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领导威信的特点与来源

领导威信的特点与来源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领导威信的力量源于职位,属于“硬权力”,这种权力不会因人而异。综合来讲,领导威信运行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领导威信的运行具有渐进性第一,层次不断上升。组织内人员的变动、调整,部门之间的协调、整合,都是领导威信变化的直接影响因素。领导威信的形成由主体、载体、客体三部分组成,除了自身的才能、上级的重视,追随者的执行力度与效果也是扩大权力场域的一个重大因素。

领导威信的特点与来源

领导威信作为一个系统,有传统领导威信和非传统领导威信之分。两者的区别表现在三方面。

其一,两者的来源不同。传统领导威信的力量源于职位,属于“硬权力”,这种权力不会因人而异。而威信源于领导者自身的能力、知识、魅力,属于“软权力”,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其二,影响力不同。由于来源不一,所以在实施过程中二者的强制性也不同。传统性威信具有强制性,非传统性威信更多地是依赖于领导者的感召力,因此它不具有强制性。其三,影响范围不同。传统性威信具有刚性特征,只适用于职位的权限范围内,而非传统性威信是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

1.领导威信的运行特点

一方面,非权力性影响建立在权力性影响之上,依赖于权力性影响而生,只有依靠特定的职位才能产生,领导者的个人威信才能树立、发展。另一方面,权力性影响要借助非权力性影响才能发挥最大作用。而现代意义上的领导威信发生作用的边界开始模糊,非权力性影响力甚至在某种程度超越了权力性影响。综合来讲,领导威信运行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领导威信的运行具有渐进性

第一,层次不断上升。领导威信总是经历一个从低级向高级逐步推进的过程,领导威信的初级阶段是领导者单纯地利用职位权,开展最基础的领导工作,领导效果也比较中规中矩。随着工作的深入与对追随者的了解,领导威信的影响层次开始不断上升,领导者通过掌握适当的领导方法,发挥自己的能力与才华,树立在追随者心中的形象,实现个人威信的初步建立。

第二,范围不断扩大。领导威信走的是多条路线,在情感上首先影响直接追随者,从而不断地向陌生的追随者延伸,扩展到全体成员;在工作上按照职位等级高低向下延伸,最终推及基层追随者;在政策上制定种种利益关系,将基层、中层、高层的利益层层挂钩,并把追随者的利益统一到领导和组织上来。

第三,决策逐渐细化。领导者刚被任命担任某一职位时,要想获得追随者的认可,就要在一些重大决策的制定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关系组织的发展与利益问题上做出明确的判断,这样才能得到上级的赏识、同级的尊重和下属的信服,将个人的威信渗透到追随者的日常行为中。

(2)威信具有权变性(www.daowen.com)

权力与威信并不能总是完美结合,在实际的运行中,领导者威信的形成是一个从不平衡到平衡,再因发展变化而出现新的不平衡,进而调整到相对平衡的循环往复的过程。组织内人员的变动、调整,部门之间的协调、整合,都是领导威信变化的直接影响因素。此外,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政策环境的变化,追随者思想观念的改变,都是传统领导威信变化隐性因素。领导威信还受到追随者的影响,只有追随者听其指挥,接受并执行其决策与命令的时候,领导者的威信才得以树立。在传统的领导过程中,就出现了这样的格局:领导者独占威信格局向领导者共享威信格局转变。领导威信的形成由主体、载体、客体三部分组成,除了自身的才能、上级的重视,追随者的执行力度与效果也是扩大权力场域的一个重大因素。

2.领导者树立威信的三种渠道

尽管领导力大师们强调来自个人品质的威信(personal power),来自职位的威信(position power)仍旧是领导威信最主要的来源,正如孔子所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道理。黄袍加身的赵匡胤觉得自己羽翼已丰,但名不正言不顺,所以需要手下人把他硬推上宝座,他则半推半就,这样一来身份就有了一定的合法性。历代天子自称天之子,就是宣扬皇位合法性。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而起义”、黄巾起义中提出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也是在宣扬一种农民起义的合法性,只不过换了一种迷信的方式而已;萧何建议刘邦破格提升毫无战功的韩信为大将,隆重举行设坛拜将的仪式,就是为了补偿缺少资历业绩却有一身本事的韩信身居高位的合法性。

一个领导者获得威信有三种渠道:

第一,掌握团队的核心资源。经济学原理认为,现实世界永远是资源稀缺的,因此只要一个人掌握了核心的、稀缺的资源,就能影响别人的利益,自然就拥有了对别人的威信。所有的核心资源可以分为两类:物质和思想。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掌握了生产资料,因此掌握了工人的命运,说得一针见血。一个半世纪后,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学家奥利弗·哈特(Oliver Hart)创立了一个企业的产权理论,其核心假设就是:企业主掌握了企业的财产,从而对工人拥有了威信。简言之,你领导者控制了下属的“饭碗”,就拥有了对下属的指挥权。再比如,毛泽东为什么能够在长征途中确立其领袖地位?那时的中共中央也是一个“创业”团队,创业目标是推翻三座大山,解放全中国。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这个“创业”团队终于明白,毛泽东掌握了正确的革命战略,只有依靠他的思想,革命才能胜利,“创业”才能成功。

第二,为追随者承担风险。芝加哥经济学派的创始人是弗兰克·奈特(Frank Knight),奈特的成名作是其1921年出版的博士论文《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奈特的博士论文解释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人能当老板,而有的人只能当下属?因为当老板的人敢于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冒险,要为下属承担风险,而当不上老板的人往往对不确定性的容忍性较低。一个创业者创办一个组织,产品卖了钱,首先要付工资,要付供应商的钱,要付政府的税收,最后剩下的才是留给自己的利润。如果利润为负,自己就要承担亏损的风险。因此,作为一种交换,老板为下属承担风险,而下属将劳动过程的指挥权交给老板,最终双方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有担当,才能有威信。

第三,依靠道德的力量成为榜样。还有一类人,既没有万贯家财,也不是别人的主心骨,更不能战场冲杀,但是也能拥有领导威信。这类人依靠的是软实力,通过个人的高尚道德树立榜样,赢得别人追随。例如,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的王安石就是这样一个人。王安石做地方官时,关心百姓疾苦,多次上书兴利除弊,多次被朝廷委以重任,但他多次坚辞不受,一时道德文章广为传颂,威望很高。即便他推行变法,得罪权贵,反对派也没法在他的个人道德上做文章,更不能用“贪污腐败”之名将其逮捕下狱。因为他简直是道德上的完人,文笔亦是当世一流,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明代的海瑞,虽然官职不高,但是依靠自身强大的道德力量和永不妥协的担当精神,不仅让当时最高统治者尊敬,更是被后世的百姓所铭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