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缝制机械行业运行发展分析与2018展望

中国缝制机械行业运行发展分析与2018展望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2010~2017年我国多功能家用缝纫机年产量变化图数据来源:中国缝制机械协会(三)内销快速回暖,智能化设备热销2017年,下游服装、家纺、皮革、箱包、家具等行业生产均呈现稳中有增的良好态势,订单较快增长。

中国缝制机械行业运行发展分析与2018展望

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协会

2017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抓住国内外经济回暖、下游缝制设备周期性升级换代等重大机遇,以加快新品迭代和智能化应用为抓手,加快产能恢复,聚焦创新与品质,加强供应与营销体系建设,积极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全年来,行业产销实现两位数的中高速增长,出口止跌回升,智能升级加快,质效显著提升,行业运行呈现出“稳中向好、智能引领”的显著特征。

但是,随着国家环保督察深入推进,原材料持续大幅上涨,招工难、用工贵等问题日趋升级,我国缝制机械行业也面临着成本压力加大、加快提质增效等问题与挑战。因此,创新发展方式,加快智能转型,转向高质量发展,建设新型缝制机械工业体系,成为行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2017年行业经济运行概况

(一)景气指数大幅提升,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2017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产销形势较上年显著改善。其中,生产保持中高速增长,内销明显回暖,外销止跌回升,补库信心增强,经济效益提升,工业增加值大幅增长,智慧缝制在行业蓬勃发展,呈现出国际引领态势。

据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图1),2017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综合景气指数较2016

图1 2016年11月~2017年12月缝制机械行业综合景气指数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

年明显提升,各月指数均维持在100以上的稳定区间。12月行业综合景气指数108.12,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景气指数113.78,出口景气指数121.29,资产景气指数104.59,利润景气指数96.67。四项指标全年来均维持在稳定与渐热区间,显示了持续、稳健和高速的增长势头。

(二)生产中高速增长,产品智能转型加快

据初步测算,2017年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约570亿元(含缝前缝后、零部件等)。

据统计数据显示(表1),2017年协会统计的百余家骨干整机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88.4亿元,同比增长27.71%,累计生产缝制机械612.9万台,同比增长23.86%。

表1 2017年行业百家主要整机生产企业分产品产量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缝制机械协会

其中,行业值的增长高于量的增长,一方面是上游原材料及人工持续上涨,导致机壳毛坯、电控系统、重点零部件等价格上调,使得整机出厂价格均有小幅提升;另一方面是产品结构加快转换,技术附加值和单价高的产品如自动模板机、自动缝制单元设备、超多头高速刺绣机等智能化产品占比较快提升。

1.工业缝纫机电脑平车产销爆发,引领行业高速增长

据初步测算,2017年行业工业缝纫机总产量接近700万台(含在大陆外资、台资企业),产能基本恢复到2012年水平。

2017年,协会统计的百余家骨干整机企业累计生产工业缝纫机432.17万台(图2、图3),同比增长32.47%,约占全行业总产量的62%。其中,行业主导性产品电脑平缝机产量达到186.2万台,同比增长65.35%,掀开下游行业设备升级换代高潮;自动模板机产量突破3万台,同比增长超过60%;多头电脑刺绣机产量2.02万台,同比增长30.38%,高速、加装特种装置的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较快增长。

图2 2017年协会统计百余家整机企业工业缝纫机月度产量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缝制机械协会

图3 2010~2017年我国工业缝纫机年产量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缝制机械协会

2.家用缝纫机:多功能家用机生产规模持续减少

2017年,协会统计的近10家家用机主要整机企业累计生产家用缝纫机160.4万台,同比增长8.18%。其中,多功能家用机产量85.5万台,同比增长3.50%;普通家用机产量74.87万台,同比增长14.07%。

2017年,我国普通家用机总产量预计为150万台左右,生产主要集中在浙江缙云,多年来产能均相对稳定,在130~160万台上下波动,依然是世界黑头家用机生产大国。多功能家用机生产随着兄弟、重机、伸兴、积家等外资和台资企业近年来不断向越南等国转移,我国多功能家用机生产规模急速下降,初步估计2017年行业总产量不超过180万台(图4),仅为越南产量的1/3。

