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奥匈帝国的工业与贸易:原本被误解的经济史

奥匈帝国的工业与贸易:原本被误解的经济史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奥匈帝国,即在1918年以前被哈布斯堡王朝所统治的领地,在19世纪一直被认为经济落后,这种看法有失偏颇。奥匈帝国的工业化起源于18世纪,现在已经初具规模。到19世纪40年代,奥匈帝国的棉织品制造业在欧洲排名第二,仅次于法国。另外一个阻碍奥匈帝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制度性因素是其对外贸易政策。)交通运输在奥匈帝国的经济发展中亦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与早期的工业化国家不同,奥匈帝国内几乎没有运河。

奥匈帝国的工业与贸易:原本被误解的经济史

奥匈帝国,即在1918年以前被哈布斯堡王朝所统治的领地,在19世纪一直被认为经济落后,这种看法有失偏颇。一方面这是由于该王朝中的部分地区确实比较落后,而另一方面则是错误地将政治上的失败(该王国一战的战祸中土崩瓦解)与其经济上的表现挂起钩来了。对于实际经济表现的错误看法是因为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直至近年才有所改善。最近在各国学者的努力下,终于能够充满自信地对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作出一个公允的评价。

首先有必要强调两点。第一,哈布斯堡王朝各地区间的多样性和不平衡的程度比法国和德国还要大,西部地区(特别是波希米亚、摩拉维亚以及奥地利本土)经济发达程度远在东部地区之上。第二,在西部地区中,现代经济增长的苗头早在18世纪下半叶就可以被察觉到了。另外两个因素——尽管下文还会详尽阐述,但也有必要在这里先大致提一下:地理环境,这使得国内、国际运输和通讯变得十分困难和昂贵;还有就是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矿资源的匮乏及分布不理想。

奥匈帝国的工业化起源于18世纪,现在已经初具规模。纺织、钢铁、玻璃以及造纸工业在奥地利以及捷克地区都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了。从总量上说,纺织业规模最大,麻毛业居支配地位,羽翼渐丰的棉织品业更是早在1763年就已经存在了。在最开始的时候,它们还是采用传统技术,尽管一些“原始工厂”(虽为大作坊但没有机械动力)已存在于羊毛制品业中了,但是大多数的生产仍在手工体系中进行。机械化在棉织品业中的应用始于18世纪末,在19世纪最初几年才应用到羊毛制品业,而在亚麻制品业的应用则要更晚一些。到19世纪40年代,奥匈帝国的棉织品制造业在欧洲排名第二,仅次于法国。

人们通常认为1848年革命是该帝国经济与政治历史的分水岭,但是,现在人们并不这么认为了。据记载,在西部地区现代工业早在革命前就已经完整地建立起来了,之后一直以一种极为稳健的速度继续发展。毫无疑问,与其他地区一样,奥地利也存在由经济周期造成的经济增长的短期波动,因此学者们将许多精力用来识别19世纪的几次周期性复苏中哪个可以用来代表工业革命(或者说是经济起飞)的开始;但现在看来,这些努力都徒劳无功。

从18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段时间里,奥地利的工业化采取了渐进和累进的模式。有一位学者将其描述为“从容”的经济增长(“leisurely”economic growth),但事实上用“吃力”(labored)来形容也许更为恰当。因为“从容”所描述的是顺着涓涓小溪缓缓而下的态势,而“吃力”则表明通过一条布满荆棘而又蜿蜒曲折的道路攀登山峰的情景——显然后面一个比喻更为妥帖。崎岖的地形和匮乏的自然资源是诸多障碍中的一部分,这是自然强加给该国的;而另外的一些障碍,如不利于经济增长的社会制度,则是人为造成的。

在人为因素之中,直到1848年才废除的农奴制则是最大的障碍。然而实际上,农奴制这个历史“包袱”并非如想象中那样沉重。约瑟夫二世在18世纪80年代曾制定了一个改革方案,允许农民可以离开其主人的土地而不会受到任何惩罚,还允许农民在市场上销售他们自带的粮食。只要农奴仍属于他们的主人,就要向他们的封建领主支付租税;但是若不这样做,就不能动摇封建体系。1848年废除农奴制的主要结果就是给予农民自己保有的产权地,并且让农民将原先付给封建领主的税款改成上缴给国家。尽管这些进步确实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但是一些开明的地主们之前所作的一些努力已经使农业生产率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了。

1850年,奥地利和匈牙利之间的边境关税废除了(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在那一年建立了一个奥匈帝国内部的关税联盟),一些人认为这是了不起的成就,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意味着东半边将要永久带着殖民地的身份。尽管关税联盟确实可能促进地区间的劳动分配,但是两地之间的国际贸易和分工模式(奥地利将制造业产品出口给匈牙利,而匈牙利将农产品出口给奥地利)早在1850年就已经形成了。有些人宣称的关税联盟会对帝国东半边产生负面作用的说法,现在已经不再这么认为了。

