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强国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相互促进。具体来看,建设贸易强国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着力打造制造强国,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建设贸易强国的前提基础是打造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我国必须深耕创新引领发展战略,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和高端创新型人才培育,加快提升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着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品牌,抢占外贸发展和全球产业链的制高点。
二是提升贸易平台影响力,推动市场主体做大做强。我国需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助其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还要激发民营企业的市场活力和竞争潜力,鼓励民营企业不断扩大外贸市场份额,巩固出口竞争优势,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外资企业改善进出口贸易结构。在贸易平台方面,要充分发挥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的作用,高度重视并继续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一系列重要的贸易平台,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突出中国推进贸易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优化市场主体和做大做强贸易平台,将有助于持续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
三是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促进贸易平衡发展。不以单方面追求出口扩张或进口扩张为目标,走“优出优进”的对外贸易发展路线,合理控制进出口贸易失衡问题,努力保持我国在货物贸易上的竞争优势和主导地位。在出口方面,做大做强做优出口贸易,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技术含量和国内附加值,充分发挥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提振作用。在进口方面,积极扩大高技术产品进口,服务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大高端消费品进口,满足国内居民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
四是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优化国际市场布局。我国需要降低对主要贸易伙伴的依赖程度,开拓多元化的国际市场,提高抗风险能力;既要巩固和稳定既有的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又要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兴市场,提高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在外贸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市场份额和国际影响力。
五是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开拓新业态新模式。我国要积极发展服务业,并通过发展服务业提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既要深度挖掘旅游业、运输业等传统服务行业的发展潜力,又要结合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积极开拓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提高服务贸易的层次和水平,减少服务贸易逆差,提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使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辅相成,夯实贸易强国建设的根基。
六是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我国需积极推进制度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形成,大力塑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高质量的贸易金融服务,不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此外,需要加强对外话语权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概念新表述,增强主动设置国际议题的能力和舆论引导力,努力在国际市场上赢得更多主动权和话语权。
【注释】
[1]裴长洪、刘洪愧:《中国怎样迈向贸易强国:一个新的分析思路》,载《经济研究》,第52卷,第5期,2017年5月20日。
[2]钟山主编:《中国外贸强国发展战略研究: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新视角》,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2年版,第79页。(www.daowen.com)
[3]吴力:《三问“贸易强国”》,载《国际商报》,2018年1月4日。
[4]张亚斌、李峰、曾铮:《贸易强国的评判体系构建及其指标化——基于GPNS的实证分析》,载《世界经济研究》,第10期,2007年10月25日。
[5]袁阳丽、段胜峰、刘建江、李喜梅:《新时代贸易强国的内涵及实现路径》,载《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3卷,第6期,2018年11月19日。
[6]毛海涛、钱学锋、张洁:《中国离贸易强国有多远:基于标准化贸易利益视角》,载《世界经济》,第42卷,第12期,2019年12月10日。
[7]裴长洪、刘洪愧:《中国怎样迈向贸易强国:一个新的分析思路》,载《经济研究》,第52卷,第5期,2017年5月20日。
[8]张志洲:《增强中国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载《人民日报》,2017年2月17日。
[9]魏浩、连慧君:《进口竞争与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载《经济学动态》,第10期,2020年10月18日。
[10]魏浩、连慧君、张雨:《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的基本态势与应对策略》,载《国际贸易》,第12期,2020年12月28日。
[11]王炜瀚:《有原油期货就有“中国价格”?中国离定价权其实还遥远》,载《华夏时报》,2018年4月30日。
[12]刘慧:《培育具有国际定价权的大粮商》,载《经济日报》,2021年8月2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