3.缝前缝后设备:智能裁床及铺布设备需求不断升温

2017年,协会统计的10余家主要服装机械整机企业累计生产缝前缝后设备(含自动裁剪刀、整烫设备、智能裁床及拉布机等)20.39万台,同比减少2.89%。智能裁床及铺布设备由于具有精度高、省人工、智能化程度高等优势,近年来在上海和鹰、拓卡奔马、元一科技等国内骨干企业的积极推广下,市场需求和份额逐步扩展,初步统计2017年行业总产量接近4000台,同比增长30%左右。

图4 2010~2017年我国多功能家用缝纫机年产量变化图

数据来源:中国缝制机械协会

(三)内销快速回暖,智能化设备热销

2017年,下游服装、家纺皮革箱包家具等行业生产均呈现稳中有增的良好态势,订单较快增长。受招工难、成本上涨等影响,下游行业进一步加快对智能、高效缝制设备的采购和升级换代的步伐,需求集中释放,推动我国缝制机械内销市场快速回暖。

据协会统计,2017年行业百余家骨干整机生产企业累计销售产值约183.32亿元,同比增长26.98%。据协会统计与测算,2017年工业缝纫机内销约331万台,同比增长约69.56%(图5),内销同比由负转正,年内大幅增长。同时国内中高端市场还积极从国外引进各类工业缝制设备4.27万台,满足自动缝制、智能裁剪等方面的需求。

图5 2010~2017年工业机内销及同比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缝制机械协会

据对部分区域经销商调研了解,随着北京、上海、杭州合肥等城市加大城市化建设和拆迁力度,国内纺织服装、皮革等产业向安徽、山东、江西、河南等地区加快转移步伐,回乡办厂的自主创业人员增多,服装等加工企业呈现小型化、乡村化和快速增多的趋势,对缝制设备的新增需求快速显现。2017年市场热销的品种聚焦在新款智能型电脑平车、电脑包缝机、绷缝机以及智能模板机、各类自动缝纫机和通用型自动缝制单元设备,需求的结构主要是新工厂开工需要采购新设备,进行设备更新换代以及智能化设备替代人工,预计这一需求结构和趋势至少还将延续到2018年上半年。

(四)库存小幅回升,结构持续优化

据协会统计显示(表2),2017年行业百余家整机企业产品库存量约60.7万台,同比增长8.43%。其中,家用机库存为6.89万台,同比减少23.87%;工业机库存为51.67万台,同比增长15.53%;缝前缝后设备库存为2.22万台,同比减少5.11%。

表2 2017年行业百家主要整机生产企业产销存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缝制机械协会

由于今年市场需求旺盛,行业主要企业月产销率均超过100%,原有库存和传统的产品在持续出清、新品补库力度相对较弱。鉴于对2018年良好市场预期的判断,加之机壳毛坯、电控、挑线杆等重点部件一直供应紧张,为抓住2018年开春市场高潮,从9月开始,行业企业均开足马力进行生产,加班加点进行补库存,工业机的单月产量由10月的35万台,迅速越升至11月的41万台和12月的45万台,累计产销率也从10月的102%下降为98%,工业缝纫机库存同比由负转正。

调研显示,经过这一轮的库存出清和再补库,工业缝纫机的产品结构得到较快升级,直驱型电脑平车、电脑包缝、电脑绷缝以及各类直驱型厚料机、罗拉车,自动模板机等,成为库存的主要品种,产品附加值和智能化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五)进出口双向回升,需求不断累积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缝制机械产品累计进出口贸易额达28.6亿美元,同比增长9.59%;贸易顺差18.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收窄0.55%。

1.出口止跌回升,需求累积,传统与新兴市场需求逐渐回升

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表3),2017年行业累计出口缝制机械产品23.3亿美元,同比增长5.44%。其中,2017年我国累计出口工业缝纫机369.30万台,同比增长11.55%,出口额10.21亿美元,同比增长6.40%;出口家用缝纫机719.50万台,出口额达2.34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7.87%和17.79%;出口刺绣机4.65万台(含单价4000美元以下产品),同比下降3.82%,出口额3.89亿美元,同比增长10.73%;出口缝前缝后设备127.71万台,同比增长42.88%,出口额3.02亿美元,同比增长16.92%;出口缝制机械零部件3.85亿美元,同比增长7.85%。

