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帝国认为协约国将会快速取胜,于是就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幻想很快破灭了,随着战争的推移,俄国两大传统的劣根性——低效和腐败暴露无遗,最终让俄国吃到了苦头。1917年初期,俄国经济举步维艰。在3月初,彼得格勒(后重新命名为圣彼得堡)爆发了罢工和暴动。一些士兵加入到示威者行列中,并给他们提供武器;铁路工人竭力阻止维持秩序的其他军队进入。3月12日,罢工领导者和士兵与许多社会主义政党的代表一起参加了苏维埃工人士兵代表大会。同一天,国家杜马(相当于议会)决定组建一个临时政府,接着在3月15日废黜了沙皇。从此,罗曼诺夫王朝的长期统治结束了,简而言之,毫无领导、几近血腥的革命结束了。
临时政府由贵族、知识分子和议会议员混合组成;政府中只有一名(中产阶级的知识分子)社会主义者名叫亚历山大·克伦斯基(Alexander Kerensky)。另外,临时政府不得不与彼得格勒苏维埃联合执政,至少在彼得格勒是如此。(在莫斯科和一些省级城市中也组建了苏维埃政权。)新政权立即宣布了言论和信仰的自由,承诺会实施社会改革和重新分配土地,并保证将会召集立宪议会来决定俄国政府的永久形式。同时,新政府试图继续对德战争,但事实证明这成了新政府下台的祸根。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是俄国社会民主党布尔什维克派领导人,他青年时期的大多数时间流放在国外,直到1917年春天,在德国政府默许下才返回了圣彼得堡,德国政府期望他能造成俄国社会动荡和政局混乱。然而德国政府却未曾料到他竟会成为政府领导者!列宁在彼得格勒苏维埃中迅速树立起他的领导地位,并对临时政府发动了顽强的斗争。临时政府由于内部争论变得四分五裂,在军队和整个国家中失去了威信,因而在1917年10月25日(西历11月7日,苏联在1918年1月1日开始采取西历纪年法),自称“红卫兵”的民众占领冬宫、夺取政权,临时政府也无力抵抗。次日,列宁组建了新的国家政府——人民委员会(Council of People's Commissars)。
十月革命之后的将近4年里,苏联政府面临着艰难的国内冲突和国外战争。虽然1918年3月苏维埃政府结束了对德战争,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The Treaty of Brest-Litovsk),随后被《凡尔赛条约》宣布无效,但是它仍面临着一些所谓的白军的顽固反扑,这些白军一度受到西方协约国的支持。1920年苏联与刚独立不久的波兰爆发了战争。为了维持生计、保住权力,布尔什维克主义者,现自称共产主义者,采取了严酷的战时共产主义措施,包括城市经济国有化,没收土地并重新分配给农民,建立一个新的法律体系。战时共产主义最显著的特点是,创建了一党制的政府即“无产阶级专政”,列宁的指示就是政府的命令。
在期盼已久的立宪会议选举中,社会革命党人——布尔什维克者的对手——取得多数席位。1918年1月召开的立宪会议刚进行一次讨论后,列宁就派兵解散了议会。于是社会革命党人重新施展了暗杀的传统伎俩,1918年秋天成功行刺了列宁,使其身负重伤。共产党人于是采取了周密的恐怖统治,谋杀政治宿敌,同时又保持对中央政府(1918年3月后迁至莫斯科)的统治。
十月革命后,政府批准了芬兰独立的请求。内战期间及以后,其他地方也纷纷要求独立或至少是自治。虽然政府接受了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的要求,但拒绝了乌克兰、外高加索和其他一些地方的要求。这种脱离俄国统治的状态仅仅维持很短的时间,两年之后,俄国又重新征服了这些国家。1922年,列宁不顾其民族问题方面的专家顾问——有俄国化倾向的格鲁吉亚人约瑟夫·斯大林的反对(至少名义上是如此的),决定成立一个联邦。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USSR)成立。它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俄罗斯联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RSFSR)(主要包括欧洲部分的俄国加上西伯利亚)、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共和国。后来,中亚以及其他地区的共和国也陆续加入进来;而事实上,这个联邦只是由莫斯科的一小群人掌控,他们同时掌控着共产党和国家政府。
1921年3月,苏联和波兰两国和解了,签订了《里加条约》(The Treaty of Riga)。苏联共产党人从此再不需要面对来自国内和国外的抵抗了。但是经济危机重重。带有强烈恐怖主义色彩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足以击退敌人,却显然不能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政策。工业总产值跌到了不及1913年水平的三分之一,政府的农业政策也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农民土地所有权被合法化,他们此时嫌政府制定的价格太低,拒绝出售农产品。1918年初秋,政府派出军队和武装工人进入农村强行没收粮食,同时黑市也开始猖獗起来。1921年2月由于处境艰难的水兵在喀琅施塔得(Kronstadt)海军基地发动了叛变,使列宁意识到出台新的政策迫在眉睫。
