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帝国主义造成了致命一击。菲律宾群岛、荷属东印度、法属印度支那以及英国统治下的缅甸和马来西亚都暂时被日本占领。在亚洲其他地方和非洲,由于法国、比利时和意大利的战败加上英国在战时的预先占领,使得它们的殖民地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自主权。一些附属国马上宣布独立,而在有些国家鼓动推翻殖民统治的独立党正在兴起。战时西方同盟国宣扬的“全世界自由民主”的口号,不仅突显出西方的理想与殖民地现状之间的矛盾,使独立运动的呼声更加深入人心,也极大打击了欧洲人用纳税人的钱去统治别国的积极性。二次大战后的头几年,帝国主义列强暂时夺回了对大部分前殖民地的控制,但战争已经拖垮了这些国家本身,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的力量不断增强,加之美国的态度摇摆不定,使欧洲列强逐渐放弃了帝国主义殖民统治。少部分殖民地与原来的宗主国展开了独立战争,并最终取得了胜利。虽然有点不大情愿,仍有越来越多不愿冒战争危险的帝国主义列强主动撤回了对殖民地的统治权。
1947年印度次大陆从英国手中独立之后,出现的新国家不是一个而是两个,接下来又有了第三个和第四个。以信仰印度教为主的印度和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在1947年8月15日同时宣布独立。第二年,锡兰岛也获得独立,并于1972年更名为斯里兰卡。最初,巴基斯坦由两个截然分开的区域组成:沿印度河流域、说乌尔都语的西巴基斯坦和横跨恒河流域、说孟加拉语的东巴基斯坦。西巴基斯坦统治着人口比自己更多的东巴基斯坦,直到1971年东巴基斯坦脱离出去并成立了新的独立国家即孟加拉国。上述4国共同的特征是人口稠密,自然资源稀缺,文盲率极高。同时,又都久经种族、宗教冲突造成的动荡,国内政局极不稳定,政府常常独断专行。大部分劳动力从事的都是生产率很低的农业。由于以上原因,这几个国家都极其贫穷。不过,印度的情况略好于其他3国,通过六七十年代的农业“绿色革命”现在已基本上做到粮食自给,它的人民也更勤劳。这些国家并不信奉社会主义,但其政府均对经济运行起重大作用。
1948年,作为战前英属印度一部分的缅甸从英国人手中获得独立。1949年印度尼西亚摆脱荷兰殖民统治。1954年,老挝、柬埔寨与北越一起从法国独立出来。1963年马来亚联合邦与新加入的原英国直属殖民地新加坡、沙捞越和北婆罗洲共同组成马来西亚联合邦,成为英联邦内一个完全自治的独立国家。但1965年,华裔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宣布独立。菲律宾在二次大战前就得到从美国手中获取独立的承诺,但直到1946年7月4日才成立独立的菲律宾共和国。除新加坡以外的以上各国,在包括气候和地形在内的诸多方面具有颇多相似之处。其国内经济以农业为主,劳动力主要分布在生产粮食的小农庄和以出口为主的种植园农业中。有些国家还拥有世界市场极为重视的战略矿产资源,如印度尼西亚的石油和马来西亚的锡。这些国家的教育程度都较低,同时人口增长率都很高。尽管名义上是共和国,但其民主力量仍很薄弱,多数国家都经历了长时期的独裁统治,并且都十分贫穷。但新加坡却是一个高度城市化、国民受教育程度很高且较为富裕的国家。位于几大贸易线路交汇点的地理优势使新加坡的经济发达程度与香港不相上下,商业是其主要支柱产业,此外还有相关的银行业和金融服务业,甚至还有一部分工业。
二次大战后的非洲政治版图与两次大战之间的并无多大差异。往日的帝国主义列强仍统治着几乎整个非洲大陆。粗看起来,之前20年里发生的重大事件似乎并未造成多大影响。但在平静的表面下,一股要求变革的激流正蓄势待发,并将在接下来的20年中改变这片大陆的全貌。
原意大利殖民地利比亚成为非洲第一个赢得独立的国家。联合国于1949年做出这一决定,1951年底,新国家诞生,其政体为君主立宪制。由于人口稀少,自然资源明显匮乏,经济落后,新生的利比亚前景不容乐观,但仍依靠西方的经济援助存活了下来,其经济的基础又因为之后石油的发现而得到进一步巩固。1969年,一群少壮派军官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亲西方的年迈国王,建立了一个极端民族主义的阿拉伯共和国。
