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南亚文化传承与东南亚的贡献

南亚文化传承与东南亚的贡献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亚次大陆的土著人口有可能与澳大利亚的土著人有关。东南亚,从西北的缅甸至东边的越南以及南边的马来半岛,因其文化融合了中国和印度的文化传统,也称印度支那。东南亚对世界文明有两大贡献,一是起源于印度支那的水稻,后来不仅成为中国和印度,而且也是东半球和西半球很多地区的主要粮食。有史料记载的东南亚历史相对简短,仅一千多年。

南亚文化传承与东南亚的贡献

印度次大陆的版图——包括现在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与苏联西部的欧洲部分差不多大(见图4-4)。就种族和语言而言,比欧洲还要多样化。地形和气候同样多样化,从热带季风林到炙热的沙漠冰川覆盖的高山。自公元前3000年人类第一个文明源起于印度河至今,南亚的历史在侯国、王国和帝国的兴兴衰衰中曲折地行进着。总的来说,这些统治者的交替对普通老百姓和被奴役的农民来说没多大关系,无非就是在榨取贡品和税赋方面哪个更残酷无情一些。

图4-4 公元1600年左右的印度。

南亚次大陆的土著人口有可能与澳大利亚的土著人有关。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星移斗转,一波又一波的移民和入侵者的加入同化了人口,大多数新来者——大夏希腊人、锡西厄人、帕提亚人、蒙古人和其他民族——来自西北方,他们穿越波斯或阿富汗,有些则从东北方的西藏和缅甸来。只有一个例外——穆斯林,他们融入了本土生活,接纳了本土的文化,包括宗教

宗教对经济的影响比政府大得多,这个问题很复杂,非三言两语能解释得清。最原始的宗教是印度教,然后衍生发展出许多教派和异教,其中的耆那教(Jains)和印度锡克教(Sikhs)至今仍活跃着。佛教的起源与中国儒教差不多是同时代,也是印度教派生出来的,佛教在中国、韩国和日本的传播最成功,但在印度,佛教却在现代来临之前消失了。伊斯兰教的情形就完全不同,它早在8世纪进入南亚次大陆,在13世纪及以后的世纪里又再度辉煌。16世纪早期,据说是成吉思汗后裔的巴卑尔(Babur)在印度北部建立了莫卧儿帝国,后来他的孙子阿克巴(Akbar)扩大了帝国的版图(见图4-4)。

今天的印度,其宗教与邻国的宗教并没有因疆域的分割而不同,而之前该地区的宗教更趋于混杂并存。印度南部德干半岛(Deccan)上的伊斯兰诸王国与维查耶那加尔(Vijayanagar)印度教帝国之间的敌对冲突,使葡萄牙人得以在16世纪在此建立了殖民地

宗教对经济的冲击表现在印度的世袭等级制度。社会等级基本上由职业决定,但追本溯源,它似乎与种姓有关。在最初,只有四个种姓(varnas)或等级——婆罗门(Brahmans)或称僧侣贵族阶层;骑士和统治阶层;农民、工匠和商人阶层;以及低等的仆人阶层。随着时间的推移,等级越来越繁多,每个职业都有一个或几个等级。等级制度相当森严,对人们的社会交往甚至男女结合都有苛刻的限制。最具普遍性的就是同等级内的通婚。总的来说,划分等级的核心是污染(pollution)的概念,既有字面原意,又含喻意。污染最严重的职业处于最低等级,其中一部分是“不能碰”的,甚至是“不能看”的(如洗“不能碰”的人的衣服,就只能在晚上洗,以避免人们看见)。尽管等级制度可能并非如描绘得那么苛刻,但对于社会的流动性和资源的有效分配一定是个障碍。印度宗教阻碍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对牛的崇拜。“神牛”可以随心所欲地在乡村四处游逛,人们不可以宰杀或食用它们。

