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2017中国国际家用纺织产品设计大赛张謇杯综述

2017中国国际家用纺织产品设计大赛张謇杯综述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阎维远“张謇杯”是由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南通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国际家用纺织产品设计大赛。“张謇杯”自2006年开始,此次“张謇杯”迎来了第十二个年头。“张謇杯”这项赛事已经成为中国家纺设计的一面方旗帜,是规模量较大、水平较高、影响力较广、信任度较强的国际性大赛之一。

2017中国国际家用纺织产品设计大赛张謇杯综述

阎维远

张謇杯”是由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南通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国际家用纺织产品设计大赛(以下简称为“张謇杯”)。“张謇杯”自2006年开始,此次“张謇杯”迎来了第十二个年头。

本届大赛评比主题为“幸福‘织味’”。正如主题所述,家用纺织品既是每个家庭必备的生活用品,又承载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本年度大赛的主题主张回归设计的本源,提倡具有幸福感的产品,展现设计的温度和情怀。

经过大赛组委会的认真工作,自三个月开赛以来,共收到来自国际、国内(含港澳台)100多家品牌家纺企业、设计公司、独立设计师、设计院校师生和家纺兴趣爱好者报送的参赛作品330套(件)。在江苏省南通市公证处的全程公证下,经过专业评委的层层遴选,评选出产品设计奖18套(含金奖3套、银奖6套、铜奖9套);品牌文化设计奖6套(图1、图2)。“张謇杯”在行业内外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得到越来越多家纺企业、专业艺术院校和优秀设计师的重视和参与,吸引了一大批新人、新秀参加,催生出众多设计观念上的革新以及艺术表达上极具探索性的精品力作。一直在创新的“张謇杯”,为企业和院校搭建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和平台,通过此平台,设计师们接轨市场,分享各自的精彩设计和创作理念,接受社会的检验。大赛扶持、孕育和鼓励了一批批具有实践精神的设计才俊,提升了中国家纺行业研究与设计的整体水平,提高了原创设计的态度追求和表现能力,积极、科学地推动了我国家纺产业的良性发展(图3)。下面从两个方向重点分析本届“张謇杯”的亮点。

图1 大赛评比现场

图2 大赛颁奖现场

图3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杨兆华担任评审委员会主任

一、精进超越、负责担当、赞大赛的组织者

成熟的大赛组委会,力求使“张謇杯”成为一个概念,一种文化、设计和行业的概念,使大赛工作成为一种行为,一种文化、负责和担当的行为。组委会和评委从不保守和教条,自始至终不断科学地规范评选规章和方法模式,按照优秀的思路、意见及建议进行总结和实践,做出适当的改变和调整,他们以与时俱进的态度把大赛建设成一种高层次的、具有指导性的、充满朝气的活动。“张謇杯”这项赛事已经成为中国家纺设计的一面方旗帜,是规模量较大、水平较高、影响力较广、信任度较强的国际性大赛之一。“张謇杯”热切希望中国家纺产业坚持改革创新,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立足行业,面向世界,继续在原创型家纺设计、中国家纺品牌企业文化型方向进行实践和探索,借助“张謇杯”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设计大赛之力,展现中国家用纺织品产业的辉煌与成就。

本届“张謇杯”大赛“产品设计金奖”得主分别为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俞培培所设计的《遨游》、江苏盐城悦达家纺有限公司耿男男设计的《恒·YUE》、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朱雪梅、毛玉蓉、龚蕴玉等设计的《心灵之铀》。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朱雪梅、毛玉蓉、隋萍等设计的《Love Forever》,烟台明远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刘春凤设计的《倾·置》,蓝蚂蚁家纺设计公司吴继玲、卫晓燕设计的《归家》,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少数民族苗娃服装厂杨学珍设计的《鸟兽虫鱼知多少》,韩国安嘉瑛设计的《On the road Ⅱ(在路上2)》,滨州亚光家纺有限公司设计的《幸福味道》6件作品获“产品设计银奖”。另有9件作品获“产品设计铜奖”,30件作品获“产品设计优秀奖”,《八月迷情》《欧罗》《青出于蓝》3件作品获中国家纺品牌产品流行风尚奖,《罗马盛宴》《沁园春》《盛世年华》3件作品获中国家纺品牌产品文化概念奖。

二、自我觉悟、锐意进取、赞参赛的设计作品

本届大赛的设计作品艺术性强、原创性突出,尤其是一部分作品把中国元素作为文化财富进行创作运用,在意识上,十分值得大家仰视,在观念上,是十分值得大家学习的。他们的作品尽管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是刚刚参加工作的后生新锐,有的是锋芒外露的知名企业,但作品均展现出当下我国企业和设计师的自我建树和觉悟,都充分发挥出了艺术设计的才华,表现出锐意进取的姿态,呈现出追求鲜明个性的态度,符合国际赛事的定位、品质和影响力。

金奖作品《遨游》(图4)灵感来源于广阔而神秘的大海,利用大海漩涡和鱼群聚集表现出海的博大和鱼的优美,展现出鱼与海之间的和谐景象。在表现形式上,作者抛弃以往圆润曲线对水柔美的表征,而是利用多边三菱角形态体现大海的凝重与通透,配合自由自在洄游鱼群螺旋形的造型,充满灵动的气息。作品色彩对比强烈,运用布贴绗缝、画中藏花的手法,使整个作品更具立体感。

