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解析企业组织的理论原理与方法

解析企业组织的理论原理与方法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延平认为企业组织是指进行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以谋求利润的经济组织。行为科学的企业组织理论学派主要包括人际关系学派、巴纳德的组织协作管理学派等。行为科学理论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如下:个体行为理论:重视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1)人类需要层次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按其先后次序存在五大类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和归属需要、地位或受人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解析企业组织的理论原理与方法

对于企业组织的界定,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定义。郑海航认为企业组织是一个以企业全体人员为主体,包括人和物在内的有机组合体。江绍伦等认为,企业组织简称为企业,是指一类通过生产、流通商品或提供服务,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标的组织。刘延平认为企业组织是指进行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以谋求利润的经济组织。从客观讲企业组织应指企业通过全体人员进行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以谋求利润的经济组织。从企业组织理论的发展演进角度,企业组织理论可分为四种类型,即古典企业组织理论、行为科学企业组织理论、现代企业组织理论及后现代企业组织理论。

1.古典企业组织理论

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产日益扩大,使市场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由自由竞争过渡到了垄断。垄断组织的形成促使政府和企业的行为发生很大的改变,一方面,大型企业组织出现了严重的生产效率低下、管理混乱等问题;另一方面,国家行政职能加大,垂直化的政府管理效率较高。

因此该时期有关专家学者对组织企业理论的研究更加重视,从不同研究者的角度形成了三大主要古典企业组织理论学派,即科学管理学派、科层体制学派及行政管理学派。泰勒为科学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科层体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马克斯·韦伯,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亨利·法约尔。

古典企业组织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首先,把组织合法化;其次,要求研究组织科学化;再次,为企业的内部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后,管理在企业组织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同时也为国家管理经济发挥了理论指导作用。

2.行为科学企业组织理论

20世纪20年代后期,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生活水平等的提高,人际交往更为重要,机械式的管理也与企业组织结构不相适应,对员工的管理提出新要求,在此背景下许多学者开始着手行为科学的企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穆顿等。行为科学组织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与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相关。行为科学的企业组织理论学派主要包括人际关系学派、巴纳德的组织协作管理学派等。

行为科学的企业组织理论的意义:①企业组织的社会性;②组织具有非常强大的力量;③更加重视人的协作与沟通;④企业组织更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

行为科学理论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如下:

(1)个体行为理论:重视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

1)人类需要层次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按其先后次序存在五大类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和归属需要、地位或受人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人的需要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是普遍存在的,随着年龄、生活阅历,社会环境、学历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作为企业管理者要切实了解组织成员的真实需要和切身利益,如物质生活状况、精神生活状况、社会交往状况等等。同时,组织领导者要有效协调个人需求和组织目标之间的关系,既要高效率的领导组织成员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又要有效调节组织个人需求和组织目标之间的动态平衡。企业管理者应当采用“以人为本”“以职工为中心”“参与式管理”“弹性管理”“目标管理”等管理方式,既要顾全大局又要重视个人需要。

2)双因素理论即“保健—激励”因素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在每一种工作中都存在着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激励因素包括:工作上的成就、得到赏识、提升、工作本身、职务上的责任感和个人发展的可能性六个方面。保健因素包括:公司的政策与行政管理、技术监督系统、与监督者个人之间的关系、与上级之间的关系、薪金、工作安全性、人的生活、工作环境和地位九个方面。在这其中,激励因素都是以工作为中心的,能够使组织成员感到满足,具有促使其努力工作、增加工作效绩的激励作用,保健因素都是工作本身以外的,能够阻止组织成员的不满情绪和冲突的发生,是维持工作的最低标准或及格标准。

一方面,企业管理者要注重抓好外在的、有形的、容易感知的保健因素,如工作环境状况、企业工资和福利待遇、住房条件等等。如果保健因素抓好了,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企业就拥有了稳定的经营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企业领导者很容易从组织成员的情绪、工作态度、出勤率、满意度等表现中看出成员的保健因素是否得到了满足。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要注意用好内在的、无形的、难以感知的激励因素,如增加员工培训和进修机会、对于有很强专业技术能力的员工要给予应有的职位和薪金待遇、对员工做出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赞赏和表扬等等,这样能够有效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增强成员对于组织的认可度和归属感,保证企业持久向前的动力。

(2)群体或团体行为理论:重视团体凝聚力(www.daowen.com)

群体或团体行为理论认为:在企业管理实践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组织团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努力提高团体士气。群体动力来源于组织团体成员的一致认同,因而正确处理好组织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有效协调团体行为、改善组织内部人际关系、保持组织成员良好的工作状态,进而有效提高组织绩效。同时组织凝聚力强的团体,则团体士气就高,组织成员认同感就强。

为此,企业领导者就要注意采用民主化的管理方式,努力创造和谐轻松的工作环境,改善组织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培养适合于本企业的组织文化和组织精神,增强组织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领导行为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组织领导者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领导者的一言一行都将对组织产生一定的影响。领导者应当做到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科学合理运用领导才能。这就要求领导者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讲求工作方法,不求个人私利;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综合全面考察成员的能力水平、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年龄构成、兴趣特长、性格气质等特征,合理安排工作;开展合理适用的专业培训,提高组织成员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制定合理的经济报酬和工资分配,运用各种激励措施,调动成员工作的积极性;了解成员需求和倾听成员意见,充分尊重成员的自尊心和人格,增进与成员的感情交流。

由于行为科学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组织管理之中,研究如何激发人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改善并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而这一学科的出现对管理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它的理论及应用成果得到了普遍的重视。

3.现代企业组织理论

现代企业组织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世界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经济、科学技术、教育的突飞猛进发展,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促进社会格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企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更加重视,行为科学组织理论悄然无声地演变成现代企业组织理论,其主要标志是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及西蒙《管理决策科学》的问世。随后,现代企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层出不穷,形成了系统理论、群体生态理论、资源依赖理论、新制度组织理论等理论学派。

系统理论主要包括一般系统理论、硬系统理论、软系统理论、辩证系统理论、系统理论视角中的组织理论和企业组织系统。

群体生态理论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组织的问题,是一种群体性的组织理论研究,通过种群生态模型将种群生态组织进化过程分成变异、选择和保留三个阶段。

资源依赖理论认为资源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利润来源的主要保障,其关键因素是战略选择。

新制度组织理论主要包括交易费用理论、代理理论、契约理论、资源基础理论、演进理论及企业成长周期理论和经验主义学派的组织理论。

现代企业组织理论除吸收古典和行为科学理论的优点外,也表现出自身特有的属性。首先,强调人的创造精神和自身需求;其次,注重人的活动与行为,组织的决策以领导者的影响力为主;最后,强化信息沟通、协作与共同进步,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

4.后现代企业组织理论

后现代企业组织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伴随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现代企业组织理论的不足之处开始凸显。企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开始发生新的变化,逐渐形成大量新的理论,这些理论正在作为现代企业理论的有益补充,我们将这些新形成的企业组织理论称为后现代企业组织理论。

后现代企业组织在西方被界定为“隐喻和论述”,“隐喻”是其后现代企业组织理论的一种日常表达方式。这种方式认为,后现代企业组织是一个信息沟通的网络,其无中间组织层级,是扁平化的、网状的内部管理团队,是组织内部的自律行为。

“论述”对后现代企业组织的界定也有比较认可的理论。后现代企业组织是柔性的、复杂性的、学习型的和动态的组织。克里格认为后现代企业组织具有柔性的特征,而现代企业组织具有刚性的特征,现代企业组织的组成包括领导和员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