表3 2017年我国缝制机械分产品出口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受内销市场回暖和上半年行业生产有效供给不足的影响,从全年各月度出口情况来看(图6),2017年行业出口前低后高,出口增速从1~9月均为负值,直到年底11月、12月,出口开始显著发力,月出口额从10月的1.8亿美元快速提升至11月的2.65亿美元和12月的2.41亿美元,累计出口额增速实现由负转正。但全年行业出口回暖势头远远弱于生产增速,出口市场潜力正在较快累积,从10~12月出口增长态势来看,行业出口企稳回升的势头有望延续到2018年。

图6 近三年我国缝制机械产品月出口额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2017年,行业主要产品出口价格“有升有降”(表4)。一方面,受竞争加剧、翻新机出口、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2017年行业工业缝纫机产品平均出口单价小幅下滑,约276.5美元/台,同比下降4.62%。另一方面,随着产品结构的进一步升级,电脑刺绣机产品平均出口单价大幅增长,达8376.0美元/台,同比增长15.12%,主要是大机型、超多头、带附加装置的刺绣机出口明显增多。

表4 2017年我国缝制机械分产品出口价格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从出口地区来看(表5),2017年我国对各大洲市场出口均呈现全面增长态势。亚洲地区依然是我国缝制机械产品最主要的出口市场,尤其是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的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西亚的土耳其、伊朗等地区市场需求量较大。2017年,我国对亚洲市场缝制机械产品出口总额达15.55亿美元,同比增长3.89%,占行业出口比重的66.7%。对欧洲和南美洲市场出口增势喜人,其中,受巴西经济复苏的拉动,以及墨西哥、秘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的影响,我国2017年对南美洲出口增幅18.27%,为2017年各大洲增幅最高,占行业出口比重由上年的6.7%增至7.5%。受俄罗斯经济好转,荷兰、德国、意大利等市场需求稳步增长的拉动,我国2017年对欧洲出口增幅11.16%,占行业出口比重由上年的10.4%增至11.1%。

表5 2017年我国缝制机械产品出口大洲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从出口国家来看(表6),2017年印度、越南、美国、孟加拉、伊朗等国对我国缝制设备的需求稳中有进。印度、越南、美国依旧稳居于我国行业出口市场前三位,其中对印度出口3.12亿美元,占行业出口比重的13.4%,对越南出口2.39亿美元,占行业出口比重的10.3%。巴基斯坦、巴西、俄罗斯等国家经济快速复苏,有力拉动了我国缝制设备的出口,2017年我国对其缝制机械产品出口额同比高达33.19%、74.12%、56.87%。

表6 2017年我国缝制机械产品出口国别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2017年,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不断推进,我国与沿线周边区域的工业合作不断加深,纺织服装等加工产能不断向南亚、中亚转移,引发该地区缝制设备进口需求的大幅增长。2017年,我行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计出口14.52亿美元,同比增长5.02%,占我行业出口比重的62.3%,其中对乌兹别克斯坦、罗马尼亚、约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叙利亚等市场出口额同比均接近或已然翻倍增长,未来发展的潜力较大。

2.进口由负转正,高附加值工业设备进口激增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图6、表7),2017年我国累计进口缝制机械产品5.3亿美元,同比增长32.52%。其中,工业缝纫机累计进口量4.27万台,同比增长37.12%,累计进口额1.35亿美元,同比增长26.35%。进口品种主要为自动缝制设备、特种工业缝纫设备等,平均进口单价为3161美元/台;缝前缝后设备累计进口1.2万台,同比增长34.33%,累计进口额2.82亿美元,同比增长50.16%。进口品种主要为智能裁床、智能拉布机、高级整烫设备等,平均进口单价为2.35万美元/台。

图7 2017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月度进口额及同比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表7 2017年我国缝制机械分产品进口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由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替代进口能力的持续增强,多年来进口规模总体呈均持续下降趋势。2017年进口突然逆转实现大幅增长,一方面是因为2016年行业进口基数较低,另一方面主要得益于国内经济向好、内需升级对国外中高端缝制设备需求的阶段性和爆发性增长,说明在中高端消费领域,外资企业的技术与品牌依然具有强大竞争优势。

