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甘肃省智慧农村建设内容解析

甘肃省智慧农村建设内容解析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配合甘肃省政府推动土地确权工作、建设土地信息管理平台,协助政府将土地流转工作互联网化,推动土地在线流转交易。

甘肃省智慧农村建设内容解析

从应用领域分,智慧农业发展内容大致包括智慧管理、智慧生产与经营、智慧组织、智慧科技、智慧生活等五个方面。

第一,智慧管理。建设资源整合的省级农村信息公共服务网络。虽然当前甘肃省各地较为成功的信息公共服务网络模式有“金塔模式”“金昌模式”、酒泉市的“三电合一”、平凉的“农民信息之家”以及“甘肃马铃薯专家系统”,但是由于甘肃省各地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以往所形成的多个模式建设局面的规模普遍小、区域特征也较为明显,推动全省发展的后劲不足。因此要推进甘肃省资源大整合,推进“12316”等服务手段向移动终端延伸,推动信息进村入户与基层农技推广,以农村信息化为切入点,建设一个集电子商务、视频点播、专家在线等实用功能为一体的省级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不断完善政府土地管理网站,推动土地流转、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和农村金融服务的融合。配合甘肃省政府推动土地确权工作、建设土地信息管理平台,协助政府将土地流转工作互联网化,推动土地在线流转交易。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提升政府监管服务水平,利用GIS技术实现在线土地确权监管、查询,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信息化执法手段;利用云计算与大数据先进科技技术,实现制种各平台数据的统一处理分析,为政府服务制种基地提供数据服务。拓展例如“土流网”之类的土地流转APP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方面的省域、市域及县域信息中介服务功能,配合政府土地深耕工作,将土地深耕管理互联网化,以“无人机+农业服务”为切入点,重点开展无人机植保飞防、农业遥感应用等农业科技应用创新试点。

第二,智慧生产与经营。农村、农场、农业企业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农业生产进行经营和管理,通过更广泛的互联互通,及时了解国内外的各种农产品的市场动向,以便做出其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决策。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使得广大农民有可能直接与国内外市场建立联系,以决定农业的生产与销售策略现代农业要求组织集约化生产,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首先必须摸清农业资源与环境现状,监测并预测其发展,加强农业的宏观管理与预警,从而达到合理开发与利用农业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甘肃省农业资源类型多,区域差异大、变化快,而传统调查手段和方法难以达到快速、准确的目的,严重制约着有关农业资源管理政策与措施的制订。

随着传感器已被利用到整个生态系统和自然系统,信息的获取达到实时、低成本、快速和高精度的效果,土地、土壤、气候、水、农作物品种、动植物类群、海洋渔类等资源信息的获取不再困难,数据管理及空间分析能力将极大提高,现代农业宏观管理和预警决策手段更加丰富,管理和决策过程更加科学和智慧。更深入的智能技术使得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不再限制在专家系统方面,机器学习、神经元网络等智能技术将得到全面的发展和应用,而且应用领域不断扩展。从应用范围看,智能技术不仅应用在传统的大宗农作物上,而且在经济作物、特种作物上开展应用。所开发的对象既包括作物全程管理的综合性系统,也包括农田施肥、栽培管理、病虫害预测预报、农田灌溉等专项管理系统。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不再局限于示范区,有望较大面积地推广应用。从研究角度看,理论层面的研究将集中在专家知识的采集、存贮和表达模型、作物生产模型,形成智能技术的研究的核心和应用的基础。技术层面的开发将聚焦于集成开发平台、智能建模工具、智能信息采集工具和傻瓜化的人机接口生成工具。而且,智能应用系统的产品化水平将有质的飞跃,智能应用系统将像傻瓜相机一样,普通农民也能操作自如。