图4 金奖作品《遨游》

图5 金奖作品《恒·YUE》

金奖作品《恒·YUE》(图5)运用抽象油画,不规则的斑驳痕迹,磨毛处理的“幻觉”以及虚实相映的手法,于简单、重复中建立内在秩序,营造不同层次的视觉效果,彰显雅致的极简主义生活方式,契合轻奢、简约的国际流行趋势。其朴素之美和亲近本元产生的幸福“织”味溢于言表,更多了一份从容、坚定和淡泊。作为“金奖三甲”之一的作品,无论是设计水准、创意能力还是色彩表达、材料工艺、技术手法都具创新性,有一种洗去铅华的内在张力,原创作品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亦是实至名归,最终有待市场和消费者检验。

图6 金奖作品《心灵之铀》(www.daowen.com)

金奖作品《心灵之铀》(图6)创意大胆,个性十足,取材于原生态森林动物纹样,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和自然环保的设计创作理念。作品巧妙地将蜡染扎染工艺所特有的丰润和富于变化的特点与绣花工艺的细腻、立体感相结合,以虚实相生的手法表达出作者别具一格的设计创意。

图7 银奖作品《Love Forever》

银奖作品《Love Forever》(图7)将现代电脑刺绣工艺与传统水墨画相结合,东方主观写意手法与西方客观写实手法相结合,整体上以巨大的“九命猫”轮廓给人以视觉冲击力,细节上以绣线密度的变化体现水墨韵味,构图巧妙,作品整体色调简单雅致,中国的五色墨配以罗马的帝国黄,意境十足,十分契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也极切合“幸福织味”的大赛主题。

银奖作品《倾·置》(图8)深蓝浅蓝的枕头,粗条、细条、圆点的靠枕和床单,仿佛一大桶深蓝浅蓝的颜料一滴滴、一根根倾置在画布上。蓝白的色调是天空的颜色,也是大海映衬白云的颜色,是纯洁无瑕的颜色,也是深邃思考的颜色。可以联想到地中海,也可以联想到印花布,可以用线条的规则感搭配中式的严谨,也可以中性的构图搭配美式的随意和地中海的闲适浪漫,冷静而绚丽,史诗感十足。

图8 银奖作品《倾·置》

银奖作品《归家》(图9)以水墨画与绣花相结合的形式,体现了《游子吟》这首诗的深刻含义,面料的颜色以墨绿和灰色相结合来体现怀旧与记忆中远方家的感觉,局部用镶线绣的方式来体现家乡湖水的碧波荡漾,绣线中的颜色除了黑灰为主以外,加了一些亮色,在古朴的记忆感中跳跃出一些色彩,让记忆感鲜活起来。

银奖作品《鸟兽虫鱼知多少》(图10)系列作品以贵州特色蜡染图案为表现题材,纹样构成丰富、寓意深刻,图案线条光洁细腻、色彩古朴典雅。该系列作品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贵州蜡染工艺,装饰效果强烈,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

图9 银奖作品《归家》

银奖作品《幸福味道》(图11)是一组毛巾的参赛作品。这组作品在众多的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评委们的一致好评。第一,作品符合大赛主题“幸福织味”,作品的主图案一只呆萌可爱的腊肠狗,仿佛时时刻刻都能“嗅”出幸福的味道,可爱灵动,一秒俘获人心。第二,毛巾的尺度、色彩、毛圈大小及舒适度均符合当今社会对简约和品质的一贯追求。绒面与缎面穿插结合,工艺复杂却给人大道至简的印象,充分体现“简约不简单”的初心。

图10 银奖作品《鸟兽虫鱼知多少》系列作品

银奖作品《On the road Ⅱ(在路上2)》(图12)是一幅造型生动、时尚有趣的拼布装饰作品,作者选择了生活中常见的单车元素进行打散重构设计。点、线、面的疏密绗缝,使得作品充满变化,虚实有致,灵动而富有生命力。

图11 银奖作品《幸福味道》

铜奖设计作品、流行风尚奖和文化概念奖设计作品也同样细致而美好地展现了本次大赛的主题,无论是设计水准、创意能力还是色彩表达、材料工艺、技术手法都具有创新性,原创作品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亦是实至名归。

图12 银奖作品《On the road Ⅱ(在路上2)》

每一年我们都在“张謇杯”家用纺织品设计大赛的参赛作品中阅读了设计者的成长足迹,感受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与实践,欣赏他们凭借对专业与时尚的敏锐触觉,倾注无限的努力与关注倾力于自己的作品之中,营造追求卓越的氛围与气象。他们的作品成为大赛最引以为荣的成就,大赛中的每一件作品都能尽情体现设计师的设计个性,都表现了现代、人文的观念,同时又注重细节的设计理念,显示出设计者不盲从市场而注重个人风格、社会责任的率性。每位设计者都意识到,对时尚生活的不懈追求,促进了人类生活更加美好和幸福,无论是精神的或是物质的,创新的设计可以将任何事情物质化、商品化,它再现了人类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与生活的繁荣,同时也代表了设计者对于未来家纺潮流的透彻理解和深层认知,代表了开阔的眼界以及极富原创性的活力。对于今年的大赛而言,无疑已经成为过去时,但每位参赛者的思想仍在跳跃,他们带着梦想,乐观、从容地走向明天的设计道路,大赛对于他们来说,既是一个节点,也是新的开始。

天津美术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