从进口国家来看(表8),我国缝制设备进口主要来自于日本、德国、意大利、中国台湾、越南、瑞士、美国、捷克等国家和地区,尤其集中在日本、欧盟、美国等老牌缝制设备出口国。2017年,我国从日本进口缝制机械产品总额达2.39亿美元,同比增长133.83%,占行业进口比重的45.1%,比重提高19.5%。欧洲方面,受国内需求激增影响,我国对意大利、瑞士、捷克等国缝制设备进口呈现大幅增长态势,年进口额增幅均在30%以上。

表8 2017年我国缝制机械产品进口国别及地区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从进口产品结构上来看(表9),我国主要是从日本、中国台湾进口工业缝纫机、裁剪拉布设备等,从欧盟各国进口自动缝制单元、特种厚料缝制设备、毛巾机、智能缝制生产线等,从越南进口多功能家用缝纫机及部分工业机。工业缝纫机进口方面,日本依然是我国最大进口国,年进口量1.81万台,进口额561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1.70%和17.55%,进口均价3098.8美元/台,同比下降10.74%。随着近年重机、兄弟、日星等部分外资企业在越南等国设立工业机生产基地,2017年我国自越南进口工业缝纫机量值均呈现翻倍增长,呈不断扩大趋势。

表9 2017年我国工业缝纫机产品进口国别及地区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六)质效明显提升,发展动能增强(www.daowen.com)

2017年,行业生产快速增长、产品结构较快升级、出厂价格企稳回升、资金链运行改善、产业集中度提高等积极因素推动行业质效显著改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表10),2017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231家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额293.52亿元,同比增长12.19%,生产投资意愿明显增加;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20.9亿元,同比增长21.47%;实现利润总额20.38亿元,同比增长29.09%;毛利率16.78%,同比增长5.22%;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6.35%,同比增长6.27%;成本费用利润率6.76%,同比增长6.89%。

表10 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缝制机械生产企业效益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运营能力方面,12月我国缝制机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资产周转率1.09,同比增长8.28%;流动资产周转率1.61,同比增长3.14%;产成品周转率10.67,同比增长12.33%,各项运营指标仍维持在合理范围内,且同比均略有提高,运营效率小幅提升。

偿债能力方面,12月我国缝制机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44.65%,同比增长1.45%,较上年同期略有增长;利息保障倍数11.73,同比增长22.88%,产权比0.81,同比增长2.61%。由于生产形势好转及经济预期良好,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平均长期偿债能力较好,没有突出风险。

此外,2017年行业亏损情况较上年同期明显好转。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行业230家规上企业中,亏损企业数19家,同比下降20.83%;企业累计亏损额0.81亿元,同比下降55.03%。

以上各项指标显示,行业运行质效持续提升,内生动能不断增强,总体向好趋势明显。

二、2017年行业发展特点

2017年,企业抢抓机遇积极增产,加大发展投入,推动产品升级,行业格局调整加快,强国特征不断显现,呈现以下发展特点。

(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增长动能转换加快

2017年,行业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核心专利技术较快增长。据协会统计,行业骨干企业2017年科研投入占比约达3.91%。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行业发明专利申请公开总量1273件,同比增长26.7%,发明专利授权量352件,同比增长12.8%。

行业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科研实力较快增长。2017年,杰克技术中心被正式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杰克、标准、中捷、和鹰等骨干企业纷纷依托国内外的科研资源和人才,陆续在国内或国外建立研发分支机构,积极构建面向全球的研发体系,开展先进技术研发与储备。此外,还有行业多家企业设立了博士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等。

新技术、新产品加速涌现,行业增长动能不断释放。大数据、物联网、云平台、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缝制机械快速融合,如具有缝厚自动感应和步进电动机自动调针距的智能高速微油平缝机,具有缝料感知、自动抓取输送定位、自动缝纫和收料的缝制单元设备等新产品快速进入市场并实现批量化。行业50项新产品获得CISMA2017智慧缝制示范产品奖,多项产品还分别荣获中轻联技术发明奖及技术进步奖,较好地满足了需求侧的升级需求。