如2017年4月广西慧云智能农业监控系统立足现代农业,融入国际领先的“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借助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实现对农业生产现场气象、土壤、水源环境的实时监测,并对大棚、温室的灌溉、通风、降温、增温等农业设施实现远程自动化控制。结合视频直播、智能预警等强大功能,系统可帮助广大农业工作者随时随地掌握农作物生长状况及环境变化趋势,为用户提供一套高效便捷、功能强大的农业监控解决方案。系统包括监控中心、报表中心、任务中心。云端模式,随时随地管理:通过使用“智能种植监控系统”,相思葡萄在各生产基地大棚内搭建起无线传感网络,安装传感器、控制器、智能相机等监控设备,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风速、风向等,以及园区设备的运行记录、运行状态等数据均通过布置在现场的物联网设备采集上传至云端。技术人员不用在多个园区之间频繁来往,只需要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登录智能种植监控系统,就能轻松对分散在各地的五个园区进行管理。系统对数据的采集精准度高,并且数据具有实时性。数据采集上传之后,在云平台中进行分析统计计算,自动生成各种报表。技术人员可便捷地参考各项数据,为葡萄种植管理做精准快速的决策。

第三,智慧组织。现代农业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组织体系。“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农民经纪组织、农民合作社等各种组织将一家一户的小农业变成具有现代组织形式的现代农业,解决分散的农户适应市场、进入市场的问题。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农业竞争已经不是单项农产品、单个生产者之间的竞争,而是包括农产品质量、品牌、价值和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在内的整个产业体系的综合性竞争。(www.daowen.com)

信息技术是使这类组织更加有效的重要手段之一,更透彻的感知技术,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技术,使得这类组织充满智慧,及时了解国内外的各种农产品的市场动向,与国内外市场建立联系,及时在组织间传递这些信息,组织中的成员联系和分享信息更加容易,组织的决策更能惠及每个组织成员的利益。

第四,智慧科技。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重视农业科技作用的发挥,农村发展、农业进步、农民生活改善,都依赖于农业科技,农业现代化是在现代科学基础上,以现代科学技术和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农业的农业发展新模式。物联网技术是物联网体系的核心基础,掌握物联网核心技术,明显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努力实现物联网技术与产业的合理有效融合,加强物联网的服务应用能力,在甘肃省各地形成物联网相关产业的集聚发展,实现物联网的网络式应用,从而实现物联网技术在各地经济社会的广泛应用,形成安全可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加强物联网的实际应用水平,使物联网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健康可持续的关键力量。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e-science被提上日程,它的目标就是使得农业科研信息更加智慧与高效。e-science将会把我们的科学家们从第一代互联网络的应用,比如E-mall的发送、Web上的信息查询,带入依托互联网平台直接从事我们的科研工作,来进行更深层次的、更大范围的学科的研究和开发。农业野外台站、生态网、大气监测站、土地灾害监测站、田间试验站等会安装更多的智慧型传感器,农业科学家获得科学数据将变得更加容易。农业科学家足不出户,就能把农业模型放到异地的大型计算中心进行计算和模拟,网络的协同工作使得农业科学家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整个科研系统的效率成倍提高。

第五,智慧生活。信息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可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使得新农村的生活更加智慧。构筑新设施,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包括清洁安全饮水、道路交通、电力、信息网络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培育新农民,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推进农村科技推广和医疗卫生体系等。如发展和完善新农村的医疗体系,必须采取智慧的方法进行信息共享管理。实时信息共享可以降低药品库存和成本并提高效率,有了综合准确的信息,以及远程医疗技术,医生就能参考患者之前的病历和治疗记录,增加对病人情况的了解,从而提高诊断质量和服务质量。

如2014年年底,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为引领和带动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新一轮发展,为落实市新一轮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了“智慧村庄”试点工作。要致富,先修路。同样,要想提高农村地区信息化水平,“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也要走在所有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前列。目前,八字村已经完成4G网络全覆盖、宽带光纤到村、NGB(下一代有线电视网)双向升级改造等建设任务。724户人家的电视机顶盒换成了高清互动机顶盒。结合农村地区“家家户户有电视”的特点,委托东方有线在电视上搭建“零频道”信息咨询平台,为村民提供包括“三务公开、政策导向、民情反馈、政策资讯、生活服务、自治共治”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一个遥控器就能实现较为完善的信息咨询服务,操作十分简便。就算是老人也能轻松操作。全村28个关键位置都安装有高清摄像头和喊话喇叭,实现了一个治安员坐在监控室里就可以掌握全村动态。当出现违法事件或不文明行为时,监控员可以直接用喇叭喊话,制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各户人家更是可以通过电视信息咨询服务平台上的“平安社区”栏目在家收看到28个摄像头所拍摄的实时影像。充分调动群众,加强社会治安群防群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