另外一个阻碍奥匈帝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制度性因素是其对外贸易政策。整整一个世纪,它都坚定不移地实行了贸易保护主义,从而使普鲁士很容易就实现了将其排除出关税同盟的目的。高额的关税不仅限制了进口还限制了出口,这是因为那些高成本且受保护的行业在世界市场中没有竞争力。在20世纪初期,小小的比利时的对外贸易额在绝对数量上都超过了奥匈帝国;在人均数量上,比利时则要超过奥匈帝国好几倍。毫无疑问,奥匈帝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状况的确限制了它参与国际贸易的活动,但是它的包含了工农业的国内关税联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与外部市场联系有限、资源供给不足的负效应;该国的商业政策,应被视作经济表现相对较差的原因之一,至少算作次要原因。

增长缓慢以及现代工业分布不均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教育以及文化水平,即人力资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尽管在19世纪中期,王朝的奥地利部分的文化水平和法国以及比利时不相上下,但是它的分布却极不均匀。1900年,各个地区成人识字率相差很大,福拉乐贝格的成人识字率最高,为99%,而最低的是达尔马提亚的27%;识字率在匈牙利部分则更低,并呈现出相同的东西分布梯度。就整个国家来看,文化水平、工业化水平与人均收入三者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www.daowen.com)

尽管存在种种自然和制度的障碍,但整个19世纪奥地利都经历着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过程,匈牙利在19世纪后期亦是如此。19世纪上半叶,奥地利人均工业产出的年增长率估计在1.7%至3.6%之间,但到下半叶时有小幅下降。在君主权力划分之后,匈牙利获得了自治权,并且在1867年的“妥协方案”里获准拥有自己的政府,之后出现了更高的工业产出增长率。(然而,我们在看待高速的经济增长时,要始终牢记当时统计基数很小,否则很容易就会过分强调了其增长的高速。)

交通运输在奥匈帝国的经济发展中亦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由于该国的大多数地区是山区或被群山围绕,因此陆地交通费用很高,而山区中也几乎没有水路交通。与早期的工业化国家不同,奥匈帝国内几乎没有运河。多瑙河和其他一些大河都从市场及工业中心流向南方或者东方。直到19世纪30年代,随着蒸汽船的出现,逆流航行才成为可能。

上文已经提到,最早的铁路主要位于奥地利及捷克地区。19世纪中叶之后,特别是在1867年的“妥协”之后,匈牙利便拥有了更多的铁路。这就使国内业已存在的地区间劳动分工得到巩固。在19世纪60年代,匈牙利通过铁路运输的商品中,一半以上是谷物和面粉。然而面粉的运输促使了匈牙利的工业化。在19世纪后期,布达佩斯成为欧洲最大的谷类加工工业的中心,在世界上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的明尼阿波利斯。它还生产谷物加工设备甚至出口这些设备,并且在该世纪末还开始生产电气机械。然而对于匈牙利的大部分地区来说,工业生产主要由消费品,特别是食品构成的。除了前面提到的面粉外,还包括绵白糖、果酱、啤酒和白酒等等。这些产品在奥地利的地位,就像纺织业在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的地位一样,不可或缺。

奥匈帝国也有一些重工业。阿尔卑斯山区的木炭炼铁工业已经有几个世纪的历史了,波希米亚在黑色及有色金属制品方面也有不少年份了。随着焦炭炼铁的出现,木炭业逐渐衰败,但在波希米亚以及奥地利的西里西亚,其煤的资源要比其他地区稍微丰富些,其现代冶金业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发展。这些行业不仅生产生铁,还包括精炼和加工流程,并建立了一些生产机械和机床的工厂。一些重化工业也慢慢出现了。在一战前夕,捷克地区的工业产出占“奥地利”工业产出的一半——其中煤及褐煤大约占到85%、化工产出占四分之三,铁的产量占到一半以上。在下奥地利,特别是在维也纳及其郊区,一些尖端行业也逐渐成长起来。早在19世纪40年代,维也纳新城就已经有生产机车的工厂了。

奥地利重工业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见图10-4,图中描述了德、法、奥、俄四国的人均产煤量和人均消费水平的发展情况。从大约1880年开始,奥地利和法国的人均产煤量不相上下——两国均远低于德国却远远高于俄国——但是法国的消费由于进口的因素相对高一些(事实上,在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中,奥地利通过边境向其邻国德国的出口,略微有些贸易顺差)。图中并未显示这样一个事实,奥地利大约三分之二的产量乃是质量较次的褐煤,这种煤是不适于冶金的。另外,图中亦未将矿床所在位置显示出来;事实上,绝大多数矿床位于该国的北部地区(捷克),特别是分布在与德国接壤的地带,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时煤矿富足的德国会经由易北河从煤矿贫乏的奥地利进口。匈牙利的煤产量(未在图10-4中列出)不到奥地利的四分之一,而且更多的是生产褐煤。即使如此,该王国依旧在19世纪60年代后期支撑起了小规模的(受资助的)钢铁工业

图10-4 1820—1913年煤的生产与消费。

总的来说,在19世纪上半叶,在工业方面哈布斯堡王朝曾经追上甚至超过当时四分五裂的德国,但是在1871年之后其工业增长却逐步落后于统一的德国。要不是这样的话,情况也不会像它通常被描绘的那样惨淡了。西半边(奥地利部分)工业持续增长,即使没有什么惊人之处也至少十分稳定,而东半边(匈牙利部分)在1867之后工业才突飞猛进。20世纪初,西半边与西欧的平均发展水平相当;东半边尽管落后于西半边,但是也远远领先于东欧其他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