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葡萄牙帝国的兴衰:从胡椒君主到宗教裁判所

葡萄牙帝国的兴衰:从胡椒君主到宗教裁判所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6世纪初的葡萄牙,人口总数刚刚超过100万。随后不久,1580年,葡萄牙落入西班牙王室手中。尽管菲利普二世承诺保留并保护葡萄牙的帝国体系,但荷兰和东西方其他列国却乘机展开大肆掠夺。葡萄牙王室对香料贸易的合法垄断招致多方嘲讽,被讽喻为“杂货国王”和“胡椒君主”。一如从前,王室试图垄断交易,在葡萄牙禁止黄金出口,但这次铩羽而归。然而,葡萄牙最终加入了宗教法庭,建起了宗教裁判所的分支机构。

葡萄牙帝国的兴衰:从胡椒君主到宗教裁判所

在欧洲扩张时期,获益最大的国家之一是葡萄牙。葡萄牙,一个相对贫困的小国,却统治着一个庞大的海上帝国,覆盖亚洲、非洲和美洲。16世纪初的葡萄牙,人口总数刚刚超过100万。除了极少数几个小城市之外,全国的经济处于基本维持生存的状态。沿海岸线,渔业盐业是最重要的非农业行业。对外贸易很少,但增长已初见端倪。出口产品基本上是初级产品,如盐、鱼、葡萄酒橄榄油水果、软木和兽皮。进口产品有小麦(尽管葡萄牙人口不多,经济以农业为主,但粮食却不能完全自给自足)、布料、金属器皿等制成品。

那么,如此落后的一个小国是怎样迅速崛起为一个庞大的帝国的呢?这绝非三言两语能回答得清楚的。其中有许多因素,有些是经不起精确计量的。一是好运,在葡萄牙一举闯进印度洋时,印度洋地区的政治风云恰好处于分裂与不堪一击的状态,完全游离于欧洲的发展之外。第二个好运倒绝非偶然,那就是葡萄牙人在船舶设计、航海技术,以及所有相关艺术方面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这是亨利亲王毕生追求与奉献留下的宝贵遗产。还有一个更重要、却更无法计量的因素是葡萄牙人的热情、勇气和贪欲,为了上帝,为了国王,为了寻找财富,他们勇于漂洋过海。

沉浸在亚洲新发现和成功的第一次狂喜中,葡萄牙人无暇顾及非洲和美洲的殖民地。香料贸易及其附带的好处为国王和平民带来了快速而丰厚的回报。开辟巴西和非洲酷热的热带荒野地区无疑是昂贵而不确定的长期冒险。据估计,整个16世纪跨洋过海的人数年平均约2 400人,其中多数是体格健壮的青年男子,希冀到海外发财致富,主要是到东方。16世纪30年代,法国海盗在巴西海岸大肆活动,引起了葡萄牙王室的警觉,并断然采取行动保护在巴西的葡萄牙殖民者。国王将土地赐给个人,与后来17世纪英国国王将土地赐给巴尔的摩勋爵(Lord Baltimore)和威廉·佩恩(William Penn)如出一辙。国王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以极小的代价保护殖民者。然而,早期的殖民地并没有繁荣起来。当地的印第安居民非常稀少、原始,还常常怀有敌意,既没有为葡萄牙本土产品提供市场,也没有为巴西经济提供稳定的劳动力。直到16世纪70年代,甘蔗从马德拉群岛(Madeiras)以及圣多美岛(Sao Tome Island)移植过来,种植技术的推广以及非洲黑奴劳动力的加入,巴西才成为葡萄牙帝国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后不久,1580年,葡萄牙落入西班牙王室手中。尽管菲利普二世承诺保留并保护葡萄牙的帝国体系,但荷兰和东西方其他列国却乘机展开大肆掠夺。葡萄牙开拓非洲帝国的计划不得不屡次推迟直至20世纪。

