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思维是人认知世界的基础,是一种非知性的思维方式。中国人尤其重视经验思维的应用。这是一种基于直觉和悟性对于世界万物的理解,从而通过模糊的方式得到一些切实的结论。“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正是这类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
当然,西方也较为广泛地应用这类思维方式,如在天文学和量子力学领域,很多命题都无法用具体实验进行验证,而是采取一种所谓“思想实验”的方式进行,其实这也是一种经验思维的应用,属于由此及彼,不同领域之间的联想和关联。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其实自然科学的发展就是经验思维的应用史,人类科学的发展正是通过直觉和悟性,不断在新的领域中提出新的命题,通过科学手段以质测方式[5]来论证。人类正是通过以经验为素材,对事物的发展进行判断,从而实现了触类旁通,往往在科学不能定义或者反映真理的时候,经验思维是科学的重要补充和动力。
经验思维中的直觉和悟性对于中国的历史观和文化观有很大的影响,形成了中国人特殊的乐感文化[6]和道德观,最重要的是导致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治理方式一直是“德治”,而非“法治”。
这种思维方式影响了中国人对于历史的态度。中国人重视历史,试图通过历史的阅读来掌握历史趋势和规律。中国人的历史观尤其厚重,关注时间维度上事物的发展,通过时间维度上事物的变化来预测未来的趋势。中国明代的浙东学派在这个方面较有建树,其中金华派以研究历史的人物为主线而著名,永嘉派以研究历史的制度为主线而见长,这些都是中国人尝试以经验思维来掌握历史规律和趋势的积累。当然,其实历史的主要驱动力是源自科技的创新和发展,由于科技的发展不具有趋势预测的特点,所以历史的趋势很难进行预测,但是历史的周期变化还是存在一定规律性的,所以历史在规律性的研究比较方面有所进展。
▲ 马远 画作
▲ 夏圭 画作
这种思维方式影响了中国人对于艺术的态度。中国的绘画讲究空疏之义,所谓画中有空疏,才有厚重和洗练,“虚空生白、雾失楼台”乃是中国绘画的奥义。中国南宋四大画家中的马远和夏圭,被称为“马一角”和“夏半边”,其中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较好地体现了这样的境界。中国的绘画和西方的绘画的重要区别就是在于空与满的对比上,当然中西方绘画还有很多区别,如西方印象派对于光和影、色与调的应用,不过这些是管理思维中西方人常见的解构型思维所致,所以不予讨论。同样,中国的书法也深受其影响,就书法中的结构和笔锋而言,其中书法结构上的主笔、分布,就是这种思维方式影响的结果。(www.daowen.com)
这种思维方式还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乐感文化。中国人在历史观的基础上,对于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意见,相信从“潜龙勿用”到“亢龙有悔”之间的转换,相信祸和福之间的界定转变。“塞翁失马”的故事正是中国人乐感文化的突出体现。这点和欧美社会受到宗教影响所形成的罪感文化,和日本社会受到生存资源限制所形成的耻辱文化有很大的区别。连2 500年前从古印度传入东汉社会的佛教都在中国衍生和发展中,产生了一些教义上的改变,形成了目前在中原地区较为主流的汉传佛教。汉传佛教和目前在东南亚国家盛行的南传佛教较大的区别就是在于,南传佛教强调人需要世世代代自我修行才能得到解脱,以渡己为目标,而汉传佛教则相信“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鲁智深在钱塘江听潮后坐化,便是解脱。我们从佛教受到经验思维影响产生的变化,也可以观察到中国人独特的乐感文化。当然这种乐感文化讲究德的轮回和传承,不重视罪的传承,所以在中国传统社会一直是“德治”,而非“法治”。
这种思维方式在学生面试过程中也有很多的影响和应用,具体的影响和应用的方面如下:
(1) 在组面的过程中,常常需要阅读案例。通过阅读案例后,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样的面试方式在企业招聘和学校招生面试中广泛应用。经验思维对于读者的启迪意义在于,读者面对案例阅读的时候要关注时间轴的使用。
通常一个案例都是某一个企业在时间轴上发展和变化的一个故事。笔者在长期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是对于案例内容没有时间的概念,对于企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环境、资源和行为措施混为一谈,时而讲企业在某个时间段上的竞争环境,时而谈及企业在另外一个时间段上的具体措施利弊,这些情况比较严重地反映了学生缺乏一个历史观的概念,不能有效地区分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三个阶段。学生缺乏这样的历史观,即是缺乏经验思维的方式,就很难去判断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总结发展规律。而这些内容正是在案例讨论中较为重要的主线问题。
(2) 在组面过程中,读者发言一般需要去论证一个观点;或者在个面中,老师一般比较关注你对于职业职能和行业的发展变化的判断。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很难在缺乏具体数据的支撑下,完整地论证自己的观点正确性。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利用经验思维,尝试采用消费者的感受、行业的其他竞争企业的事例、非相关行业的类似经验等方式来进行述说和论证,会很强地支撑发言者的观点。当然很多这样的感受、事例和经验其实从本质上和读者的观点之间缺乏有效的强逻辑关联,但是在口语发言中,一般人很难注意并且会忽略这个问题。
(3) 在组面和个面中,一次有效的发言是由论点、论据和论证三个方面组成的。读者对于论点的把握比较重要,根据经验思维的方式,任何事物都在发展和变化过程中,对于利弊、祸福的转化,读者一定要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无论组面还是个面中,单纯地针对某个事物或者企业发表较为极端的看法,很可能在后期的谈话中使得话者处于一个自相矛盾的局面。这对于面试官判断一个学生的思维成熟度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形成“不一定”的思维判断方式,当然这也属于辩证思维的一种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