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式的领导也并不是一味宏大强势,近年来流行的“仆人式领导”理念正从另外一个角度重塑西方的领导力。《第五项修炼》一书的作者彼得·圣吉则认为,未来新组织的领导者需要的是一种新的领导力,在如此快速变动且呈现出动态复杂的环境中,领导者要能改变其追随者对工作的价值观与重要感,必须鼓励下属超越私利,从组织的整体利益着想,同时对下属有深远的影响力,并能将价值观及信念转移至实际工作上,以让组织成员能持续不断地学习及适应变革。人们称这种领导者为“转变型的领导者”,他们不同于传统的“执行型领导者”。
在人们传统的观念里,总认为领导者是拥有特殊才能的人,他们设定组织的方向、制定组织的重大决策、激励组织成员、处理公司突发的重大危机等,他们变成组织成员心目中的英雄,因此也更加强了他们对短期问题的重视,变成处理危机的高手。然而彼得·圣吉认为:在学习型组织里的领导者并非如此,他不但是个设计者,也是教师、教练,更还要扮演仆人。担任这些角色必须学习一些新的技能及新的工具,建立一种能够让组织成员持续不断扩张其能力并构想其愿景的组织,也就是有责任让成员不断地“学习”。而这种新的领导力的建立,人们必须先重新定义领导者仆人的角色。
领导者必须扮演仆人这个角色,就是我国长期倡导的公务员要成为人民公仆的内涵,这时的“仆人”指的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态度,这种态度对“学习型组织”具有关键作用。领导者的首要任务是要关心组织中的人,因为他们是组织中核心与精神之所在。仆人心态是一种自然的情感,一种发自内心愿意服务他人的意愿。这种仆人的角色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为所领导的人服务,另一方面是为组织的目标、使命服务。智能的领导者顺应自然的运作法则,从服务之中,体认到内心的丰足,从无私帮助别人之中,变得更有成就。“学习型组织”组织潮流呼唤领导者进入全新的工作角色——仆人。
1.以服务取代领导的哲学
畅销书《仆人》的作者杭特借助一个中年组织领导人的经历,写出埋藏在《圣经》中一种叫作仆人式领导(Servant ship)的真理。他强调,当一个领导人愿意像仆人般服侍他的追随者时,并决心满足其心理的基本需求如爱、自尊及自我实现,且在影响力所及处负责打造有助于下属生命成长之健全环境,与他们建立关爱、尊重、信任、接纳及承诺的关系,就能获得领导人的威信及影响力,还能以此激励他们发挥个人最大的潜能,全心投入心力、才能及创造力,为达成共同目标奋战不懈。《仆人》一书中对下列关键词汇的定义发人深省:
领导(Leadership):一种技能,用来影响别人,让他们全心投入,为达成共同目标奋战不懈:“技能”是一种能力,透过学习而得;领导,也是领导别人,是人人可学,人人可得的。
权力(power):一种能力,利用你的地位,罔顾别人的意愿,强迫他们照着你的决心行事。
威信(authority):一种技能,运用影响力,让别人心甘情愿地照着你的决心行事。
由以上定义可见,威信式的领导是建立在满足对方的基本需求上,想成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就得先做出根植于爱的牺牲奉献,而与爱紧密相关的性格如忍耐、恩慈、谦卑、尊重、无私、宽恕、诚实及守信却不是与生俱来的,也显然不只是一种感觉,而是关乎行为的选择。因此,个人只要设法透过意志引导行为,也就是下定决心不断地挑战自我、全力以赴地改进性格,绝对能将仆人式领导行为内化为习惯及本性。然而,威信的根源来自牺牲奉献,具体的例证如下:
耶稣基督: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就要吸引万人来归我。
印度圣雄甘地:不费一兵一卒,没有使用暴力,更没有行使威权,他的成功全靠个人的影响力。
马丁·路德· 金:不用诉诸武力,他就可以推动黑人民权法案(1964年民权法案通过)。
特里萨修女:以牺牲奉献的精神赢取举世推崇的影响力。
或许有人认为仆人式的领导似乎矮化了领导人的地位,但事实上,根据马斯洛的看法,当人开始关爱别人及为他人着想之际,早已放下自身的需求与欲望,从自我的限制里释放出来,这灵性层次的成长就足以使人喜乐及满足于付出。
2.仆人式领导的推手
“仆人领导力”(Servant ship)事实上是MIT管理学院中的格林里夫(Robert Greenleaf)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他曾是在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工作三十多年的主管,其间格林里夫对在大机构中工作有感而发,他认为组织无疑是越来越重要,但组织却也越来越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无论是下属还是顾客的需要。格林里夫“仆人领导力”的观念源自一本《东方之旅》(Journey to the East)的书,内容描述一群人筹划一次神秘的东方旅行,而灵魂人物乃是大家的仆人李奥(Leo),他听从主人们的吩咐,打点琐事,常穿梭在不同主人间扮演协调沟通的角色,渐渐地,大家习惯于听从他的安排,直到有一天,李奥突然失踪,众人便陷入了空前的恐慌。此时大家才深深体会到,事实上,李奥早已成为攸关全局的重要人物,没有他的带领,众人无法成事。
