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再制造是一个充分运用现代先进制造工艺技术、信息技术、数控及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对废旧机床进行可再制造性评估、拆卸以及创新再设计、再制造、再装配的过程。
对废物管理相关的环境问题的关注,已经促使机床制造企业开发新的解决方案,以减少产品处理对环境的影响。制造企业通过开发解决方案,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对环境影响的减少。在这种情况下,衍生了不同级别的再利用策略,从而实现产品的回收再使用,这称为寿终产品战略(End of Life Strategies),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产品处理阶段产生经济效益,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寿终产品指的是在使用阶段结束后,即将被处理的产品。主要原因包括恶化,技术陈旧,或从客户的角度只是感知过时。寿终产品战略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重新利用(Reuse)
第一生命周期后,不需要进行任何进一步的更新处理,也不经过任何升级,产品依然具有相同的特性。但是厂家不会提供同新品一样的保修条件。
2.修复(Repair)
更换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的组件,但不提供进一步的测试。企业一般都提供一个远远短于新产品的保修期,保修范围也只涉及在维修中更换的零部件,而不涉及整机的维护。
3.再制造/再制造(Refurbishment/Reconditioning)
在再制造过程中,产品及其部件的功能被恢复到类似新产品的参数条件。保修期也缩短,产品价格相对新产品也较低。相比新产品的生产而言,再制造过程缺乏质量管理体系以保障产品质量。(www.daowen.com)
4.回收(Recycling)
只是将寿终产品转换成初始原材料。相比新提炼的原材料而言,回收的原材料品质较差,因此售价也较低。
5.调拨(Cannibalizing)
调拨在售后服务管理中使用得非常广泛。它通过从功能失调的产品中拆卸有用的零部件作为保质期内产品的备件。
6.再制造(Remanufacturing):回收的终极形式
通过高质量的处理过程,EOL产品被分解、检测和重新组装。从而使得EOL产品具有与新产品相同的质量和质保期,但以更低的价格投放市场。再制造过程被描述成这样一个过程:将功能缺失、丢弃,或交易中产品(核心部件)恢复到新产品一样的性能。一些学者使用同义词的术语有:重建、整修、再制造或检修等。它是逆向物流链的一部分,被称为“循环的终极形式”。
再制造包括以下主要步骤:拆卸,清洗和再制造,检测,分类和重组。相比于传统的物质循环,再制造不仅包括物质价值,也包括知识增加值、产品重构的劳动和能力价值。为了避免在粉碎和分类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垃圾,再制造过程通过其本身具有的生态和经济优势,从而带来显著的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