几千年来,时至今日,印度次大陆上的绝大部分人口居住在乡村,从事低生产率农业生产,艰难地维持生计。在茂密森林覆盖的地区,人们在定居村落形成之前采用北欧人的技术——焚林垦荒,即使在较近的年代里,人们仍没有放弃这技术。在其他地区,人们根据土壤和气候的特点发展技术和耕种农作物。在季风带地区,主要农作物是来自印度支那(Indochina)的水稻。在稍干燥的地区,主要农作物是来自中东小麦大麦,或者是来自中国或西亚的粟米。印度本地的原产作物是棉花,印度教的圣经《黎俱吠陀》(Rig Veda)中曾提到过。(www.daowen.com)

尽管印度人口的绝大多数从事农业,但仍不乏技术熟练的工匠。精致的艺术品雕塑,以及宏伟的建筑,如泰姬陵(图4-5),都堪与希腊罗马的经典艺术品媲美。然而,工匠们仅服务于富人和有权有势的阶层,广大民众并没有购买力中产阶级在当时根本没有形成。少得可怜的贸易掌握在外国人手中,主要是阿拉伯人。

图4-5 泰姬陵。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精致的建筑,是17世纪莫卧儿皇帝下令为其妃子建造的陵墓,由成千上万名工匠前后花费了10多年时间建造而成。

东南亚,从西北的缅甸至东边的越南以及南边的马来半岛,因其文化融合了中国和印度的文化传统,也称印度支那。它在技术和经济方面深受中国的影响,而在文化方面,除了越南,则更多地受印度的影响。而印度尼西亚也正如其名称所包含的,深受印度的影响。最初是印度教和佛教文化,之后是伊斯兰教。佛教僧人在空旷野地建造寺庙,传播佛教。这一点倒是与北欧的西多会修士有几分相像,在传播宗教文化的同时还引进先进技术。

东南亚(包括印度尼西亚)对世界文明有两大贡献,一是起源于印度支那的水稻,后来不仅成为中国和印度,而且也是东半球和西半球很多地区的主要粮食。水稻的耕作大概发生在公元前2000年或者更早些时候。二是调味品——胡椒粉、肉豆蔻、姜、丁香等等——大多数产自印度尼西亚群岛,其中肉桂的原产地是锡兰。

有史料记载的东南亚历史相对简短,仅一千多年。对于之前更早的时期,历史学家必须借助考古的证据加以推测,如气势恢宏的柬埔寨吴哥窟(Angkor Wat)庙宇、有关印度和中国的记录。然而,有证据显示,早在公元前10000年,在如今的泰国和越南,出现过新石器时代的猎人聚集地。大概在公元前5000年就有了陶器的制作。青铜制作的工具、武器和装饰品可追溯至公元前2000年,而铁制品是在公元前500年。在欧洲中世纪时期,萌芽状态的城邦国家得以建立——蒲甘(Pagan)王国,在如今的缅甸境内;大城府(Ayudhya)王国,在如今的泰国境内。它们在17世纪曾接待过法国路易十六派遣的大使。

大部分人口居住在河流流域的宽阔地带,如伊洛瓦底江、湄公河、红河等流域,那里的人们靠灌溉耕种水稻得以生存。还有就是居住在土壤肥沃的火山岛上,如爪哇(Java)岛和巴厘(Bali)岛。食物的另一重要来源就是河海的鱼,在当地还可以用来交换稻米。摩鹿加群岛——传说中的“香料群岛”——盛产的胡椒粉和各种奇异香料很早就在印度、中国、中东地区甚至欧洲找到了市场。穆斯林——主要是阿拉伯人和其他国家的人——是印度与印度尼西亚之间的主要中间商,同时也是将伊斯兰教传播到印度尼西亚群岛的重要使者(除巴厘岛外,几乎所有的岛屿都沿袭了印度习俗)。也是阿拉伯人将货物从印度运至亚历山大城以及东地中海的其他商业中心,他们将货物卖给意大利商人,主要是威尼斯人,后者再将货物分销至欧洲各地。为了打破这一“垄断”(当时其他的欧洲人也都看到了),葡萄牙人开始海上远征探险,并最终发现了绕道非洲的海上路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