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内向领袖和外向员工:避免与成功抗争

内向领袖和外向员工:避免与成功抗争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少人都对内向型领导者存在“刻板印象”,比如一项针对高阶主管的调查显示,65%的受访者认为,内向是影响领导力的负面品质。但是,如果这些领导者所管理的下属,同样具有良好的主动性并勇于发言,反而可能与领导人产生摩擦;相反地,如果把这些外向型下属与内向型领导者组合起来,就可以通往成功。

1.内向领导者就没有威信吗

似乎一谈到领导威信,人们立刻会想到那些积极表现、勇于发言、善于发号施令、制订战略计划,一呼百应的领导者,认为这样的领导者才能有效地树立在下属心目中的威望。一般都认为外向型的人才是更好的领导者,因为外向型领导人更符合人们对于魅力型领导者的描绘,这一点在商场上尤为突出。不少人都对内向型领导者存在“刻板印象”,比如一项针对高阶主管的调查显示,65%的受访者认为,内向是影响领导力的负面品质。

然而事实未必如此。现实当中有许多领导者非常谦卑、低调,甚至有些害羞而内向,不善言谈,这些性格特质也没有妨碍他们成为卓越的领导者。沃顿商学院最新调查研究显示,事实上,在某些环境下,内向的领导者要比外向的领导者更加高效,关键就在于被领导的人。

传统意义上,外向型领导风格往往成为注意力的焦点,他们开朗、决断、大胆、能言善辩,并有能力占据主导地位,似乎一切溢美之词都献给了外向型领导。这种领导者的优势在于,能够清晰及时地表达自己的期望与要求,能提供明确的权力结构和发展方向,更为重要的是,能在短时间内给下属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如果这些领导者所管理的下属,同样具有良好的主动性并勇于发言,反而可能与领导人产生摩擦;相反地,如果把这些外向型下属与内向型领导者组合起来,就可以通往成功。

事实上,领导者及其下属呈现出一种直接简单的反向关系:如果下属主动性高,能力强,内向型领导者能够带领他们完成高水平的绩效;如果下属不是那么积极主动,甚至非常消极被动,那么外向型领导者更能带领他们创造高绩效。外向型领导者本身就容易成为注意力的中心,锋芒毕露,就容易遮掩下属的能力和积极性;相反,内向型领导者更能倾听下属的声音,能够支持那些能力强、同样善于表现的下属发挥主观能动性

因此,“内向型领导者出色还是外向型领导者出色”这一问题的答案并不是绝对的,主要看领导者—追随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情境因素。如果将积极主动的下属与外向型领导者相组合,那么不仅仅会阻碍,甚至可能会损害组织的效率。比如,外向型领导者一般较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接受建议,有时会让下属感到沮丧,降低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还会让他们变得不愿分享观点,限制创造力创新

但事实上,有时候领导者需要采取更为保守和安静的姿态,某些情况下,甚至是一言不发,安静地聆听,从而为下属创造更多的参与对话的空间。特别是对于创新性比较强的团队,领导者的第一要务绝不是发号施令,指挥前行,而是用一种谦卑的姿态,营造一种鼓励创新的氛围。领导者想让下属变得积极主动,有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培养他们对于部门,或整个组织的责任感。如果下属觉得自己应该为集体利益负责,他们就会在个人职务范围之外,主动地承担更多的责任。

2.领导者与追随者的组合最为重要

按照迈尔斯-布里格斯的“大五人格理论”,内向型性格是一种转向自己的内心、从内在的思想和观念中汲取能量的倾向;而外向型性格则倾向于从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物中汲取能量。研究表明,性格内向的儿童更注意评价周围的环境,更谨慎并且认真负责,对信息的吸收更全面,由此产生的关联思维也更多,做起事情准确度更高,专注度也更高。

对于领导者来说,内向型性格领导者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下属。一旦潜在的团队成员已经掌握必需的技能和专业知识,领导者就可以开始观察他们的性格,思考如何组合成员,才能让团队发挥最大的效率。如果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大都是外向型的,那么应该选择招一些不是那么主动的下属。这些下属更能够从领导者那里,获得清晰、主导性的愿景,更容易被鼓舞,发挥更大的积极性。而如果一个团队的领导者是偏内向的性格的话,则需要寻找那些积极主动的下属来搭建团队。因为积极主动的下属,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主导自己的工作,无论是提出建议、规划新的工作流程、加班帮助同事,甚至超越自己的工作范围来提供回馈。

延伸阅读

领导者要做好人吗?

