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欧洲不同,经过战争的洗礼,美国反而变得空前强大。仅经济而言,它从一个净债务国变成了净债权国,从欧洲生产商手中夺取了国内市场以及海外市场,国际收支令人欣喜地达到了平衡。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不断增长的人口和迅速发展的科技,美国似乎找到了持久繁荣的秘诀。尽管在1920—1921年间它同欧洲一起经历了急剧的经济萧条,但是美国经济衰退持续的时间很短,而且在近10年里持续增长的经济中只发生了几次微小的波动。一些社会评论家坚持要揭露城市和农村贫民窟里的阴暗面,另一些社会评论家指出城市中产阶级和工人不平等地分享了经济繁荣的成果。这些评论家已不再被城市中产阶级所接受,并被认为是没有实现美国梦的另类。对这些中产阶级来说,新的时代已经来临了。
1928年夏天,美国的银行和投资者们开始减少他们对德国和其他国家债券的购买,以便将资金转投到纽约股票交易所,由此引发了投机行为。在投机气氛浓重的牛市中,许多低收入的个人经不起诱惑,通过贷款来购买股票。到1929年夏秋之交,欧洲已经感到了美国人停止对外投资造成的压力,甚至美国的经济增长也出现了停滞。美国1929年第一季度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峰值,之后逐渐减退;美国汽车产量从3月份的622 000辆减少到9月份的416 000辆。在欧洲,英国、德国和意大利深受萧条的煎熬。但是由于美国股价持续走高,美国的投资者和政府官员对这些恼人的信号熟视无睹。
1929年10月24日——美国金融史上的“黑色星期四”——恐慌性的抛售造成了股票价格的直线狂跌,上百万美元的虚拟价值瞬间化为乌有。紧接着,10月29日出现另一波抛售行为,被称为“黑色星期二”。股票指数在9月3日曾升到381点的高峰(1929年为100点),在11月13号却下跌到198点……并且继续下跌。银行催促贷款人及时还款,迫使更多的投资者抛售股票,不管当时股票处于何种价格。在欧洲投资的美国人立即停止投入新的资本,出售所有海外资产,把资金调回美国。在整个30年代,美国资本不断从欧洲撤离,给整个金融体系造成了无法忍受的紧张。金融市场最终稳定下来了,但是商品的价格持续走低,将压力转移到像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这些生产者身上。
股市崩盘并不是大萧条的起因——大萧条早已在欧洲和美国开始,股市崩盘只是表明大萧条正在进行中。12月份的美国汽车月产量跌到了92 500辆,德国的失业人数上升到了200万。到1931年第一季度国际贸易总量下降到1929年三分之二的水平。
1931年5月,位于维也纳的奥地利信贷银行(Austria Creditanstalt)——欧洲中部最大也是最重要银行之一——宣布停止付款。尽管奥地利政府冻结了银行资产,并且禁止提取资金,金融恐慌还是蔓延到了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波兰,尤其是德国;6月份,德国银行发生了大规模提取资金的事件,导致数家银行破产。1929年的杨格计划(Young Plan)取代了道威斯计划,成为解决赔款问题的主要方案,规定德国必须在7月1日继续支付赔款。在美国,胡佛总统迫于形势,承认战争债务和赔偿是互相依赖的,并在7月20日提出所有政府间战争债务和赔款的支付延期一年,然而这一切都为时已晚,恐慌已经蔓延开来。法国顺应潮流接受了这个方案;然而恐慌蔓延到英国后,英国政府不得不在9月21日宣布英格兰银行停止支付黄金。
一些国家由于初级产品价格下跌而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这些国家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亚和智利,它们都已经放弃了金本位。1931年9月到1932年春天之间,又有24个国家正式宣布放弃金本位,其他一些国家虽然名义上仍保留金本位,但实际上已经停止了黄金支付。由于缺乏公认的国际标准,货币价值受到供需变化影响而大幅波动;供求变化则是受资本流失以及过度的经济国家主义(表现为报复性关税等形式)影响。对外贸易在1929年至1932年间严重下跌;同样,制造业的生产率、就业率和人均收入也下降了,只不过幅度没有前者大罢了(参见图14-1)。
图14-1 经济大萧条,1929—1932年。(www.daowen.com)