面临经济瘫痪和潜在的农民起义,列宁的政策倾向急转180度,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NEP),这是向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一次妥协,列宁称其为“为了前进而后退的一步”。一种特殊的粮食税取代了余粮征集制,允许农民以市场价格出售剩余粮食。将小规模的企业(少于20名雇员)归还给私人经营并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外国企业家可以租用现有的工厂,还获得了可以进入新行业的特许权。但是所谓的经济支柱产业(大型工业、交通和通信、银行、对外贸易)依然由国家掌管和运作。新经济政策还包含了富有活力的电气化计划,建立技术学校来培养工程师和工厂经理,以及创建一个更加系统化的国有经济体系。尽管与农民的矛盾日益加深,但工业和农业产量都有所增加,到1926—1927年时,已经基本恢复了战前的生产水平。
同时,共产党内部的领导权发生了重要变化。1922年5月,列宁第一次中风,直到1924年1月去世之前都没能彻底康复。尽管重权在握,列宁还是尽量避免明确指定自己的接班人。实际上,在一份独特的“政治遗嘱”中,他指出了身边同事的优点和缺点,以及谁可能成为继任者。(www.daowen.com)
主要的两个竞争者是列昂·托洛茨基和约瑟夫·斯大林。托洛茨基曾担任战时人民委员,内战时为击败白军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一个极有天赋的演说家,他得到了党内外的大力支持。但是他后来关于布尔什维克事业的讲话(1917年)和他喜欢对同事不留情面的评价,使得老布尔什维克者对他产生了戒心。相反,斯大林一心一意追随列宁和其他老布尔什维克者。尽管在列宁去世后,他并不在继任者的考虑名单之内,但是他利用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秘书的职位(1922年开始),在党内形成联盟来排挤竞争对手,首当其冲的对手就是托洛茨基。
对于国内和国际事务的重大政策有分歧,于是两位竞争者分道扬镳。当托洛茨基宣扬世界革命的时候,斯大林最终支持那些倾向于在苏联内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即“一国社会主义”)的人们。在斯大林成功将托洛茨基解职、流放并最终将其暗杀后,他将矛头指向了之前的盟友,指控其中的一些人为“左倾分离分子”,另一些人为“右倾机会分子”。到了1928年,斯大林终于完成了对党和国家的统治。
斯大林的“一国社会主义”计划意味着要建设大型的俄国工业,一方面实现自给自足,另一方面在面对外部敌对势力时足够强大。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是全面的经济计划,斯大林认为这还有另外一层好处,即能增强对国计民生的控制,从而避免政权被推翻。1929年,他刚刚牢牢掌握了党和国家核心机构后,便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有时也被称作“第二次布尔什维克革命”。
所有苏维埃政府的资源都被直接或间接地用于此计划。就纯技术层面而言,国家计划委员会(Gosplan)全权负责制定计划、设定产值目标以及工厂的人事安排。这个计划体制取代了市场机制,全然不顾成本、收益或者消费者偏好。工会不再代表和保护工人的利益,而是被用来维持劳工纪律、防止罢工和怠工以及促进生产率。在斯大林胜利之前,工会领导人所倡导的“工人对工业的控制”在这个五年计划中根本没有立足之地。
农业是苏联的老大难问题之一。在新经济政策中,农民强化了对自有土地和牲畜的传统依赖,但斯大林执意要采用国家农场的管理方式。国家拥有土地、牲畜和设备,同时派遣专业管理人员;在土地上劳作的农民变成彻底的农业无产阶级。他们痛苦地反对集体化,他们烧毁庄稼、屠杀牲畜,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面对如此顽强的抵抗,斯大林一度曾退却。之后斯大林向农民妥协了,政府允许他们成立合作农场,土地由集体共同耕种,允许每一户可以保留一小块地留作自用。国家建立国有的机器和拖拉机驻地,提供技术咨询和机械设备,同时机器和拖拉机驻地还用于监督、宣传和控制合作农场的运作。
官方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标只用了4年3个月就实现了。而这个计划距离完全的成功还是很远的。尽管一些工业部门的产量得到了惊人的增长,但大多数工业都无法完成不切合实际的生产指标。在农业方面,约六成的农民被集体化,但是农业产量却下降了,牲畜数降低到了1928年水平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直到1957年才重新回复到1928年的水平)。五年计划的代价是巨大的,尤其是人力方面。仅在农业集体化中,就有上百万农民饿死或被判死刑。
在1933年,政府实行了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应当是生产消费品;事实却是政府仍将大部分资源投入到资本品和军事装备上。尽管工业产值有巨大提高,但苏联仍是农业国,并且农业是它的软肋。第二个五年计划的1936—1937年间发生了著名的大清洗运动。从底层工人到党和军队高级领导人,成千上万的人被送上了法庭,被冠以怠工或间谍甚至叛国的罪名。这当然对生产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三个五年计划,于1938年启动后,被1941年的德国入侵所中断,苏联又回到了类似战时共产主义的体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