(二)集中度快速提高,骨干企业领跑行业

2017年,行业产能加快向骨干企业聚集,集中度快速提高,呈现出新的竞争与发展格局。据统计局统计显示,我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比2016年减少8家,比2015年减少33家,但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却实现同比两位数的中高速增长。2017年协会统计的百余家整机骨干生产企业中,前5家龙头骨干企业的工业缝纫机产量占全部工业缝纫机总产量的比重为52.6%,比上年提高10.4个百分点;前10家企业工业缝纫机产量占比为64.2%,比2016年同期提高11.5个百分点。

骨干企业领跑行业,竞争新优势凸显。据协会统计显示,2017年行业百家整机企业工业缝纫机生产增速为32.47%,而前10家骨干企业产量平均增速为57.44%,远远高出行业平均水平近25个百分点。如杰克产销遥遥领先,增速同比超过50%,品牌驱动较快发力,国际并购持续推进;上工申贝加快国际品牌资源整合,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超过10%,在国际中高端技术领域持续发力,稳健发展;中捷科技聚焦自动模板机、特种机等优势产品,迈开差异化发展步伐,产销等指标正快速接近历史最好水平;西安标准加强多品牌互补,以云端技术统领智能化产品创新升级,积极向中高端品牌路线发展转型;美机深入推进精益生产,在生产、营销、研发等领域全面发力,产销创历史新高;大豪科技、浙江绮星、上海鲍麦等重点电控企业,业绩均全面飘红,其电控占有率已经占全行业90%以上,各自分别在客户细分、产品细分、技术特色打造方面角力并构建各自优势。

(三)行业向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

2017年,行业持续推进供给侧改革,以技术创新与品质提升引领发展,以智能转型和结构调整促进升级,加快向高质量发展。表现在以下四点。

一是工业增加值大幅增长,效率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17年行业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2%(图8),分别高于全国规上工业企业、轻工行业9.6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统计显示,行业零部件骨干企业年人均产值由2016年的约22万元/人提升到2017年的约27万元/人,效率提升约22.7%;百家整机企业年人均产值由2016年的约60.4万/人提升到2017年的约63.7万/人,增长约5.5%。

图8 2017年行业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对比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是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改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规上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9.09%,毛利率同比增长5.22%,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同比增长6.27%,总资产周转率同比增长8.28%,产成品周转率同比增长12.33%,主营业务百元收入成本83.22元,较上年下降0.99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明显高于2016年和2015年同期水平(图9)。

图9 近三年我国规模以上缝制机械生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是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据协会初步统计,2017年行业自动化缝制设备产量占比约达到85%以上,提高近5个百分点;自动类工业缝纫机出口量占工业机出口总量比重为63.13%,比上年提升约10.2个百分点;以自动模板机为代表的缝制单元设备实现规模化生产,标志着行业向中高端加快转型;规上企业数量继续减少,月产量千台以下的中小微企业关闭近30家,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

四是产品质量不断提升。质量提升工程深入推进,骨干企业的平包绷三项主导产品质量与国际先进质量水平相比,主要性能指标平均达标率为90%左右,电脑套结机产品质量主要性能指标平均达标率超过80%,正全面接近和超越国际先进质量水平;各种先进的加工中心、自动生产线等持续引进,机械手得到较快应用,机壳、零部件等加工精度和效率持续提升,加工手段不断升级。

(四)智能化打开产业发展空间,呈现国际引领态势

2017年是我国缝制机械行业智能化成果集中爆发和首次展现出国际智能技术引领态势的关键一年。表现在以下几点。

智能化产品品种激增。如以标准GC6931A、杜马DM1969型等为代表的“电子送料+触屏”智能平缝机,带自动换模、激光切割等功能的各类模板机,以自动贴袋机、自动钉扣机、自动锁眼机、自动接橡筋机等为代表的缝制单元及工作站以及牛仔裤智能生产线、衬衫智能生产线、毛巾智能生产线、羽绒被自动生产线、帽檐绗眉自动生产线等,这些具有智能特征的装备推陈出新,将行业带入智慧缝制新时代。

