10万平方米。我们刚刚做完3.0版本。3.0版本再造15万平方米。那么,3.0版本的商业模式已经完全变了,但是今天大家都在质疑它的生态,实际上3.0版本是完全生态的。3.0版本的口号:中国上海静安国际产业人才港,已经是促进产业发展,作为它的根本。这个产业的15万平方米,在静安区最好的地方,由苏河湾再投15万平方米。这个是一带多点,现在的闸北和静安合并以后,它是最全的。

所以,它已经形成全方位的人力资源,这还不够,因为上海的产业发展,中国的产业发展,最核心的东西,是要通过这个载体,引进全球的投资人。投资人里面分四个模块:第一,资金拥有者。第二,产品拥有者。第三,技术拥有者。第四,资源拥有者。

我说我们协会,政府是我的老板,政府要产业我就服务他们赚钱,而且这个产业园区的载体,我们找到了投资环境非常好的地方,使兄弟们进来能够服务,能够赚钱。第三个老板我觉得就是我们的朋友们,你把这个策划案做完了,全国各地的领导,你们要做产业园区,千万别去省产业策划的钱,很多失败没有做成的,就是没有把产业策划好,没有找到好的人。做出来的策划根本不能落地的全是在空中飘的,你做出来的东西都是因果关系,千万别省那个钱。因为你后面是碎片化的操作,产业策划很重要。

精益招商。招商引资,得把好的种子、好的企业引进去,但是引进去它得发财,如果不发财,立马就走了。这个行业是轻资产行业。“五大”是服务全球2 000强的企业,它的信息人才数据库2 000万,我们已经有这样好的有价值的公司,像外服服务的3万家90%以上都是外资企业,质地非常好的。把他们的价值发挥出来,促进中国人力资源产业,但是人力资源产业千万别忽悠,我们不是主业。我们是为主业服务的,但是业主对我们的依存度依然很高。

我们把这些逻辑关系梳理清楚以后,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我要通过什么样的载体,把我的技术和产品,我的目标对象搞清楚了,我们这些公司是可以创造N多的价值。产业园区要发展,产业园区实际上很简单的,物理平台搞一个热点,管理就是一个物业公司,协会里面可以发挥很好。比如说我们在中国做了第一个国家标准的试点园区,我们高分通过,现在中国没有。我们制定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规范,做的是商业模式,你在里面进行商机嫁接。包括郭皓讲的,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培训,包括上下游的生态项目。外服现在跟房产公司签的人才公寓,包括投资人别墅,包括子女教育,包括找对象,有巨大的商业机会,上下游怎么延伸出来,怎么形成大家的服务产品。这个就是寻找的真正生态的商业链。

我有幸当了15年的秘书长,学了15年,服务了15年,我们继续服务大老板。讲到产业园的审批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当年六上北京,那个时候我们的分管部长将信将疑,去年我在吉林碰到他,他说没想到你们创造了一个奇迹出来。因为过去批的产业园区,都是贴钱的,从来没有说是盈利的。这个做完了突然发现是全球创新的模式,而且吸引了这么多的高校、科研院所、研究机构都来研究这个业态的发展。像我们的顾会长,一辈子还在研究。这个行业真的是越老越香的行业。有政府的关注,有高校的关注,有研究机构的关注,形成合力,共同发展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全国2020年2万亿元,上海争取2020年5 000亿元,争取能占四分之一,可以了。那么光荣局长,根据我们的统计,去年整个静安有640亿元,那到2020年,静安能不能做到5 000亿元中的1 500亿~2 000亿元,这是我们共同配合你的目标。在静安,上海5 000亿元当中,我们争取做到2 000亿元更好。那么希望实现这个目标,是要靠引进企业、引进产品、引进技术、引进顾问,来实现服务载体,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走向世界这么一个上海使命、上海品牌。静安领先,谢谢!

主持/袁中伟:应该说我们秘书长给大家画了一个很大的饼,那么也是能够实现的这个饼。我们说浙江现在在人力资源服务这方面,提出两大融合,其中一大融合就是政府服务、社会服务和市场服务的融合。所以我们办产业园,实际上是三大服务融合非常好的一个载体。(www.daowen.com)

我们现在先请市场服务融合的一个载体,李艳萍总,也在这个方面谈谈,看看我们在管理、服务、创新的模式上,你们有什么考虑,搞了3个产业园,也是尽量简短一点。

嘉宾/李艳萍:我觉得今天确实是带着学习的心态来的,刚才几位老师都是有忆往昔,但是对我来说,我觉得就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我个人是从2000年开始做科技孵化器,那么到今年整个的科技孵化器在中国是31周年,我个人干了20年。所以我在做整个产业园区的时候,其实在科技的这个领域来说,可能考虑的会更多一些。