英国于1922年正式结束对埃及的保护,但仍保持对其军事和外交事务的控制。1952年,一次军事政变推翻了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傀儡政权,建立了共和国名义下的军事独裁。1956年,独裁政府以保护苏伊士运河为名,将最后的英国军队赶出了埃及国土,并于稍后将运河收归国有。埃及尽管坚持自己应得到完全独立,同时却希望维持对苏丹的控制(之前苏丹是英国和埃及的共管国)。但在1955年的公民投票中,苏丹人强烈要求成立独立的共和国。1956年1月1日,苏丹人终于如愿以偿。但由于面积广阔但资源不足,兼之人口的文化素质较低,苏丹一直以来无法保持民主和经济的正常运行,且始终处于军人政权的统治之下。
法属北非殖民地为争取独立经历了长期而艰巨的斗争。突尼斯和摩洛哥保留了原有政府,但要接受法国的指导。而法国势力在阿尔及利亚已有100多年历史,且当地有超过100万人(约占总人口十分之一)的欧洲裔居民,故法国出于种种原因仍将阿尔及利亚视为其领土的一部分。战后,激烈的民族主义和泛阿拉伯主义运动在这3个国家开始兴起。法国政府对突尼斯和摩洛哥做出了名义上的让步,但却试图使阿尔及利亚和法国的联系更为紧密。不过,这些策略均未见效。
法国最终同意让突尼斯和摩洛哥独立,但同时加强了对阿尔及利亚的控制。作为回应,阿尔及利亚人于1954年展开了密集的游击战,频繁发起针对欧洲居民和本国通敌者的恐怖行动。起义军的最高领袖经常前往其他阿拉伯国家避难,使得法国军队难以确知其行踪,束手无策的法军自己也开始了恐怖行动。巴黎政府既不完全支持军队的行为,也未能对其严密掌控。1958年5月,面对军队发动政变的威胁,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政府将权力移交给了戴高乐将军,而后者几乎大权独揽。戴高乐起初还欲维持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统治,但经过几年的努力,流血事件频频,双方领导人就阿尔及利亚在“法兰西共同体”内实行自治的问题也未能达成谅解,到了1962年他终于同意让阿尔及利亚完全独立。
上述3个北非国家都以农耕经济为主,经营地中海农业(作物包括谷物、油橄榄、柑橘等),但同时也拥有重要的矿藏。特别是阿尔及利亚独立后不久便发现的油气田,既提供了发展本国工业的机会,又使其得以在世界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3个国家独立前的主要贸易伙伴是法国,独立后这一趋势继续存在,而1976年与欧共体签订的贸易协定使其外部市场进一步扩大。阿尔及利亚的液化天然气大部分都出口到了美国。(www.daowen.com)
20世纪50年代初期,多数人预计非洲黑人获得独立至少需要经过一代人的努力甚至更久。但10年之内,大批摆脱了英、法及比利时等国统治的新兴国家纷纷崛起。当地民众争取独立的运动只是取得这一惊人成果的原因之一。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国内遭遇的困境使它们不愿再花费高昂代价(经济的、政治的和道德的代价),继续实施对异族的强行统治。一旦开启了民族解放的进程,就如同引发了链式反应,非洲国家接二连三地宣布独立。
二次大战结束后,英国政府意识到必须为非洲自治进一步做好准备工作,不然极有可能卷入耗资巨大的殖民战争,帝国的经济利益也将遭受重大损失。于是英国开始在非洲设立更多的中学,设立大学,并向非洲人开放政府职位。1951年黄金海岸(Gold Coast)和尼日利亚获得了部分地方自治权。英国人原本准备做出更多让步,不过也许要到几十年后才能兑现。但在黄金海岸,卓越的政治领袖克瓦米·恩克鲁玛(Kwame Nkrumah)却要求立即独立,尽管他当时身陷囹圄,但仍然表现出取胜的决心。英国并没有同这个羽翼已丰的对手冒险一战,而是同意了恩克鲁玛的大部分要求。1957年,加纳(黄金海岸独立后的改称,以中世纪时非洲一个帝国命名)成为英联邦内首个黑人国家。之后加纳又加入了联合国。有了这个先例,尼日利亚也于1960年取得独立,接下来几年其他原英国领地也纷纷效仿。
