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几大宗教中最年轻的是伊斯兰教,它起源于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创始人先知穆罕默德(Mohammed)曾经是个商人,后来成为政教合一的领袖。在公元632年去世前,穆罕默德几乎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在他死后不久,他的追随者们以沙漠旋风般的迅猛速度扩张版图,在一百年内建立起一个从中亚横跨中东至北非和西班牙的庞大帝国。随后是几个世纪的相对静止,继承的哈里发(1)帝国(Caliphate)被分解成好几个诸侯国。12世纪,穆斯林(伊斯兰教的信仰者)又一次发起了扩张,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见图4-1)将他们的宗教与习俗传播到中亚、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安纳托利亚,以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此时的阿拉伯人在百万信徒中只是少数人,但阿拉伯语却是伊斯兰文明的通用语言,圣书《古兰经》(Koran)就是用阿拉伯语写的。尽管当时通用的语言还有著名的波斯语和土耳其语。
图4-1 1200年前后的穆斯林王国。
最初的阿拉伯人是游牧民族,尽管仍有一部分人从事绿洲农业,也有几个城市中心,如麦加。尽管他们所征服的土地基本上与阿拉伯半岛的土地一样的干旱,但它们却是两大文明的摇篮——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在这些流域和其他地区,穆斯林开始了灌溉农业,在有些地区(如西班牙南部和美索不达米亚),灌溉农业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生产率大大提高。对外的扩张征服也有了大城市,包括亚历山大、开罗,最后是君士坦丁堡,后来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伊斯兰世界最终发展了城市文明,尽管许多穆斯林、阿拉伯人及其他人仍保留游牧民族的习性,放牧绵羊、山羊、马或骆驼,极少有牛,猪更是禁忌。因为穆罕默德曾颁布禁令,禁止食用猪肉。
尽管疆域的土地可耕性差,但地理位置却蕴含着巨大的商机。阿拉伯人居住的中心地带地处波斯湾和地中海,一直延伸至印度洋,同时又是商队穿越地中海到中国的必经之路。先知穆罕默德曾经是商人,所以,伊斯兰教并不认为从商是低等的职业,相反,在他们眼里,商人享有很高的荣誉和尊严。尽管严禁高利贷,但穆斯林商人仍然设计出许多复杂信用工具进行贸易,包括信用证和汇票。几百年来,阿拉伯人及其穆斯林们一直在欧亚贸易中扮演着主要的中介人角色。在此过程中,他们大大地推动了技术的传播。中国的许多技术元素如磁性指南针、造纸术通过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他们也引进了新作物,如水稻、甘蔗、棉花、柑橘、西瓜以及其他种类的水果和蔬菜。有些农作物来自印度或亚洲和非洲的其他地区,由他们传到欧洲。某权威人士曾将阿拉伯人的农业成就称为“中世纪的绿色革命”。 8世纪至10世纪的伊斯兰世界完全有可能与中世纪的欧洲一样经历了第一次S曲线增长,处在人口膨胀和经济增长的繁荣阶段。(www.daowen.com)
阿拉伯人的贸易路线分水路与陆路两种。阿拉伯半岛和印度次大陆之间隔着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的北部。阿拉伯海名副其实,因为主宰这片水域的就是阿拉伯商人和传说中的辛巴德水手们。他们中有些甚至远至中国,中国的港口聚居着大量的穆斯林商人。只要条件允许,穆斯林人还通过河道运输,尤其是在美索不达米亚,有密集的人工运河网络可利用。在陆地,“沙漠之舟”骆驼被选来作长途运输工具,短途运输则用马、骡和驴。当时的中东根本见不到有轮子的交通工具的踪影,后者直到19世纪才再次出现。上百甚至上千头骆驼组成的浩浩荡荡的商旅队伍屡见不鲜。
伊斯兰教的信条之一就是圣战(jhiad),即对异教徒的圣战。这正是伊斯兰教能使众多教徒皈依的部分原因,因为战败者只有两种选择——皈依伊斯兰教或被处死。但对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穆斯林采取完全不同的政策。因为前者信仰的也是一神论,穆斯林便采取了包容政策,对他们实施征税(或许是能使这部分人成功皈依的另一个原因)。特别是犹太人,他们在穆斯林的统治下享有很大的自由空间。犹太商人的家庭成员或代理商遍布整个伊斯兰世界,从西班牙到印度尼西亚。实际上,我们今天获得的关于中世纪伊斯兰的大量知识都来源于开罗犹太教堂的藏书(Cairo Genizah),这是一个宏伟的档案馆,所有写着上帝(Allah或Jahweh)名字的文件都完好无损地保留着,还有信件,甚至还有犹太商人们之间的商函,内容一般都是祈求上帝保佑。
随着阿拉伯人对希腊语国家东罗马帝国的征服,阿拉伯人接受了大量的古希腊文明。在欧洲中世纪时期,阿拉伯和中国一起崛起,成为当时世界上科学与哲学的巨人。我们今天所知的许多伟大的古希腊作家都是通过阿拉伯文的翻译而闻名于世的,现代数学的基石是阿拉伯数字体系,代数也是阿拉伯人的发明。在11世纪至12世纪西欧文化复兴时期,很多基督教学者前往科尔多瓦及其他一些穆斯林文化中心,潜心研修古典哲学和科学。与此同时,基督教商人学会了穆斯林的商业运作技能。尽管教皇公开严禁教徒与穆斯林人进行贸易,基督教商人——尤其是威尼斯商人——基本上是置之不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