我在一个非常机缘巧合的情况之下,2016年的时候湖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跟我来探讨,因为他们分到了一栋楼,这个楼怎么来做这个新的平台。所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来说,它不能叫做孵化器,最后探讨出来,一开始做大学生创业园,或者高层次的创业园,因为这个跟我的老本行比较匹配,最后说想做成一个综合性的园区,这个园区最后就叫做湖州人力资源产业园。我们当时是在四处学习的时候,特别感谢一下胡局长,您是我的第一个老师。我是跟着湖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领导,开始学这个行业。

到今天为止其实做得很少,因为我做科技园区做了268个,但是现在的人力资源产业园,包括今年开业的才是第4个,还有1个日照是在11月3号开。所以应该说我对于人力资源产业园的理解,可能跟在座人力资源行业出身的人会有一点点不一样的角度。我在这里想提几点我对于这个行业的困惑,或者我不同角度的看法。

第一,首先当我接触到这个领域的时候,我觉得人力资源产业园在我的理想里面,它首先是一个产业园,那么它应该有一个物理的形态,这个大家都看到了。

第二,人力资源机构的集聚,这是我认为最基本的一个条件,就是这个行业的群体,需要像卖场一样把它集聚到一起。

接下来怎么办呢?我觉得人力资源产业园首先要解决的是人的问题。我们今天把人引进来应该不是目的,把人引进来,把人培育好,把人留下来,我相信也不是政府最终的目的。最终是希望这些人,能够在这个区域里面带来新的增长。要么就是找到一个最匹配的岗位,能够让新旧动能转换中的传统企业找到一个匹配的高层次人才,或者说匹配的产业工人,让这个产业能够诞生出新的力量,那么这个地方产生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税收。还有一个你需要让这个人去创业,按照我们科技部门的统计,一个创业可以带动5个就业岗位,所以我们说要鼓励这样的人去创业。

所以我们在湖州的时候,我就没有按照标准和所看到的人力资源产业园去做,我做了一个我认为的人力资源产业园。那么我非常开心的就是,湖州的领导没有跟我谈税收,我所有的理念他全部接受。我说首先一点,我想要做的这个人力资源产业园里面,要有一个众创空间,这个众创空间要孵化的是两类人的项目,一个是能否孵化出湖州的拉勾,互联网+人力资源,传统服务的企业,能否在这个里面诞生。

因为当时我了解得非常浅显,那么了解了之后我觉得在人力资源这个行业里面,除了外企一些比较规模化非常强大的公司之外,其实大量的中等企业非常少。也就是我们今天大量在提叫做独角兽的公司,在人力资源行业里面,似乎没有看到这样的苗头。那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个情况?那是因为业务非常雷同。所以我看了很多产业园,发现墙壁上挂的logo,好像大部分是一样的,说明什么?人力资源产业园是否一个在高端领域,或者说大量的业务集聚领域里面,相对是比较垄断的?也就是有很多新的业态,是否没有被激发出来?

同时我在不同的频道,我们在做更多的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的时候,包括我们投资的一些项目的时候,发现很多聚焦于人力资源的,比如说聚焦于大学生的心理测评的、职业规划的,它完全是一个人力资源行业。但是在我没有介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我们统统把它当成互联网的科技公司。所以我们今天说猎聘可以定位成科技公司,那它同时也是一个很大的人力资源公司。拉勾也是,诞生于创业咖啡,最后它成了互联网人才一个非常细分领域的这样一家独角兽公司,所以它是跨行业的。所以,我们想做的一个人力资源产业园,首先就是人力资源产业这个公司的集聚区,这是第一位的。

第二就是我们要让这些企业在这个区域内,刚才也有领导提到,都是轻资产的公司,他们拎包是可以走的。所以今天如果把它引到湖州,甚至今天我们开业的平湖这样的地方,一它不是业务的高地,二它不是政策的低洼地,所以我们只能用市场去打动它。这点上面,省协会袁厅也多次不断地给我灌输这样的理念,就是我们要不忘初心去解决真正企业生存中它所关心的问题。

所以我们一到平湖,没有开业之前做了大量的HR沟通工作,我们做了大量的供应商企业调研工作,同时我们跟高校进行精准性的对接工作。我们做的很多工作,在很多人力资源产业园,或者说人力资源公司看来有点不务正业,我们做了很多我们觉得不是很靠谱的事情。这块我们今天也还在探索,我们重点是把人力资源产业园定位在引人、育人和留人,同时我们要打通资本、人才和项目这三个的融合。