有一个似乎矛盾的现象是,英属非洲殖民地中最先获得独立的却是那些经济、政治最不发达的地区。因为它们的人口几乎全部是黑人,所以就不存在少数白种人问题。但在东非和罗得西亚,英国殖民者却积聚了大量财产,并享受高度的地方自治。占人口大多数的非洲土著,因被剥夺了政治权利和经济地位而逐渐心怀不满,极欲反抗,有时甚至诉诸暴力,比如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肯尼亚的“茅茅运动”。
至1965年,英国已承认了其所有非洲殖民地的独立,只有南罗得西亚除外(1964年北罗得西亚更名为赞比亚之后,这部分就直接称罗得西亚了)。这主要是因为罗得西亚的白人拒绝给予黑人以平等地位,而后者在人数上远远超过当地的白人。1965年,白人政府的总理依恩·史密斯(Ian Smith)单方面发表了独立宣言——对大英帝国来说,类似举动自1776年以来尚属首次。联合国试图对其实行经济制裁,但罗得西亚在南非和葡萄牙的帮助下成功坚持了数年。最后在1979年的自由选举中,占人口大多数的黑人取得了胜利,并改国名为津巴布韦。在1958年宣布《第五共和国宪法》之后,戴高乐给了阿尔及利亚以外的所有法属殖民地两个选择,要么立即独立,要么在新的“法兰西共同体”内实行自治并有权随时退出。尽管戴高乐已意识到要把这些殖民地硬拴在一起已不太可能,但他的这个极富自由主义色彩的提议还是与之前法国顽固的殖民政策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非但不切实际,而且错误百出。非洲15个黑人殖民地(包括马达加斯加)中,只有共产主义者塞古·杜尔(Sekou Touré)领导的几内亚选择了独立。其他国家也成立了各自的政府,但作为对法国经济、技术援助的回报,同意让法国继续掌管国防和外交政策。1960年,法国宪法进一步修改后,这些国家拥有了完全独立的地位,同时仍享有某些经济上的特权。1963年签署的《雅温得协定》(Yaoundé Convention,详细介绍见下文)则把这些特权扩展到了欧共体的所有成员国。
法属殖民地在极短时间内就获得了自由,这极大刺激了比属刚果殖民地原本平静的子民们,他们开始暴动、抢掠,并提出同样的独立要求。而比利时本来甚至不打算在刚果实行自治,更别提独立了,因此比利时政府刚面对骚乱时显得措手不及,不过很快在1960年初公布法令,允许刚果于6月30日获得独立。大选在匆忙中拉开序幕,宪法随之起草出来,从未投过票的刚果人(其中大部分不识字)接到号召要去选出全部的政府官员。当这天终于来临时,他们期盼着自己能很快变得跟原先那些老爷们一样富有。但现实令人失望,于是他们再次开始抢掠并大肆破坏。刚果军队发生兵变,政党之间互相攻击,而矿产丰富的加丹加省又试图从新生的国家脱离出去。中央政府只得向联合国求助以恢复秩序,但叛乱和大规模暴动仍时有发生。直到1965年,才由军事独裁者蒙博托(Mobutu)将军恢复了国内秩序。他在政权巩固之后,改国名为扎伊尔共和国。
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除葡萄牙以外,原先的欧洲殖民列强都已承认它们在亚洲和非洲的殖民地独立。葡萄牙对所有最终解放殖民地的建议都不屑一顾。但是,1974年发生的一场政变推翻了原来的独裁政权,新成立的政府次年即与葡萄牙在非洲的殖民地——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就独立问题进行了谈判。
殖民主义虽已气息奄奄,但仍造成了悲惨的后果。除了少数以欧洲移民为主的地区外,其他新兴国家无一例外都极为贫穷。在长达四分之三世纪的殖民史当中,欧洲各国从非洲榨取的矿产资源和其他商品不计其数,与非洲人分享的财富则微乎其微。直到晚期,才有少数几个列强为殖民地子民提供教育,或使其为自治做好准备。但不管怎么说,绝大多数新诞生的国家都至少在表面上实行了民主政体,有些还为实现真正的民主进行了英勇斗争。然而同世界上其他许多地区一样,非洲尚不具备民主体制稳固发展必不可少的社会经济基础。许多前殖民地国家出现了一党专政,并不时受到来自苏联或中国的影响。一些国家陷入了内战和无政府状态,成千上万的无辜平民,尤其是儿童,不是在战火中丧生,就是死于营养不良和各类疾疫。新生政府中的大多数均充斥着低效和腐败。即使有些时候政府的意图是好的,却又常常因为资源匮乏(特别是人力资本短缺)而无法顺利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