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退民进:实证分析

国退民进:实证分析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退民进”,顾名思义,无非是讲不同经济成分的变动趋势,国有经济在退缩,而民营经济在挺进(发展)。将此发展态势说成“国退”令人费解。也许,这就是“国退民进”理论概括的事实依据。但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是我国应对危机采取积极的经济政策以后,一些人却高调议论“国进民退”,认为改革进程有中断的危险。

国退民进:实证分析

“国退民进”,顾名思义,无非是讲不同经济成分的变动趋势,国有经济在退缩,而民营经济在挺进(发展)。但是从改革以来三十余年的实际情况看,这一概括似乎并不符合实际。以工业经济为例(这是三十年来所有制结构变动最剧烈也最典型的领域),三十余年的时间里,不仅民营经济在高速增长,而且国有经济也在高速发展,并没有显现出退缩的迹象。如下图所示,在1979到2008年的三十年间,我国国有工业企业的总产值从3673亿元增长到143950亿元,增长了近四十倍。将此发展态势说成“国退”令人费解。要说退,倒是集体经济的工业产值从1997年最高时的43347亿元,逐年下降到2008年的8956亿元,但这是“集退”,并不是“国退”。显然,人们讨论的“进”与“退”,是就相对量而言,而不是就绝对量而言的。

1979~2008年不同经济成分工业产值变化(现值)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历年)]

从工业经济(它是整体国民经济的最重要部分)中不同经济成分的比重看,三十年来,公、私经济之间的相对份额的确发生了重大变化。如图所示,从1979年到2008年的三十年里,国有经济的比重一直在持续地下降。这表明,尽管国有工业企业自身发展的速度很快,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非公经济的总体发展相较仍然有很大差距。三十年演化的总趋势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从1979年的大约80%,下降到了2008年的28%。也就是说,在这三十年时间里,工业经济中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已经从大约20%左右,上升到72%。也许,这就是“国退民进”理论概括的事实依据。但是,这一理论概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基本事实,那就是与国有经济相对而言的“民有经济”由多种不同成分组成,它包括个体、私营经济,港台经济以及外资经济,还包括多种多样的劳动者自主治理的集体经济,如果说这些“民有经济”的前面几个组成部分都在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大潮流下顺风扬帆,高速挺进,那么其中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集体经济的境遇就不那么顺利。在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三十年中,我国集体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先涨后跌,其相对份额从1979年的将近20%,一路下降到2008年的微不足道的1.5%。要说“退”,集体经济比国有经济退得更快。如果大家承认,劳动者集体经济是老百姓自己的经济,那么,以“国退民进”概括国民经济中所有制结构的变动趋势,就显得片面狭隘。更加准确的理论表述也许应该是“公退私进”,即下图所示的两条粗线的剪刀状交叉。

1979~2009年工业产值中公有与非公经济所占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历年)和《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www.daowen.com)

作为三十年改革进程的基本事实,反映不同经济成分相对比重变化的“国退民进”或者“公退私进”应该没有疑问。但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是我国应对危机采取积极的经济政策以后,一些人却高调议论“国进民退”,认为改革进程有中断的危险。余菁认为,2009年1~9月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要远高于同时期的民营企业,这一时期国有企业伴有强烈的投资扩张冲动,“国进”的速度超过了“民进”。[1]申子超则以竞争性的快消品行业中,中投中粮光明食品集团等国企成为“2009年度十大并购”主角为事实依据,对“国进民退”的合理性提出质疑。[2]那么,2008年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动方向是否出现了从“国退民进”到“国进民退”的根本性转变呢?统计数据的回答是否定的。请看下表。

2007~2011年国有工业企业比重变动

(资料来源: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

表中的数据表明,2008~2011年,国有工业企业的总产值、总资产和年均从业人数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总体趋势仍然是下降的,多数年份、大多数数据都是逐年下降的,只有个别年份个别数据出现小幅度的变化:主要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年均从业人数在2009年与2011年两次出现比上年小幅上升[3],这可能是由于非公经济在危机中大量减员,而国有企业缺少这个“灵活性”所致。但是从2007年到2011年的总趋势看,国有企业的从业人员比重,还是从22.1%下降到了19.8%。因此,如果要对2008年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动的总体趋势做一概括,那它还是“国退民进”,或者“公退私进”,也许变动的速度稍有放缓,但所谓“国进民退”肯定不是事实。当然,在局部范围,个别数据出现“国进民退”是有的,讨论这些个别事实也是可以的,但千万不能以偏概全,更不应该对局部现象过度渲染,甚至误导舆论。比如竞争性快消品领域2009年有四家国有企业进入“十大并购”主角,这与“国进民退”的趋势有什么关系?“十大并购”主角中不是还有六家非国有企业吗?难道四大于六?在所有制结构变动的大格局中,各种经济成分有进有退应该是常态,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经济学的讨论首先要讲大势,要靠统计数据说话。[4]有学者认为,不能笼统地说我国存在“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因为“统计数据不支持‘国进民退’观点”,同样,统计数字也不支持“国退民进”观点。[5]难道总量数据和房地产市场的数据可以放在同一量级上比较吗?一个局部市场的事实就可以否定国有经济在工业经济的总体状况吗?局部地说,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国进民退”或者“国退民进”的例子,这难道就会影响到经济学家对总体情况的判断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