不管是政界还是商界的领导者,随时随刻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压力。和政界领导者的“左右逢源,长袖善舞”不同,商界领导者所在的领域有着更多“面对面”的竞争,只有强者和硬汉才能生存下来,甚至更为极端地说,只有“坏小子”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因为“坏小子”有更坚强的神经,更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敢于打破常规的圈囿,突破习惯的桎梏和传统的束缚。所以,有时候努力当个“坏小子”,也应当成为老板的必修课之一。

马斯克:被誉为“来自地狱的暴君”

“马斯克是个连上帝都不愿意等待的人,他有着自己的追求和精神领空,在他的世界中,所有人必须无条件配合他,拖慢节奏的都是他前进路上的障碍物,必除之而后快。”美国《彭博商业周刊》资深科技记者、《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一书作者阿什利·万斯这样描述道。

在书中,马斯克的“暴君”特质是这样的:

为人刻薄、反复无常!

高管们会在开会前打赌谁会挨骂。普通下属对马斯克表示尊敬,理解他的严苛,但也认为他已经达到了刻薄的地步,让人感觉反复无常,每次和他见面都感觉可能被解雇。马斯克对达不到他标准的下属非常苛刻,他总是说:“如果你想解雇某人,就应该马上解雇,否则只会浪费彼此的时间。”

如果你对他说希望能有时间陪陪家人,他就告诉你:“人们破产后,会有更多时间陪家人的。”

对于他的目标,你只能完成!(www.daowen.com)

如果你告诉马斯克,他的要求是无法实现的,你将会被解雇,更可怕的是,每次他解雇了某个人,都会接替那个人的工作,而无论是什么项目,他都能完成。

无情、无情、还是无情!

对待下属就像对待子弹——用完即扔。即便跟随他12年的贴身秘书玛丽·贝丝·布朗也是一样!

她曾每周在洛杉矶和硅谷之间穿梭,每天辛苦加班,同时安排马斯克在两家公司的日程,并负责公关工作,很多时候还得做出商业决定。

据说,她的办公桌就在马斯克的前面,每个要找马斯克的下属都会在她的桌前停留一会儿,如果贝丝·布朗示意摇头,表明马斯克此时心情不好,不是申请预算的好时机,大家就会识趣地离开。然而,当她提出加薪时,就被辞退了。

乔布斯苹果公司“撒旦”

乔布斯的暴烈秉性在业界早已广为人知。据苹果公司前雇员透露,乔布斯最可怕的是:冷漠。即使是从他嘴里冒出的几个词,就足以让追随者们浑身颤抖。

“没人会主动和乔布斯打招呼。基层下属都害怕他。我记得有一次乔布斯走入办公区,迎面走来的一组下属立刻向两边散开,乔布斯则从中间穿过。”

这位下属还描述了他上司在同乔布斯交流时遭遇的窘境:“我的上司1979年加入苹果,但是她只见过乔布斯两面。有一次她要向乔布斯汇报工作,这位经理迟到了一个半小时才出现,而且没穿鞋。这年乔布斯24岁。我的上司需要资金启动一个项目组。乔布斯在听了一小时汇报之后,只说了一句话‘不行’便起身离开。”

说某些产品差的时候,乔布斯会直接说,这就是一堆bullshit(废话)。

安迪·格鲁夫: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那个喊着“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倔老头儿,安迪·格鲁夫,在2016年的春天,离开了他一手打造的英特尔,离开了这个世界。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一书中留下了他很多犀利的观点:“繁荣的组织孕育着毁灭的种子”;“公司越成功,对你垂涎的人越多”;“领导者最大的职责就是提防他人袭击”。他还有一个著名的标签:“全美最暴躁经理”。这个老头儿脾气不好,非常非常地不好,曾经有位下属,在和他一起开会,做绩效评估的时候,甚至被吓晕过去了……

但他的本事也很大,自从1987年升为英特尔首席执行官之后,他带领着公司连续11年实现年均利润34%的增长,干掉了无数竞争对手,成为全球半导体行业的老大,市值达到5000亿美金。

柳传志:从“坏脾气”到“好脾气”

最后说一名脾气已经变好的企业家

柳传志曾经也是一名脾气火暴的人,经常对追随者发脾气,骂追随者。20世纪90年代初,曾经有下属议论:“柳总的脾气大,有魄力,正是魅力所在。”而且他的火暴已经传染给了追随者。

有一次他看到他的一个中层部门经理在大骂他的追随者,柳传志先生便问他,你为什么要这么骂你的追随者呢?那位部门经理说:柳总一直也是这种工作方法,人们觉得这效果很好。

柳传志最后下决心改变自己的脾气。柳传志说:“如果一级一级都靠发脾气来贯彻,这个气氛就太糟糕了,组织的气氛要湿润,不能干燥。这要从自己做起,现在除了我妻子,没人说我脾气坏了。我妻子是对我要求太高。”

——《称职的CEO:圣人还是暴君》,《出版广角》,201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