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医改面临难题和出路

医改面临难题和出路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遗憾的是,中国医改十年主要发力在需求侧,中国医保取得成效是由于政府财政大幅投入,近10亿人的医保是财政买单。医院要创收,这是中国医改要改的。因此,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的医疗卫生制度。医疗卫生制度的核心是治理体系,其次是筹资体系,筹资有财政、社会和个人,社会指的是医保,而目前中国单纯强调医保只是筹资的一部分。在国家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中,美国和中国分列两端,这就是我们的竞争力。

看十年的医改,应该要承认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中国人也承担了很多的成本。改革开放以后,老百姓生活马上就吃饱穿暖,国家财政收入却大幅度地下降,1978年的时候上大学是免费,到80年代就取消了。再看财政投入,中国的医院为什么要创收,是因为80年代财政顶不住了,所以教育要挣钱了,医院要创收了,军队都经商了。医院要创收,老百姓的医疗负担就快速地涨,医改原本就是要改医院逐利创收的体制机制。遗憾的是,中国医改十年主要发力在需求侧,中国医保取得成效是由于政府财政大幅投入,近10亿人的医保是财政买单。政府投入主要在需求侧,而供给侧的医院没有得到多少财政投入,医院逐利创收的体制机制依然如故。

医院要创收,这是中国医改要改的。当年由于政府不投入,迫使公立医院创收,而中国公立医院发展模式就起源于成都,成都的华西医院创造出中国式公立医院的发展模式,即做大就能做强,所以华西是全中国第一个门诊过万、床位数近五千、全球超级大的医院。当年华西创造这个模式是被逼无奈,那是基于当时的情况,而中国十年医改到现在公立医院的改革还处于试点阶段,公立医院的投入机制、运行机制还是在复制华西模式。其结果就是医疗费用快速上涨,尽管这些年出台了一些改革措施。比如说所有医院药品的15%加成都取消,但是通过对全国的数据分析发现,仅取消15%的加成并没有改变整个公立医院的投入机制、运行机制、分配制度,结果必然是“按下葫芦又起瓢”,药品费用同过去相比有所降低,但服务费用快速上涨,检查、化验的费用飞速上涨,所以就这一点而言,改革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效,老百姓仍然抱怨看病贵。这里面临着什么困境呢?十年医改主要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医疗在基层是成功地回归了公益性,乡镇卫生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是公益事业一类,这是从投入机制、运行机制、分配制度做了改革。但是这仅局限在基层,县级以上的公立医院在医保大幅度扩面的情况下仍然靠创收。所以十年以后,令人尴尬地发现基层越来越弱,因为上级创收的积极性很强,而下级是公益性,这完全是不对称的。所以医改十年来,医院的门诊量、住院量基本都翻一番,而基层则基本不变。其次,三级医院规模越来越大,主要的增长是在三级医院,也就是华西做大做强的模式还在持续发挥效应,结果必然导致医疗费用快速上涨。去年全国的医疗费用已经占了GDP的6.4%,超过6万亿元,1978年全国的医疗费用仅100亿元,2008年医改前全国医疗费用仅1.4万亿元,增长速度基本是两倍于GDP的增长。因此,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的医疗卫生制度。

十年医改仍在探索,一个深刻体会是碎片化的、单项的改革解决不了问题,必须要建制度,现代卫生医疗制度是国家基本制度,体现国家的治理水平,在现代国家基本制度确立之前没有医疗卫生制度之说,有钱看病、没钱烧香拜佛,中外都是一样的。工业文明以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国家的概念提出,全世界大部分的国家医疗卫生都是政府的责任,政府怎么承担责任?答案在建制度,建立覆盖医疗城乡制度就是政府的责任。所以,医改就是要建制度,那么应该建什么样的制度?医疗卫生制度的核心是治理体系,其次是筹资体系,筹资有财政、社会和个人,社会指的是医保,而目前中国单纯强调医保只是筹资的一部分。另外体系是服务体系,就是各级各类包括公共卫生在内的医疗机构。治理体系、筹资体系、服务体系,这三个体系的不同组合就形成世界上的各种医疗卫生制度。

