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底线与权变:曹操的用人智慧

底线与权变:曹操的用人智慧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或许三国时期曹操的用人之道最能体现领导品质的“底线与权变”之道。曹操在用人问题上,坚持“任人唯贤”的路线,提倡“唯才是举”。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曹操及时指示毛玠和崔琰,节俭固然要提倡,但不能以此作为选拔条件。

1.完美品格现实难觅

领导者品格在世界范围内的任何组织中都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早期的领导特质理论对领导者的品质、性格、个性等方面的特征尤为重视。比如早期美国管理学家爱德华曾提出了成功领导者的八种个性特征:才智、首创精神、督察能力、自信心、决断力、适应性、性别、成熟程度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鲍莫尔针对美国组织界的实况,提出了组织领导者应具备的十项条件:①合作精神;②决策能力;③组织能力;④精于授权;⑤善于应变;⑥勇于负责;⑦勇于求新;⑧敢担风险;⑨尊重他人;⑩品德超人。从理想的状态,对于领导者品格的要求,似乎任何溢美之词都不过分。然而,现实是骨感的,对领导者成为品格超人的期许更多时候只是一种奢望,甚至同时具备高尚道德和卓越才能的领导者也只是凤毛麟角。在“德与才不可兼得”的现实约束下,又如何来对领导者的品格进行辩证看待呢?

2.兜住底线,通权达变

答案是对领导者品行的要求要坚决兜住底线,同时要善于通权达变。所谓底线,就是要求领导者必须恪守组织中的规矩、纪律和道德水准,不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规范,不能在品质问题上出现大的瑕疵。所谓权变,就是要根据形势和环境的变化来适当调整对领导者品质的要求,不能求全责备,苛求每个领导者都成为“内圣外王”的“完人”。(www.daowen.com)

或许三国时期曹操的用人之道最能体现领导品质的“底线与权变”之道。在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之时,人才极为宝贵。曹操在用人问题上,坚持“任人唯贤”的路线,提倡“唯才是举”。这个方针在贯彻之初,由于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谋臣毛玠和崔琰首先把节俭、朴实等道德修养作为选拔人才的一条重要标准,产生了一些副作用。为了显示自己的朴实,有的官员深居简出,把贵重的衣物藏了起来,穿着破衣裳,甚至有的官员提着饭罐“上班”,以示自己清廉节俭。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曹操及时指示毛玠和崔琰,节俭固然要提倡,但不能以此作为选拔条件。随后,曹操颁布了第二道《求贤令》。在这个《求贤令》中,曹操强调了“唯才是举”旨在选用有竞争意识的人。“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为了说明这个观点,曹操举了陈平“盗嫂受金”的例子,要求选人时要注重是否具有进取精神的大节,不能因为有“德行”方面的某些缺点而弃置不用,埋没贤才。第二道《求贤令》颁布以后,情况虽有所好转,但毕竟未能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曹操对用人现状仍不满意,为此,曹操又于建安二十二年第三次下令求贤,重申“举贤勿拘品行”:由于曹操推行了一条“任人唯贤”的用人路线,反对崇尚“操行”、标榜“名节”、讲究“门第”的坏作风,提倡“不拘贵贱”“不拘品行”“唯才是举”,注意从“细微”中选拔人才。因此,曹操才能够聚集起一支统一中国北方的骨干力量。

从曹操的事例可以看出,在群雄并起的战争年代,如果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太过求全责备,那么得到的结果只能是感叹天下“无才可用”。在道德和品行修养有底线的前提下,领导者应该大胆选拔那些在某些方面有特长的人为我所用,才能在激烈的斗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在当今崇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对创新型领导者的品格要求同样也要遵循“兜住底线,通权达变”的原则,在不违反重大原则的基础之上要容忍创新型人才在品行上的瑕疵,采用个性化的激励方案,最终达到吸引人才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