应用领域快速拓展,打开了产业发展空间。如自动模板机由羽绒服装缝制为主,经过功能拓展,快速向汽车座椅、箱包皮具、家居沙发、家纺床上用品等领域快速延伸;包缝机作为传统的服装包边缝设备,经过以正反向包缝机为缝制主机,经过自动流水线设计,在家纺行业的毛巾四边缝领域得到大量应用。诸多依托智能化技术进行创新升级的缝制设备新产品,实现了功能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打破了产业边界,快速由传统以服装、箱包缝制为主向汽车、家居、家纺、产业用、军工等特种缝制领域扩展,激发了下游装备升级的需求。

智能缝制生产管理系统研发推进迅速,呈现国际引领态势。为布局未来智能缝制工厂建设,行业骨干企业积极开展智能缝制生产系统的探索和研究,如大豪研发了缝制设备智能远程运维云服务平台,上工申贝研发了QonDAC网络在线监控生产系统,杰克研发的IPMS智能生产管理系统;标准公司研发的智能生产管理系统【TIMS智云1.0】;鲍麦克斯研发的缝制设备数控系统云管理平台。这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将有力推动了《中国制造2025》在缝制行业不断落地。

(五)成本持续攀升,发展压力加剧

2017年,各种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成本及费用均普遍上涨,企业成本压力加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各种与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上游铸铁、钢材、铜铝等主要生产性要素价格大幅上涨,直接推升了企业采购及制造成本。如2017年硅钢涨幅约58%,螺纹钢涨幅约43%,线材涨幅40%,槽钢涨幅29%,电解铜价格增长23%,电解铝价格增长13.9%,铸造生铁价格增长约10%。

用工成本持续攀升。受工人紧缺和整体生活成本的提升,2017年企业用工成本普遍提升约15%~20%。据初步了解,我行业普工月工资普遍超过4500元,部分岗位工人工资已经达到7000元甚至8000元,企业利润和产品出厂价格的增幅难以赶上成本增幅,招工难问题一直比较突出。

环保督察等推升行业零部件、机壳采购成本。2017年,行业零部件发黑、电镀、热处理,机壳毛坯铸造、加工、喷漆等作业,受上游环保改造成本增加和产能不足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零部件外协及采购成本普遍有所提升。

成本费用明显加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表11),2017年行业规上企业累计成本费用301.70亿元,同比增长20.76%。其中三费(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合计34.63亿元,同比增长24.72%,稍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特别是财务费用大幅增长,人民币快速升值,对企业影响较大。

表11 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缝制机械生产企业效益成本费用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六)零部件供给能力不足,结构性失衡现象显现

由于前几年行业经济持续下行,零部件企业普遍减产力度较大,受招工难、用工贵、生产大起大落、利润持续走低等因素影响,零部件企业扩产和投资的信心明显不足。面对2017年整机爆发式增长需求,零部件企业一方面只能采取加班加点、适度增添设备和人员等方式尽量扩大生产,但短期内产能恢复和提升面临较大困难;另一方面,上游发黑、电镀、热处理及毛坯铸造等作业受环保督察影响,生产能力普遍下降,导致零部件的毛坯采购及协作生产周期延长,产能无法得到较快提升,更加剧了零部件供需紧张程度,零件紧缺成为行业新常态。

另外,由于本轮增长较大幅度集中在对品质要求较高的大型骨干整机企业,导致优质及部分关键零部件产能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如2017年电控、挑线杆等产品严重缺货,主要原因是优质零部件产能相对集中在少数骨干零部件企业,受用工、工艺、装备等限制导致短期内增产难,深层次反映出零部件的供应体系的结构性失衡,需要引导更多的零部件企业提升技术装备和加工能力,调整产品结构,提升质量水平,努力满足需求侧对高品质零部件的增长需求。

三、2018年行业形势及展望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对于我国缝制机械行业来说,则是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推动智慧缝制全面发展和强国战略深入实施的重要一年。因此,抓住难得机遇,深度挖掘智能化发展红利,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显得越发迫切。

