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肥沃的文化土壤。无论是民间舞蹈还是体育游戏和其他健身项目,都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广场舞亦然。
(一)自娱自乐的萌芽阶段
我国是个礼仪大邦,5 000年的文化丰富了民众活动内涵。无论是在祈求庄稼丰收、生活幸福和身体健康的祭祀活动里,还是在劳动闲暇、茶余饭后的娱乐活动里,舞蹈总是不可或缺。人们在舞动中既释放了情感、缓解了疲劳,又产生了精神动力。这些舞蹈都具有动作简单易学、队形搭配简洁、段落重复循环、音乐节奏自由的特点,呈现明显的自发性和娱乐性。这些具有萌芽特征的广场舞由于功能和目的不同,逐渐分化,发展成为我国民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多元化风格的竞争阶段(www.daowen.com)
改革开放、民族融合及大众健身使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影响深远的当属20世纪50年代推广的第一套广播体操,以及20世纪80年代初期引进的健美操和迪斯科。迪斯科的流行对广场舞产生了强劲的冲击,它使得以抒情、优美、欢乐为主导的群舞变得躁动、喧嚣、热烈而奔放,它对自我的释放和对生命活力的自由表达吸引了众多围观者加入。虽然迪斯科瞬间即逝,它原本变形夸张、完全个性化的舞蹈形态也已被强大的民族传统风格溶解、融合,成为整齐的迪斯科操,可它传达的开放、灵动、自在随意的理念,甚至放纵的情绪表达,被广场舞吸纳,助推广场舞发展。此后,民众体育活动在学校和工厂等集体单位迅速推广开来,以具有体操风格的广播操为主,辅以迪斯科、交谊舞和健美操。
(三)繁荣阶段
自1998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第一套《大众健美操等级锻炼标准》开始,广场舞的健美操元素开始流行,广场舞的上肢动作开始多元化,特别是随着爵士、街舞、拉丁等不同风格动作的渗透,广场舞的舞码和躯干动作也逐渐丰富,其发展逐渐进入繁荣阶段。20世纪末,国家健康体系的不断完善、国民健康需求的提升及对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整理,使广场舞逐渐发展壮大,参与人群涉及各行各业、各年龄段。广场舞无论在舞种的类别、动作的多样性还是民众参与规模都进入了一个繁荣的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