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吃透村情,他开展了为期40天的“全户调查”
姚元和现任重庆市黔江区委党校副校长、教授,系重庆市作协会员、黔江区作协理事。在担任太极乡李子村第一书记之前,他对村情的了解,只是停留在几笔简单的数据上。经过慎重考虑,他决定用最传统的走访办法,开展一次“全户调查”。他对这次“全户调查”内容的设定、入户访问表的设计、调查时间的安排等,都作了精心设计。实施期间,不论天阴天晴、下雪下雨,住在村里的他,每天早晨七点出发,晚上七点回来,调查时间一般都在12个小时以上。通过前后40天的努力,最终顺利完成了对全村600余户家庭的入户走访和相关数据收集,然后又用1个月时间整理形成了数据库。他深入实际的工作作风,得到黔江区委书记余长明、区长徐江等领导的多次肯定。
姚元和在贫困户家里调查了解情况
为解剖麻雀,他撰写了40万字的“脱贫攻坚手记”
在驻村工作期间,姚元和撰写了40万字的“脱贫攻坚手记”,目的是解剖麻雀,见微知著,推动工作。他把每天印象最深的情况和感受,特别是一些经典案例进行分析,并用手提电脑记录下来,每篇“脱贫攻坚手记”保持在2000字以上,常常是写到深夜十一点以后才能入睡。通过解剖个案,脱贫攻坚的思路路径更加明晰,成为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他的精细缜密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市扶贫办副主任黄长武的充分肯定。之后,以手记为底本,他创作出版了45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脱贫攻坚手记》,被誉为接地气、带露水、冒汗味、粘泥土的“脱贫攻坚教科书”,受到重庆市委领导和黔江区委书记余长明等领导的充分肯定。
为解困纾难,他将“最后一公里”变成“最后一百米”(www.daowen.com)
姚元和认为,驻村工作队方式在“驻”,就是要沉得下去,目的在听民声、解民难、办民事,把“最后一公里”变成“最后一百米”。10年前建成的李子村大堰因年久失修,由一条防洪、灌溉的“好堰”变成了一条“害堰”,危及全村300多户农户的切身利益和安全。他反映情况后,有关部门现场勘查决定投资140万元进行整修。品学兼优的土家族学生陶建勇考取了重庆大学,但因家庭贫困凑不起上学费用,他就决定每学年资助5000元、三年资助1.5万元帮助他完成大学学业。在担任第一书记的两年中,姚元和为李子村群众办实事40多件,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扶贫教授”。
太极乡李子村“水产+羊肚菌”立体农业园区
为总结经验,他与第三方评估专家交流3小时
为更加真实了解黔江精准脱贫成效,总结可复制的经验,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专家组在黔江期间专门阅读了姚元和撰写的《脱贫攻坚手记》和有关精准扶贫的研究成果,邀请姚元和与刘建生等第三方评估专家座谈交流长达3小时。专家认为,从姚元和的扶贫事迹和李子村的变化可以看出,黔江如实做到了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同时认为,姚元和还开辟了第一书记的第二战场,那就是利用自己的优势,深入研究学习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其他精准扶贫重大问题。姚元和不仅在村里多次组织宣讲,还在重庆党校系统主体班主讲40多场,完成有关精准扶贫的省部级社科项目一个。刘建生认为,姚元和作为知行合一的扶贫人,这在全国都具有典型意义。
石家镇火石垭村罗家堡土家族寨子旧貌换新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