(一)行业形势

2018年,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的趋势有望持续。在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1个百分点至3.7%。总体来看,美、欧、日三大发达经济体不断改善,巴西和俄罗斯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印度和东盟国家等亚洲区国家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新兴经济体继续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国内方面,政府将2018年GDP增长率目标设定为6.5%,继续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随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扩大内需,国内的营商环境将持续改善,各种产业政策集中发力,将为实体经济稳健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预计经济动能转换和韧劲增强带来的稳定态势在2018年仍会持续。总的来说,良好的内外部经济形势和发展环境,将为我国缝制机械行业实现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2018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生产成本持续高位运行,内销市场渐趋饱和,产能结构性过剩,向中高端转型面临的科研人才匮乏、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还将对行业稳定增长和向高质量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和挑战。但是,伴随《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战略等政策深入推进,稳中向好的经济形势推动企业增产和投资稳定增长,下游行业对缝制设备周期性更新换代需求的延续,机器换人等市场红利持续放大,新一代信息智能技术与缝制设备行业深度融合快速升级等,这些重大机遇和利好因素,要远远大于行业面临的挑战。行业企业应增强信心,抢抓机遇,迎难而上,聚焦智能,加大创新,推动企业在增长中加快转型升级。

2018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一是下游行业缝制设备更新换代的周期性红利,从2017年的供需结构和比例来看,市场对缝制设备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缺口,这种趋势有望继续延伸到2018年;二是补库需求释放,目前全行业整机、经销等环节几乎是零库存,按照正常的库存量,行业尚有近百万台工业缝纫机的补库需求;三是招工难、用工贵等问题将加速智能升级红利持续释放,下游行业对智能高效缝制设备的需求将热度不减;四是国际市场有望较快增长,一方面2017年由于我国内需旺盛,导致国际市场订单的供给存在一定缺口,需求已经较快累积,另一方面,国际市场巨大的存量设备特别是平缝机,进行更新换代及智能化升级的空间较大,这些需求都将在2018年逐步释放,成为行业稳增长的重要拉动力。

综上所述,预计2018年我行业经济将继续保持稳中有增,生产紧张状态预计在下半年会有所缓解,产销逐步趋于平衡,生产增速将有所趋缓,但有望继续保持两位数的中速增长;内销市场继续扩大,但逐渐趋于饱和,增速会呈现比较明显的下降;出口将延续增长势头,出口额、出口量有望继续中低速增长,量值再创历史新高。

(二)发展展望

1.国际市场转型升级需求将成行业稳增长主推力

随着行业骨干龙头企业国际竞争力迅速增强,我国缝制设备在品质、技术、品牌等方面的快速提升以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等深入实施,东南亚、中东、南美等传统及新兴市场将持续巩固,欧、美等中高端市场份额有望逐步扩展,非洲市场逐步扩大,国际市场空间将进一步被打开,发展空间和潜力较大。未来2~3年,预计拥有上千万台缝制设备存量的国际市场将陆续开启传统设备更新换代周期,国际市场将成升级换代主力。

2.骨干龙头企业优势大幅跃升,强国特征不断显现

当前行业骨干龙头企业的产销规模、国际化能力、综合竞争力等快速提升,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差距正在大幅缩短。随着行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和集中度的持续提升,我国骨干龙头企业在产能提升、技术协同、品牌聚合、产业链建设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将会快速呈现出国际超越和引领态势。预计国际并购重组步伐还将进一步加快,全球缝制机械竞争格局将加快演变,中国国际品牌有望快速崛起并迈进世界第一阵营,行业步入世界缝制机械强国的第一阶段目标有望在未来2~3年完全实现。

3.智能转型深入推进,加快向中高端迈进

在产业政策和技术变革驱动下,未来下游行业的转型升级需求,将从聚焦智能生产向智能化工厂建设较快持续转变,发展红利巨大。行业将会有更多的企业把握这一重大机遇和需求,加快投入,深入推进。特别是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成熟和应用,行业将会在智能生产线、智能管理系统、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等中高端领域研发出更多的成果,逐步打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

4.制造手段和水平快速升级

一是针对多品种、小批量和高品质的零部件采购需求,零部件企业将加大柔性加工中心在企业的配置比重,零件加工精度、装备柔性化和市场变化适应性将得到提升;二是机械手、机器人在缝制机械加工中的应用将得到较快普及,自动抓取、输送和全自动化生产,将在解决招工难和提质增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三是在机壳、机架的加工、涂装等作业环节,智能、柔性的整套加工流水线在骨干企业还将继续加大引进和应用,将推动行业制造水平快速升级。