今天上午我们同事在学习,因为我没有办法赶过来。我们同事贴了几张PPT大屏的,我现在知道有可能是郭老师的演讲,就是说我们今天要打造的是生态链。我们光有人才是干不了事情的,但是没有人才,什么资源也都是没有用的。我想今天我们合作的投资机构就有200多家,它遍布于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产业。我相信我们能够给想要来到这座城市创业的人认可,我们给他提供全生命链的这样一种服务。那么我们的人力资源产业园,才能够为这个区域的经济带来一些价值。

所以我个人对于人力资源产业园趋势的判断,跟刚才张锦荣老师的判断可能有一点点不一样。第一国际化,因为国际化一定是未来整个市场眼光的趋势,一带一路人才的流动性是必然的。第二特色化,就是今天全国都在干人力资源产业园了,北京的人力资源产业园跟我平湖的,那我肯定是干不了北京的模式。所以我怎么让平湖的人力资源产业园,能够让它生存下去,能够发挥出价值,我想这是我的课题。今天刚刚开业,我不能说我一定能做的好,但我会努力地去尝试。第三个我相信应该叫做数据化。就是一定要用科技的力量跟科技的技术,能让这个物理空间的边界打开,让上海、北京、平湖资源能够充分共享,这个是我未来想努力的方向,谢谢大家!

主持/袁中伟:刚刚李艳萍总讲了,实际上我们做产业园还要孵化为人的服务。当然这个人包括B端,包括C端,法人和自然人。这个服务怎么样为人力资源机构孵化更多的人,这个很重要。第二个要让人力资源机构有市场,有市场就是企业现在的需求变成显性的需求,那么政府、社会、市场,这三个主体现在介绍完了。现在还有10分钟的时间,先请王澜总再从您的方面介绍一下。

嘉宾/王澜:感谢各位专家,今天非常荣幸能来参加这个论坛的活动,也非常感谢主办方的器重,让我有机会跟各位大咖学习。

作为产业园来说,我们苏州产业园是在2012年开始启动整个产业园的建设。其实在产业园建设里面我们也走过很多的路,一开始是跟着上海老大哥,2010年开始建这个产业园。所以我们认为苏州如果要建,离上海那么近,如果说按照上海模式肯定做不了,我们必须走自己的苏州模式。

苏州的产业园归纳出来的苏州模式叫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其实今天在座很多专家都到过苏州高新区的产业园,我们这个人才广场总投资3.5亿元,是以高新区人才中心为投资方的。所以这个3.5亿元全部是由人才中心投资,原来是一个小富之家,一下子投了之后盖了这个5.5万平方米的大楼,就变成了一个房奴。这个房奴我们整整背了5年,一直到2015年,我们提前3年把1亿元的贷款还清,才变成优良资产。当然到去年2017年的资产评估,已经达到了7.2亿元。所以在这一块来说,也是有我们自己的苏州模式。

对于产业园的管理方来说,我们一直坚守产业园的服务品牌,就是两句话:第一个有所为,有所不为。那时候我们人才中心自己还做劳务派遣,曾经最高的规模有3万个劳务派遣员工,进了产业园以后,如何政企分开,所以我们必须要做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在2012年,我们把原来负责的3万个劳务派遣员工全部交给市场化去做,我们只做好自己的产业园。我们从原来的一个运动员,去变成一个裁判员,或者说这个定位如何去转变,所以我们认为有所为跟有所不为来说,就是政府在管理层面出台政策扶持这个产业的发展。

第二个就是专业的事情让专业机构去做。我们没有必要去跟企业竞争政府资源。比如原来人才中心自己也有猎头部,养了五六个人,1年几百万元的收入,我们也有自己的培训部。但是做了产业园以后,我们毅然决然地把我们的猎头部、培训部关掉。我们把这些业务、这些资源分享给入驻园区的人力资源机构,这个就是我们服务品牌的定位。我们做产业园,管理方是够权威的。我们是很单纯的,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推荐给所有人力资源机构是不收费的。但是对于当地的经济或者产业的发展来说,推荐的人力资源服务又是非常专业高效的,所以这就是对于产业园服务机构品牌认可度的问题。

还有我想分享的就是这个产业园的品牌观念或者定位。我们认为做产业园应该做的一个是产业链,这个产业链服务的品牌,不光有招聘、培训、猎头、咨询,甚至还有心理健康,产业园做的是更多元化、多环节产业服务的功能。我之前是在外资企业做HRD的,后来进入了政府,从我个人来说,从甲方变乙方,乙方变甲方,我认为做产业园更多地能够给机构带来的是以需求带服务。

