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近代工业社会中农业地位下降的原因

近代工业社会中农业地位下降的原因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代工业社会与前工业社会相比,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农业的相对重要性出现极为明显的下降。历史上整个工业化过程中,约从18世纪初(在英国)直至20世纪上半叶,经济结构变迁的主要特征乃是第二产业的兴起,表现为劳动力就业和产出等指标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关键忽略了同时代的欧洲大陆上种种各具特色的历史进展。话虽如此,本章重点仍是讲述18世纪英国工业化进程的开始。

近代工业社会中农业地位下降的原因

近代工业社会与前工业社会相比,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农业的相对重要性出现极为明显的下降。但与此同时,近代农业的生产率也有了极大提高,足以养活为数众多的非农业人口。相关的差异还体现在近代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比例很高(尤其是与家庭服务相对的专业服务领域),这一比重现在约占60%以上,而制造业及相关产业吸收的劳动力比例约在20%至30%之间。然而,这一现象也是相对最新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最为明显。历史上整个工业化过程中,约从18世纪初(在英国)直至20世纪上半叶,经济结构变迁的主要特征乃是第二产业(包括采矿、制造及建筑等产业)的兴起,表现为劳动力就业和产出等指标所占比例不断增加。

工业化首先发生在英格兰,然后是苏格兰,这使英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另一个名称“工业革命”更形象化地定义了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期的几十年的发展。显然,这一名称不够精确,还略有些误导。关键忽略了同时代的欧洲大陆上种种各具特色的历史进展。即使大不列颠王国从未存在过,或是早已在一场空前的海啸中沉没海底,欧洲各国(还有美国)仍然会实现工业化,只不过实现的途径会有所不同。话虽如此,本章重点仍是讲述18世纪英国工业化进程的开始(图7-1)。

图7-1 1700年英国的工业(比较图7-11)。(www.daowen.com)

关于历史上的这次巨变,比较准确的名称应该是“近代工业的兴起”,虽然这一称呼不免稍显平淡。一些显著的特征可区分“近代”与“前近代工业”,如(1)机械动力机器的广泛使用;(2)人力、畜力之外的新型动力(或能源)的引进(尤其是化石燃料);(3)非天然原材料的广泛应用。另一个相关特征是大多数产业的企业规模的扩大。

科技上最伟大的进步是机器和机械动力替代了过去的耗时费力的人力或畜力劳动,以及后者根本无法胜任的工作。当然,人类自远古时代起就开始使用像轮轴滑轮杠杆这样的简单机械。几个世纪以来,人类一直在利用自然界的一部分动力来驱动帆船航行或转动风车和水车进行某些初级加工。至18世纪,水力在制粉、纺织冶金等行业中的应用明显增多。而近期,我们又见证了各式各样原动机的广泛运用,小到家庭用电动机,大至巨型核反应堆。但在工业化的起步阶段,能源利用方面最主要的进步是用煤炭代替原来充当燃料的木柴和木炭,以及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在采矿业、制造业和运输业的应用。同样,几百年前,人类就能从矿石中提炼出金属,但煤炭和焦炭作为燃料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熔炼成本,推进了金属的运用。化学的应用则创造出众多新兴的“人工”材料或合成材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