5.行业洗牌进程将加快

当前行业已经进入洗牌阶段,主要特征是行业集中度的较快提高和二八分化加剧,具体则表现为产能在企业之间的转移、国际并购活跃和少数中小企业的破产、关门。预计未来1~2年在环保等政策影响,行业产能快速恢复,以及企业供应链、产能、研发、品质、品牌、资金、成本控制等综合竞争实力较快分化下,企业寡头特征将更趋明显,又一轮激烈的市场竞争将会再度上演,关门、倒闭或主动退出的中小型企业会快速增多,产能和市场将进一步向优势骨干企业聚集。

(三)发展建议

1.加强创新升级,增强发展动能

要深入实施研发驱动战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紧跟下游需求变化,细分市场,打造具有核心技术和差异化特征的拳头产品,更好地满足需求侧发展需求;要积极探索和推进模式创新,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市场营销、品牌塑造、技术服务、产业协作、平台建设等方面创新方式,提升质效,整合资源,打造差异化新优势;要加强管理创新,变革提升传统的体制机制,积极导入先进的MES等管理手段和方法,构建先进管理体系,打通管理流程,提升企业绩效和软实力;要加强质量创新,以提升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大质量概念,梳理薄弱环节,提高质量标准,提升品质品牌,向品牌驱动加快转型。

2.加快企业差异化发展步伐

当前下游行业已经步入品牌化消费、个性化消费和情感消费时代,企业应提升响应能力,紧跟发展潮流,聚焦用户需求,做好深度耕耘和拓展。整机企业要在品种、技术、品牌、服务、市场、产业链等全方位推进差异化战略实施,要快速响应和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创新需求,以差异化创新、差异化品类、差异化市场,引领企业开辟新的蓝海;零部件企业应主动调整优化品类结构,打造差异化工艺技术优势,聚焦品质、聚集资源打造战略性大单品,体现出专业技术特色和质量品牌竞争力。

3.加快企业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竞争力

缝制机械的国际市场广阔,近年来需求量已经超过国内需求。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深入推进,立足国内,布局海外,推进企业国际化发展进程,已经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因此,一是要实现销售和市场国际化,要加强国际市场的深度拓展,以发展代理、建立服务机构或分公司等多种方式,快速构建和壮大国际营销网络,将产品、品牌和服务迅速推向国际市场;二是要积极推进研发和生产的国际化,要积极利用和整合国际优质资源,发挥资本优势,通过实施优质资源的并购重组或国际合作,不断将企业的研发、采购、生产、品牌等体系面向全球布局;三是努力实现企业管理运营的国际化,要培养国际化的发展视野,引入国际化企业的经营发展方式,着眼全球引进国际化人才,积极吸收和利用外资,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打造国际化品牌。

4.推进资源整合与兼并重组,打造竞争新优势

当前已经进入快速变革的时代,产业洗牌将快速推进,市场由局部竞争不断向综合竞争全面转变,企业单打独斗或缺乏综合竞争优势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发展风险。因此,一是要转变发展理念,加快由竞争向竞合转变,积极推进资源整合、重组或合资合作,实施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打造出竞争新优势;二是要充分利用好产业大变局的时机,发挥资本优势,积极在国内外实施优质资源的收购兼并,快速获取优质的技术、品牌、市场等资源,拓宽产业边界,迅速做大做强企业。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力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宝贵资源。企业一方面要坚持人才引进和培养并举,加强科研、营销、管理、生产等重点专业技术人才的团队建设,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储备,培养各领域的技术带头人;另一方面要健全职业管理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型员工队伍建设,以待遇留人、文化留人、事业留人,稳定和团结员工队伍,不断实施技能教育和素质提升工程,打造一支技术过硬、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队伍。

6.瞄准新型家用机产业,重构家用机新优势

当前我国多功能家用机民族品牌年产量仅占全球产量的15%左右,不论在品牌、档次还是研发实力、生产规模等方面,均与外资品牌存在较大差距,与我国缝制设备制造大国地位不相匹配。建议工业机体系中的优质队伍积极向新型多功能家用机产业进行转型、转产,充分应用智能化技术、颠覆性思维、共享经济理念、互联网营销模式,对多功能家用机产品的用途、功能等进行重新定义,打破市场边界,找准用户需求升级的切入点,以打造爆品等方式,进行创新变革,实现对国际多功能家用机产业的追赶,重构我国新型家用机工业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