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主要再制造企业类型解析

主要再制造企业类型解析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类企业规模较小,行业内公司的维修改造、数控技术研发与再制造技术研发能力薄弱,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

在我国,目前从事机床再制造的企业主要有三大类:一类是本身就是从事机床生产制造的企业,重新添置再制造生产线、成立事业部或者成立的机床再制造分公司,进行机床再制造,这类企业主要是在客户的要求和需求拉动下,对企业自己生产制造的机床产品种类进行再制造,如重庆机床集团和武汉重型机床集团等;另一类是具有数控系统背景的企业,本身并不从事机床制造但热衷机床再制造,他们通过自行研发再制造技术、或者数控系统进行机床再制造或系统升级,如武汉华中自控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中自控)、西门子自动化工厂、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等;还有一类是传统的机床维修改造企业,这类机床维修改造企业的初始规模不大,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缺乏自身的核心再制造技术或者数控系统研发能力,主要是通过传统的维修改造或者数控系统系统改造完成。这类企业以硬件条件相对较弱,以民营、股份制企业为主。

1.机床制造企业再制造

在我国涉及再制造的机床制造企业中,其再制造业务占企业总业务的比例非常小。这类企业的优势在于:具有较强的机床制造技术研发能力,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技术储备进行再制造技术的研发。在机床制造和机床再制造环节,具有较为明显的规模经济优势。下游客户群相对稳定,售后服务体统完善,因此,具有较为成熟和有效的旧机床回收渠道。机床品牌优势明显,客户的认知度较高,有利于其再制造机床的推广。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新机床的利润高于再制造机床,其具有规模经济优势,部分机床再制造企业的更多精力、资源侧重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而机床再制造业务的发展缓慢。

2.数控系统背景企业

国内也有部分数控系统制造企业涉猎机床再制造业务,这是由我国国内旧机床客户需求多决定的。由于机床加工精度的降低,企业对零部件加工精度的要求逐渐提高,带来此类企业业务的迅速发展以及数控开发行业的迅速壮大。此类企业从事机床再制造的优势在于:一是可以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成熟的数控系统解决方案,迅速在行业类形成自己的品牌;二是在以数控系统改造为主的再制造业务中,通过整合其他再制造资源,迅速进入机床再制造领域。不足之处在于:一是这类企业的主营业务依然是数控系统的研发和推广,对相关再制造技术和重整技术的研发投入不足;二是这类企业一般存在流动资金不足、场地有限等问题,导致其从事旧机床回购再制造业务的动力不足,采取的大多数是需求拉动的再制造模式,如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华中自控、航天数控等企业。(www.daowen.com)

3.独立的维修改造公司

独立的维修改造公司构成了我国再制造或传统改造行业的主力军,是我国旧机床拥有数量最大的群体。这类企业规模较小,行业内公司的维修改造、数控技术研发与再制造技术研发能力薄弱,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主要业务一部分是机械部分的维修和再制造,另外一部分是以数控系统为主的改造。他们服务的主要目标市场是中小企业或者部分规模较小的新建企业或作坊;维修或再制造的旧机床多为小型机床。

专业机床维修改造公司优势在于:通过招标、议价采购等方式存储了大量的二手旧机床,更接近于再制造机床的需求客户端,能够迅速整理再制造资源,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企业经营机制灵活。不足之处在于:缺乏数控技术和再制造技术的研发能力;由于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不论是维修改造还是再制造,都缺乏规模经济性。由于企业挤压了大量的二手机床,又缺乏技术,导致企业现阶段发展较为困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