葡萄牙王室对香料贸易的合法垄断招致多方嘲讽,被讽喻为“杂货国王”和“胡椒君主”。然而,这些绰号背后的事实真相与人们的揣测却是大相径庭的。首先,葡萄牙对香料供给来源地的控制从未实际奏效过。在大举侵入印度洋的最初几年,葡萄牙确实曾出手重击通往地中海东部的香料运输的传统陆路通道,一时中断了威尼斯人的赚钱渠道,但这条传统通道最终还是恢复了。至16世纪末,它所承载的贸易量达到了顶峰,甚至超过了葡萄牙船队。这里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葡萄牙的扩张力量太单薄。即使是在海上霸权巅峰时期的16世纪30年代,葡萄牙仅拥有约300艘远洋轮船,其中一部分用于巴西和非洲线路。如此单薄的人力和船只要统领两个大洋简直是天方夜谭。第二,葡萄牙王室必须依赖王室官员实施垄断,或签约给承包商,由后者租赁或“分包”出去。不管哪种情形,王室都得承受低效和欺诈之苦。王室官员的权力很大,但俸禄不高,常常收受走私者的贿赂或直接操纵非法贸易以作补贴。而王室的承包商们在种种诱惑之下会不遗余力地背弃合约。

尽管香料贸易名气很响,但也仅是葡萄牙王室为财政收入而垄断的诸多商业活动之一。早在开普敦线路通航之前,葡萄牙王室就垄断了与非洲的贸易。非洲最有价值的出口商品是黄金、奴隶和象牙。美洲的发现使奴隶需求急速增长,而葡萄牙国王无疑是第一个获益者。真正贩黑奴的是那些私人承包商,他们从王室获得合法执照,王室从中分得利润。18世纪,巴西发现了黄金和钻石,这给王室财富带来了新的福音。一如从前,王室试图垄断交易,在葡萄牙禁止黄金出口,但这次铩羽而归。英国战船是最常见的走私工具,因为按双方条约,它在葡萄牙海面拥有特权。(www.daowen.com)

王室垄断的覆盖面并不仅限于印度和非洲的当地产品,其趋势蔓延至本国生产的盐、肥皂等商品,还有利润最丰厚的巴西烟叶。凡不能垄断的商品,王室就征税。最突出的就是巴西的主要出口物——蔗糖。不管是国际贸易还是国内贸易,所有商品都被征以重税。18世纪初,从里斯本到巴西的合法出口商品,其关税或其他税费约占总价值的40%。

当然,垄断和税收的目的都是为了王室的财政收入。但因王室执法机构的低效率和腐败,逃税相对很普遍而简单。而且,税率越高,逃税动机越强。这对王室来说是恶性循环。结果,葡萄牙国王们只好跟西班牙一样,到处借款。一般多数是高利息的短期贷款,以期货胡椒或其他好卖的商品作抵押。债主通常是外国人——意大利人和佛兰芒人,或是国王自己的臣民——“新基督教徒”。

“新基督教徒”指的是有犹太血统的葡萄牙公民。有些人是真正皈依了基督教,但仍有许多人私下保留了原有的信仰和习俗,或者换句话说,至少人们普遍是这么怀疑的。1497年,曼努埃尔国王(King Manuel)模仿西班牙王室,颁布法令,强迫犹太人皈依基督教。但好在几十年中并未采取实际的镇压行动。确实,“新”、“旧”基督教徒、犹太人和非犹太人始终和睦相处,甚至通婚。至16世纪末,约有三分之一的葡萄牙人身上流有犹太血统。然而,葡萄牙最终加入了宗教法庭,建起了宗教裁判所的分支机构。葡萄牙人对信仰的热衷与支持可以与西班牙人媲美。公民们被鼓励相互告发,告发者的身份受保护不公开,被告发者必须自己取证证明清白。甚至像星期六换件干净衬衫这样无辜的行为也会被告发,被当作有违宗教信仰的“证据”。宗教裁判所造成的恶果是,葡萄牙人长期生活在相互猜疑和不信任的气氛里,受其折磨长达几个世纪。葡萄牙损失了大量的财富,许多熟练工人和专业人才移民到了环境更宽松的国家,尤其是荷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