从“领导力”的定义来看,其精髓不在于其职位高低,权力大小,而是一种态度与使命的承诺。因而,格林里夫强调如下的领导信条:“要建设一个好的社会,也就是有公益及关怀,强者与弱者无限的彼此服侍,就是建立仆人领导的机制,让最像仆人的人做领袖。”他说:领导的工作交由真正的仆人去做。成为领袖不是因为拥有某种权力,而是看其可为其他人做出多少贡献。有别于威信式的领导,格林里夫认为仆人式领导有以下六项行为特质:
倾听:倾听可博取众议,发挥同理心,注意自己的态度,跳开自己的主见。
说服:英文的persuasion来自拉丁文“persuasio”,per为借口,sursio为温柔,是让人心服口,而不是勉强为之。
无为:适时闪避可以避开一些琐事,分清轻重缓急,使自己持盈保泰。(www.daowen.com)
接纳:学习接受不完美,想如何使对方更好。
自我认识:有感受力,能辨识环境需求,但也要了解其限度。
助人: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帮人解决困难,帮助人成长,使人更强、更健全、更自动自发、更自主。
从仆人式领导的理念,中西方管理文化其实都是相通的,未来必定会走上一条殊途同归的道路。
延伸阅读
美式管理背后的清教徒价值观支撑
清教徒是创业精神的代言人、崇尚商业和工业活动、对一切充满了信心,他们善于创造和创新,不断地开拓和征服。这些文化核心的活力、社会流动性、竞争力和创新力,其源头就是来自清教徒的纪律及精神特质,这些特质构成了美国的管理文化。
清教主义价值观之一:人间天国
笼统地说,美国的建国行为表现为一种对社会未来坚定不移的乐观精神——这在当时世界各国中独一无二——并坚信难题之所以出现是为了得到解决。最具代表性的代言人之一是本杰明·富兰克林,他从未怀疑美国永远是朝阳。富兰克林还精辟地用一句话定义了美国:“新大陆不看领导者是谁,只看领导者有什么本事。”
又一个世纪后,1923—1929年时任美国总统的柯立芝告诉人们:“美国不承认任何贵族,除了工作的人。”他还相信“工作证是进入贵族阶层的唯一通行证”,但是“人只有开始敬神之后才开始成长”。对于柯立芝来说,“建工厂就是建教堂”“在工厂工作就是在教堂祈祷”。
清教主义价值观之二:机械天赋,亲力亲为
自己动手、亲力亲为,美国社会一开始就不同于那些建国更久、等级制度更森严的欧洲国家。这个特点并非仅仅涉及契约佣工清教徒造就美国式管理和工匠阶层。
随着19世纪初机床的出现,对手工艺的热情转变成了对批量生产及其带来的问题和机遇的迷恋。然而美国人在骨子里还保留着些许工匠气质。他们喜欢修修补补,就像18世纪托马斯·杰弗逊那样。这位美国第三任总统写信给朋友说:“我一门心思做农活、造钉子,政治完全从我脑海中消失了。”
20世纪初,美国人之所以迷恋上了汽车,其中一个原因正是可以在星期六早上给汽车修修补补。直到20世纪60年代,哪家组织的总裁如果亲手疏通了水管,就一定会把这件事写进组织记事中,表明自己是个“真正的美国人”。
21世纪的两位年轻人拉里·佩奇和塞吉·布林,创立的谷歌的座右铭是“不作恶”。两人个性和价值观与超人有很多相似之处,受“清教徒式理想主义”的鼓舞,希望让世界变得更好。有些媒体报道说,谷歌实际上就是一家“满是传教士的组织”。
清教主义价值观之三:超强的组织能力
优秀组织一定分层级,尽管分层级的组织不一定是优秀组织。美国两个俗语“亲力亲为(hands on)”和“尽力而为(can do)”,就源自这种生活方式。“集成决策”的含义是:计划者和执行者包含同一群人,这样计划和执行才能连贯起来;认真借鉴前人经验(不管是失败的还是成功的经验),把犯错的可能性降至最小;只要条件许可,就做试点;任何重要提议,都要构思好实施细节,才决定是否通过;做好两手准备,以应对决策的某些原始假定不正确的情况。采用这种模式,决策往往慢得令人痛苦,不过执行反而很快。集成决策模式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清教社会从上至下都“亲力亲为”,强调责任到人。如果有个高于一切的核心“秘诀”,解释美国组织乃至整个美国社会从1630年直到20世纪60年代的成功,那就是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模式。
——[美]肯尼斯霍博:《清教徒的礼物》,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