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互联网+”产生的积极效应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颠覆主要涉及以下方面:首先,“互联网+”的产业升级效应,挑战了传统产业的概念,“移动终端+互联网”,再传统的产业都能进入现代产业体系。其次,移动互联网挑战了创新创业路径,大众创新得到了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支持。再次,移动互联网挑战了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理论,依靠大数据和云计算服务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最后,移动互联网挑战了传统的财富理论,产生平等共享的公共财富和共享经济。
1.“互联网+”和“+互联网”的产业升级效应
移动互联网进入哪个产业领域,哪个产业领域就能得到根本改造并得到提升。再传统的产业都可能进入现代产业体系。
“互联网+”即互联网公司推动的“互联网+各类产业”,产生了新的业态如“互联网+零售”即产生网购,“互联网+金融”即产生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媒体”即产生新媒体,“互联网+教育”即产生“慕课”(MOOC),“互联网+出租车”即产生网约车,“互联网+物流”即产生快递,“互联网+清洁能源”则被视为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标志。
实体经济面对“互联网+”的挑战面临生存危机必须要“+互联网”,如零售实体店遇到网购产业的冲击,需要“+互联网”;金融业面对互联网金融业的冲击,需要“+互联网”;农业+互联网,产生了农村电商。尤其要注意,“+互联网”,不只出现在服务业,制造业也有这种趋势。针对“互联网+”,三一重工董事长就提出,“核心业务全部在网上,管理流程全部靠软件,产品必须高度智能化”。
总的趋势是,“各类产业+互联网”同“互联网+传统产业”并存和互动,正在成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2.“互联网+平台”代替市场的效应
对市场和市场关系,传统市场理论主要有如下观点:第一,市场是个交易场所。第二,货币介入商品流通后,买卖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支付链条可能断裂,从而产生危机的可能性。第三,市场交易需要寻找市场,寻找价格,签订合约,监督合约执行,这些都需要支付成本,市场制度本身不能克服。
移动互联网平台代替市场,消费者在实体店获得商品的展示和消费体验,在互联网上购买,可以克服上述市场缺陷。第一,移动消费终端:即时购买、消费、支付。供求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第二,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充分的市场信息,充分的选择机会。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消费者是上帝得到真正体现,明显刺激消费。第三,平台代替实体市场后,通过网络寻找市场,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凭借节省的费用降低商品和服务价格,以低价吸引消费者。
“互联网+平台”挑战了现行市场体制:网购支持电子商务,冲击实体零售,迫使实体店转型,要么提供展示和体验,要么自己也要“+互联网”。互联网金融挑战金融体制。网上建立的支付宝、余额宝等平台,承担大众、小额、便捷的金融服务。迫使金融活动数字化,非金融机构承担第三方支付职能,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金融部门的垄断。
3.“互联网+平台”为有效配置资源提供了技术条件(www.daowen.com)
新业态的市场进入是没有门槛的。创业者有一台电脑能上网就可以进入市场。一些创新创业项目,资金可以网上众筹,产品可以在淘宝网上销售,网络平台也为之提供众创空间。现在全国市场主体超过1亿个,其中新业态占了很大比重。
“互联网+市场”挑战了现行的行政垄断和地方保护体制。最明显的是,网约车的迅猛发展。再如,电子商务打破地区分割,甚至跨境电子商务可以打破国际市场的进入壁垒。
“互联网+”挑战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全球价值链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全球价值链除了生产者驱动的价值链外,还有采购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拥有强大品牌优势和销售渠道的经济体(如沃尔玛)通过全球采购和贴牌加工等生产方式组织起来的跨国商品流通网络。由“互联网+”提供的跨境电子商务可能取代以沃尔玛为代表的采购商驱动的全球价值链。阿里巴巴等电商可能成为全球价值链的驱动者,在世界市场上进行买卖交易活动。在电商提供的“互联网+平台”上完成国际贸易,为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机会,特别是通过“一带一路”,实现全球资源的共享:互联网跨境电商把中国商品卖到全球,把全球商品卖到中国,在互联网上实现全球公共资源的共享和利用。“互联网+”还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得到了互联网的支持。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尤其是优质教育和优质医疗资源分布很不均衡。“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可以使落后地区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和医疗。
4.“互联网+”汇聚公共信息挑战私人占有理论
传统的财富观强调财富的私人所有,突出对财富的独占和排他的权利。
在“互联网+”的时代,私有财富观正在被全新的通过社交网络同他人分享经验的财产观所取代。在“互联网+平台”,尤其是在微信平台上,个人掌握的相当多的私人信息成为了一种公共财富,谁都愿意第一时间通过互联网和微信发布,在平台和朋友圈谁都具有平等的共享信息的权利。尤其是信息提供者还有以粉丝计算的信息财富价值(比如点赞数)。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共享经济,私人资源借助“互联网+共享”,实现私人资源的再利用。
5.可信度高的社交网络
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信息不完全会产生两个后果:一是市场交易中缺乏信任导致的囚徒困境理论:信息不对称导致非零和博弈,一次性交易缺少信任。二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劣币驱逐良币。
移动互联网提供的社交网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信息不完全产生的上述后果。原因是它能提供开放,超广泛和无限空间,尤其是微信群和朋友圈。进入微信群的每个人拥有多个群和朋友圈,相互间交叉,从而扩大人际网络范围。社交网络的可信度进入微信群和朋友圈以互信为基础,如果不信任某个人就可能被拉黑。再加上粉丝经济的作用,信息发布者尽可能要使信息准确可信。由于微信信息会反复扩散,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公开性程度提高。生产和消费在群内连接,不再需要销售人员满天飞。互联网平台和微信平台传播的信息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广告宣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