1930—1931年间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单边行动:各国政府不经过国际商讨和协议,也不顾别国的反应,单方面退出了金本位,并且强行设置关税和配额限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战后混乱时期的无政府本质。终于在1932年6月,欧洲主要国家的代表聚集在瑞士洛桑探讨结束胡佛延期付款提案的后果:德国是否应该重新支付赔款,若是,则在何种条件下?欧洲债务国是否要重新向美国偿还战争贷款?尽管欧洲各国政府在停止赔款上达成共识,并由此也停止偿还战争债务,但是美国并不认可这个协议,始终坚持认为战争赔款和战争债务两者是相互独立的。因此,赔款和债务都逐渐停止了;到1933年希特勒宣布终止“利息奴役”。只有芬兰向美国偿还了债务,但是总金额很小。
通过国际合作来结束经济危机的最后一个重大努力是1933年召开了世界货币会议。这次会议是由国际联盟在1932年5月正式提议,同年7月的洛桑会议上将其作为解决经济危机的方法。按照会议日程草案,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同意恢复金本位制,减少关税和取消进口配额,开展其他形式的国际合作。对于这样一个世界性大会来说,美国扮演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但当时正值总统大选,总统候选人胡佛和罗斯福不愿意在选举前参加会议,于是会议被推迟到1933年的春天,之后由于罗斯福组织新政,会议再次被推迟到7月。罗斯福在经济最萧条的时期开始掌权;他的第一项官方行动就是宣布银行休假8天,为银行系统重组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在他任期的前100天里采取的大多数措施都是刺激本国经济的紧急措施。其中包括使美国脱离金本位,即使一战时美国都没有这么做。当世界货币会议最终于6月在伦敦召开时,罗斯福申明美国政府的当务之急是恢复美国国内经济,因此无法承担任何影响这一目标的国际性义务。其他各国代表对此十分失望,他们过来开会只是听了一些毫无意义的演讲。会议于7月份休会,并未采取任何实质性的行动。国际合作再次以失败告终。
是什么造成了大萧条?70多年以来这个问题仍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一些人认为其原因主要是货币上的——主要工业化国家的货币数量急剧下降,尤其是美国,并将这一影响扩散到了其他国家。另一些人认为,原因在“实际”部门:消费和投资支出的自发下降,以乘数-加速数机制将这一影响扩散到了整个经济并延伸到世界经济中。还有人提出其他一些解释:在这之前农业发生的萧条,极端依赖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不稳定初级产品供给的市场,世界黄金储备的短缺和分布不合理,等等。一个折衷的观点认为,引起大萧条的原因不是单方面,而是由于一连串不幸的事件和环境因素结合在一起,包括货币的和非货币的,才引发了大萧条。可以进一步作出的一个论断是:这些事件和环境因素可以部分地(也许大部分)追溯到一次大战及随后签订的和约。金本位的崩溃、贸易的中断(之后再也没有完全恢复),以及20世纪20年代的国家主义的经济政策,都是大萧条的成因之一。
不管大萧条的确切起因是什么,但是对于大萧条的严重后果和持久影响,人们有所共识。他们认为这与英国和美国的相对地位和政策是相关的。一次大战前,英国的商业、金融和工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直到19世纪晚期),在稳定世界经济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意味着来自全世界的商品总能在英国找到市场;其大量的对外投资使得有大量贸易逆差的国家能获得资金去平衡国际收支;坚持金本位制,以及伦敦作为一个重要货币市场的杰出地位,意味着暂时出现收支平衡问题的国家可以通过货币或其他商业票据的贬值来减轻负担。第一次大战之后,英国不再有能力继续充当领袖的作用——尽管这一点直到1931年才完全暴露出来。当时,美国是世界上无可争议的经济第一强国,但是它却不愿意接受作为领导者的角色,如美国的移民政策、贸易关税政策、货币政策,还有对国际合作的态度都表明了这一点。如果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期间,尤其是关键的1929年至1933年间采取更开放的政策,这场大萧条也不至于那么严重和持久。
大萧条所带来的长期后果也值得重视。其中包括: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愈发重要,逐渐改变对经济政策的态度(所谓的凯恩斯主义革命),以及拉丁美洲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进口替代产业做出的种种努力。大萧条造成的困苦动荡的局面,造就了左派和右派的极端政治运动,特别是德国,这间接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