今天在论坛上见到了很多老朋友,都在关心我,我怎么又不在人才中心干了。其实我到苏州科技城,也是刚刚满1个月。苏州科技城是整个苏州的人才高地,光一个科技城国家千人计划有56位。我到了科技城工作以后,主要在负责科技人才工作,首先去了解这些科技城人才需求在哪里。我发现科技城大大小小国家级的、省级的大院大所有100多家,那这些大院大所的需求,其实就是我们人力资源产业园,或者人力资源机构所需要提供服务的地方。比如说现在国家级的这些大院大所,它很多的一些项目都是由教授在做,这些教授有可能是一个非常好的CTO,但是这些项目要产业化,他不是一个非常好的CEO,所以这里面就产生了非常多的人力资源诉求,而且很多人力资源诉求相对来说都比较中高端,需要找一个首席运营官,需要找一个首席的财务官,或者……

所以像这方面的话,刚刚几位说到了,有可能是要把我们的需求作为服务的一个方向。有了需求,对于人力资源服务的对接就可以更加地顺畅。最后来说,其实最终产业园做的是一个三赢的局面。

首先对于甲方,我们企业来说,能够享受到更好、更新、更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的产品。对于我们的乙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来说,能够把他们的产品服务给做出去,产生收益。第三,对于政府来说,由它推动产业园,真正能够做到一个服务型政府的功能,就变成一个三赢的局面。

最后我非常同意刚刚宇泉老师说的,产业园就是一个服务中心,我这个人才官就是个店小二。目前我在科技城,就在负责推动国际人力资源产业园的运营,希望有机会能够给大家服务,谢谢!

主持/袁中伟:感谢王总,最后请王喆总再来给大家谈谈。

嘉宾/王喆:这一排当中我应该是唯一的企业代表,对企业来讲时间就是金钱,所以我要快速地把钱弄回来。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王喆,来自仕邦达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说这个公司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是一家会计公司,其实我们是专门做招聘猎头的一家公司。可能说我们背后的老子、老妈大家认识多了,其实我们是一家由Adecco,就是世界500强中长期霸榜在三大里面第一的那家欧洲的人力资源公司,跟FESCO,就是北京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在中国成立的一家专门做人才招聘的公司,叫FESCO Adecco Talent,我们的中文名字可能比较难记。

其实在这之前我有两段非常久的从业经验,刚刚锦荣是说他在manpower里面,锦荣年纪比我大很多,但是他在manpower的工龄没我长,我是万宝第14名员工,我在它最鼎盛的时候离开,后来加入了FA Talent公司。

刚才我在听几位产业园的园主谈怎么打造服务特色创新,我的感觉是,我是一个顾客到了很多的百货公司门口,所有的百货公司都告诉我它的历史有多悠久,告诉我它将来的科技创新有多厉害。其实我内心中只有一个声音,我只想买一双袜子。

所以,对我来讲,其实更关注的在人力资源的产业园能给我提供是什么样的服务,这个最重要。这种服务是我安身立命,接下来更好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东西。我刚刚听到,也很惊讶全国有这么多家人力资源产业园,其实企业的竞争比这个更激烈,我们做猎头行业的就已经有5万家公司。

如果入驻这个产业园,我想要的其实很简单,能够给我提供更多的政策上的福祉,特别是在我非常小的时候。我大的时候,每个人都想娶我,当我是名门望族的时候,其实我根本不需要你,选择权在我手上。当我还是非常小的时候,我需要更多政策上的支持,包括资源上的一些扶持,我觉得这个是企业在进入这个产业园选择当中会第一考虑的部分。企业会对政策非常的关心,比如社保入税,包括这次个税的调节,其实很多企业还是一头雾水的,如果说产业园能够给我这方面的一些建议,能够提高我的效率。

其次我们更需要的是能提供给我一些信息,包括一些商机。如果产业园必须打造自己的一些特色,也许产业园本身所定位的一些企业的性质,是不是能够满足我跟它做生意,成立合作伙伴关系,也会是我去考量的一个部分。

当然,我更希望整个产业园,把自己当成一个投资人的话,更应该去帮助我们,能够更好地解决资源,包括金钱上、资本上的扶持,也包括资源上的扶持,跟我共生各种体系的建设。我觉得这才是整个企业想要的一个部分。所以,我觉得无论是你一个很高大上的百货公司的产业园形态,还是一家百年老店,同样可以有自己的一些特色,这是我作为企业的一些感想,谢谢。

主持/袁中伟:好的,今天我们五位都做了发言,实际上我们的产业园是一个创举,产业园就和我们昨天搞的博览会一样,不能自娱自乐。我们浙江昨天召开的人力资源服务博览会,已经把阿里巴巴、吉利、海康威视这些企业都引进来,搞产业园真正的方向要让王喆满意,把他们要的客户真正地提供给他们,这是我们产业园真正搞好的关键。这场论坛今天也分享到这里,时间关系,我们再次对大家的倾听表示感谢,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