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7-1显示了在1700年到1850年之间大不列颠人口以及英格兰和威尔士人口的大致情况。这些数字揭示了在工业化早期的人口快速增长;实际上更详细的资料显示人口在18世纪初期经历了一段时期停滞后在40年代开始增长,然后在80年代开始加速增长直到1811年至1820年间达到顶峰,随后在1850年小幅回落。英国深度参与了、甚至还主导了欧洲的第三次S曲线增长。
表7-1 1700年—1850年大不列颠的人口以及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人口
资料来源:B.R. Mitchell & P. Deane, Abstract of British Historical Statistics(Cambridge,1962)。
人口增长在当时的欧洲是一个普遍现象,并不仅限于英国或其他工业化国家,这支持了人口增长并非只来源于工业化发展的说法。当然从另一方面讲,也不能说两者之间毫无关系;如果拿19世纪中期的爱尔兰与英国作比较,就会发现工业化至少是人口持续增长的一个因素。
18世纪人口增长的机制现在还无法完全理解,主要因为缺少更加详细的信息。出生率的上升可能是因为早婚,因为当时越来越多的乡村工业和工厂工业允许年轻的夫妇不用自行修建农舍或者等到学徒生涯结束就可以建立家庭。同时死亡率也开始下降,主要由于以下几个相互关联的因素:19世纪初牛痘开始接种以及1798年后开始疫苗接种,医疗知识的发展以及新型医院的建立,当然最重要的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农业进步增加了食品的数量和种类,提高了人们的营养;煤矿工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温暖的住所;肥皂工业在后半世纪里增长了一倍,这表明人们卫生意识的提高,同时廉价棉布的增产提高了清洁标准。
移民的流入和流出也影响了人口总量。18世纪到19世纪初,英格兰和苏格兰商机无限,吸引了爱尔兰的男男女女,他们中一些人在那里暂时居住,一些人成为永久居民,这种现象甚至在著名的土豆饥荒爆发之前就发生了。欧洲大陆的许多宗教或政治难民也涌向这里。另一方面,在18世纪,超过百万的英格兰人、威尔士人以及苏格兰人离开故土去遥远的海外,主要是英国殖民地;大多数人去那里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经济机遇,但是也有一些逃债者以及罪犯被迫逃亡到美国或澳大利亚去。总体而言,英国可能因此流失的人口要多于18世纪因工业化而吸引的移民人数。
国内移民不仅有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口的地理分布。这些移民通常是从乡村转移到不断发展的工业地区,迁移距离很短,同时伴随着很高的自然出生率,这就导致了两个显著的人口地域性变化:(1)人口密度从东南部向西北部迁移;(2)城市化的加快。
在18世纪初期英格兰大量的人口集中在特伦特河的南岸,这条河大部分处在东南隅的十几个村落中;威尔士和苏格兰人口密度要比英格兰稀疏。在19世纪初伦敦市区外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就是兰开夏郡,之后是约克郡西区以及其他包括中西部地区的煤田在内的4郡。在苏格兰,位于福斯湾和克莱德湾之间的低地带和泰恩赛德矿田地区,人口也显著增长。这样的人口分布反映了煤在工业化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1700年,伦敦人口超过50万,在当时绝对是英国最大的城市,可能也是欧洲最大的城市。当时英国再没有一个城市人口超过3万。在1801年第一次人口统计的时候,伦敦已经拥有超过100万的人口,利物浦、曼彻斯特、伯明翰、格拉斯哥以及爱丁堡人口都超过了7万,并且仍在急剧增长。1851年的官方人口普查把一半以上的人口归为城市人口,到1901年这一比例甚至上升到四分之三。(www.daowen.com)
城市的发展并非完全是件好事。这些城市里往往包含着大量摇摇欲坠的出租房以及一排排破落的农舍,里面居住的是工人阶级家庭,每个房间要挤4个人,甚至更多。这些房子里往往没有卫生设施,各种各样的垃圾随意堆积。即便是有排水排污设施的地方,也只不过是在马路中央设置了露天的阴沟,雨水、废水和排泄物经常被排放到死水池中或形成腐烂的堆积物,空气中弥漫着恶臭,成为霍乱以及其他传染病的温床。大多数街道狭窄昏暗,曲折泥泞。
造成这种可悲局面的原因,部分是由于人口急剧膨胀,行政管理机构不足,当地政府缺乏相关经验以及城市建设毫无章法。比如说,曼彻斯特从18世纪初的小村庄发展到1770年拥有2.5万人口的城镇,一直到1850年拥有30万的人口,但直到1838年它才获得了成立章程。城市人口增长大部分来自农村移民,从这方面来看,城市增长之快速确实相当惊人。由于当时卫生条件十分简陋,死亡率超过了出生率(婴儿死亡率特别高),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负的。即使是如此恶劣的环境也有人愿意搬来在此居住,这足以证明当时人们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虽然1850年以前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一直在增加,但农村人口的增长超过了传统农业(包括农舍经济以及纯农业劳动力)的承载能力。
早期教科书认为工人是“受到高薪的诱惑而进入工厂工作的”。这个观点更多的是作者的一种偏见,不完全符合当时真实的经济情况。当然,毫无疑问,工厂工人收入确实比农业劳动力或家庭作坊工人要高些。不仅男工如此,女工和童工也是一样。有不少关于英国工业革命压迫了女工和童工的描述,虽然这种说法很新奇,但是有悖于事实。妇女和儿童在农业以及手工业中的就业由来已久,工厂只不过是沿袭了这一做法。
工厂制形式首先是在纺织业发展起来的,然后再慢慢推广到其他产业。技术进步以及人均资本占有量较高,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工厂能够支付较高的薪水。正因为如此,工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实际工资总体趋势也是上升的。但这一趋势在1795年到1815年的英法战争期间中断了,那时政府出于融资需要制造了通货膨胀,这一状况使得工资收入者的实际工资下降了。在1812—1813年后,许多行业工人的实际工资才恢复增长,尽管那时周期性衰退给工人造成了失业压力。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对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期英国工人生活水平的变化更多的只是学术上的争议(1850年后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一点是毫无争议的)。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几乎也不可能达成统一的意见。现有的数据还不足以得出结论,更重要的是,对于不同地区人口财富的精确权益很难确定。一部分人,比如工匠和工厂工人,他们的生活明显得以改善;但是也有另外一部分人,比如不幸的纺织机织工,由于技术进步而被淘汰了(当然这些人肯定进入了其他行业)。
总的来说,从1750年到1850年的一个世纪里,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确实逐渐得以改善,尽管在英法战争期间有些产业的工人生活水平有一定的衰退。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变化也使得这一争论更加复杂。大多数工人,包括那些低收入的人改变比较小,但是那些靠利息、租金、利润的人的收入却提高了很多。换句话说,收入和财富的分配不均,在工业化经济以前已经很明显,在工业化早期,这种差距就变得更大了。
(1)T.S. Ashto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1760-1830, Oxford, 1884, p.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