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开始提出的问题,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带来的是什么?是更好的配置资源吗,我认为某种程度上“是”,但是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激励机制!首先,计划经济无疑是一种资源配置机制,但其缺点并不完全体现在资源配置上,而更多的是其无激励机制。需要理解的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不仅是一种资源配置机制,同时也意味着是一种激励机制。传统的计划经济采取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所有制形式,以高度集权的、庞大的官僚机构作为其制订和执行计划的保证。这样一种体制与经济人本身追求利益最大化本性相矛盾,从而使整个经济缺乏激励。
改革开放带来的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最重要的是高能激励,改革开放无疑也是一种产权制度的改革,容许民营企业逐渐壮大,同时也容许工人下岗。所以改革开放首先是释放了人们的欲望,市场为人们提供了机会,调动了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让人们更加有积极性,更加富有创造力,使企业更容易创新,技术更容易进步。改革开放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生存性压力:中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了工人大量的下岗;市场机制不仅使大量的优秀企业脱颖而出,也使大量的国营企业、无数的民营企业破产倒闭。因此,改革开放所释放是:人们一方面追逐美好生活,一方面又伴随着生存性压力,这才是中国经济奇迹般地高速增长的根本性动力。
从就业人员人均工作小时的数据来看,该指标在改革开放之前并不是很高,低于50年代的德国和美国。进入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到了90年代的时候开始上升,而美国和德国的人均工作小时不断下跌。目前的“996”工作时间等都说明了这一点。这是统计数据所能支持我的这一判断,即改革开放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对人的高能激励。(www.daowen.com)
结论显而易见,经济学长期以来只关注市场的资源配置问题,但对市场的激励问题却很少关心,正因为如此,对于中国高增长奇迹动因的解释一般只集中在资源配置的效率上,这一解释很大程度上是受主流经济学对“看不见的手”的解释影响,即“看不见的手”是指资源配置机制。主流经济学的解释没有看到“看不见的手”是指建立在资本主义独特产权制度上的胁迫式的激励机制,这种胁迫式的激励机制并不光彩,伦理上缺乏正当性,因此斯密不太愿意过多地提及它,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一种产权制度改革,这一产权制度改革释放了人们的欲望,即人们追求一种美好生活的欲望,同时也伴随着生存性压力,由此使人们更加努力地创造财富,这是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根本动力。
启示:尽管市场经济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而且伴随大量的失灵和错配资源,但由于市场经济也为我们提供了高能激励,因此,我们仍然需要坚持市场经济、坚持改革开放、坚决纠正诸如“民营企业退场论”等错误思潮。由于市场经济经常错配资源,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生存性压力,因此我们在坚持市场经济的同时,也应坚持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合理介入。政府介入的目的在于,弥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失灵,为社会提供足够的社会保障,以减少市场参与者的生存性压力。中国过去40年取得的成绩就是因为坚持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而言之,市场的魅力并不在于其资源配置,而是在于其激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