医疗卫生制度复杂在哪?一是组成复杂,二是目标多元化,公平、效率和质量,需要在多个目标中进行权衡,但是几乎所有国家都把公平放在第一位,因为这是基本人权。第一目标是公平,建一个公平的制度,让有钱的人帮助穷人,让健康的人帮助生病的人,让年轻人帮助老人,这才是公平的制度。其次是效率,作为医疗制度体系,更多的应该是考虑国家的效率,因为医疗卫生是消耗,属于社会成本。实际上,美国就是被医疗卫生所拖累,美国人均医疗支出是11500美元,占GDP比重为18%,所以美国的企业怎么可能有竞争力?美国政府巨额财政赤字中占比最高的是医疗,所以需要更多考虑的是国家的效率,就是国家如何用较少的钱就能够维护人们的健康,这就是国家的竞争力,也是企业的竞争力,也是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www.daowen.com)

目前中国医院微观效益很高,县级以上的医院创收能力极强,但是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医疗卫生的效率还有待改善。当然同美国比,我们还是十分乐观。在国家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中,美国和中国分列两端,这就是我们的竞争力。总体来说,改革开放中国是学习美国,医疗也是学习美国,实际上美国的医疗制度是全世界最低效的。美国的医疗制度关键在于没有制度,而是靠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美国政府是冤大头,我们却还要向美国学。从国家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来看,目前中国是6.4%,美国接近18%。应该说中国与美国比,我们在医疗卫生方面还有增加的空间和竞争力,唯一担心的是中国走美国高成本、低效率的路。美国人均医疗费用奇高,而人均预期寿命只比中国高1.5岁。美国大量的医疗费用支出在65岁以后,美国老年人的医疗费用由政府买单,因为医院有创收需求,这一点如同今天中国的医保,大家都不要白不要,所以大量的资源就被浪费掉。即便强大如美国都撑不住。所以,医疗卫生与经济休戚相关,中国的竞争力中很大部分是医疗费用的竞争力,是较低的社保成本,这是人力资本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医改改什么,医改改的是政府的治理体系。

这些年很多地方在试点,比如福建三明的改革,其实质是改政府,建制度。三明是福建的地级市,下辖12个县,三明实现了将医疗卫生的治理体系、筹资体系、服务体系联动起来,实现政府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目标。简单地讲,福建三明的改革,就是以三明党和政府为首,成立了真正有实权、有问责的治理体系,首先,政府手握全县22家公立医院建新的制度,实现政府要举办公立医院的目标定位。然后,政府掌握所有12个县的医保,统筹使用,解决公立医院投入机制、分配制度,实现了医保、医疗、医药的联动,改革的效果非常好。当然这一改革最终一定要落实到医务人员的激励机制,就是医务人员的工资。三明建立了符合医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这是非常大的创新。众所周知,知识经济其实难于考核,三明建立了称之为“全员目标年薪制、年薪计算工分制”。简单地说,就是根据医疗行业的特点建立一个系统、综合、全面的考核体系,而所有考核既要同医疗行业的特点结合,又同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定位结合,实现“服务好的、质量高的、成本低的”,就能获得高薪酬。福建三明建立的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是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下产生的,这一薪酬制度将每个人的工作努力都数字化,从而建立了新的知识经济考核体系。自2013年到2019年,六年过去了,三明的医疗改革基本上已经趋于稳定,而且还在不断升级中。习总书记多次批示三明的医疗改革,因为三明的医改是系统、综合、协调的改革,探索出了符合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制度,真正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绩效。

所以,下一步中国深化医改就是要建立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制度,而且必须能够满足中国老百姓的需求,符合中国国情和制度优势,而不是单纯地学习美国。再重复一下,就医疗卫生而言这是整个学界的共识:不要一味迷信美国,不要学美国的制度。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国制度优势,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另外,发挥中医药天人合一的中国文化优势。之所以中国能够取得较高的健康绩效,一是我们政府的治理,另一个就是国人健康养生习惯。所以不要丢掉我们的文化优势,把这些优势集成起来,创造一个全球领先的健康模式,如果能够得以实现,这就是对人类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