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小南海水成功运抵黔江城:解决10万人用水问题

小南海水成功运抵黔江城:解决10万人用水问题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艰苦奋战8年,消耗450多万个劳动工日,1980年12月5日,终于修通了二十多公里长的总干渠,将小南海水引进了县城。1991年1月,在水利部和四川省水电厅的大力支持下,黔江实施小南海引水续建改造工程,同年7月底完成渠道整治,实现“紧急、简易、安全”通水到县城。至此,小南海引水工程一期工程全面完成,共新增灌溉面积1.8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2万亩,解决了黔江城区10万人生活生产用水和沿线3.6万人、2.9万头牲畜的饮用水问题。

小南海水成功运抵黔江城:解决10万人用水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黔江县先后修建了十几座小(二)型水库,对改善农业生产和人畜饮水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没有一座中型水库,远远满足不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距黔江城32公里的小南海,风光秀丽,有“深山明珠”“渝东西湖”美誉,蓄水量8080万立方米,正常水位海拔高程670.5米(比黔江城高100米),是一座天然的中型水库,像一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女,静静地绽放着美丽。

1980年12月5日,小南海水流进了黔江城

1972年冬,县委和县水电局参照部队施工建制,组建了由2500多名专业施工人员组成的小南海堰基建民兵团,同时抽调各级干部、技术人员近200人,浩浩荡荡地开赴施工现场,开始书写“人定胜天”的引水史诗

宏大的施工场面,不亚于修建红旗渠的壮观情景,一幅幅战斗场景,震撼人心。机关干部纷纷到小南海堰工地义务挑运石头、河沙。在一号隧洞出口,县委书记等领导身先士卒,带领机关干部由河沟脚往半山坡挑运块石,他们挥汗如雨,磨破脚,磨破肩,几天就挑运了100多立方米的土石。

许多县领导和机关干部、城镇居民一起,冒着冰霜大雪,用100多部板板车把200吨水泥从黔江城拖运到15公里远的中塘。有人为之编了一首顺口溜:“板板车长又长,屁股在黔江,脑壳在中塘。”

艰苦奋战8年,消耗450多万个劳动工日,1980年12月5日,终于修通了二十多公里长的总干渠,将小南海水引进了县城。那是特定历史时期铸就的一座丰碑,刻满了奉献和艰辛,也刻着为之牺牲的19位民工的名字。

1985年7月,时任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何郝炬,副主任、省作家协会主席马识途参观小南海,都赋诗赞叹:

昔时走马下黔江,灯火稀疏茅舍光。

三十六年移旧貌,艰难过后写新章。

三山辉映长空碧,百里腾飞平野香。

最是武陵春意早,却看瀛海更沧桑。

——何郝炬

风光秀美的小南海如今是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风景区(www.daowen.com)

寻踪四十五年前,故地重游恍昨天。

海水依然日日碧,山光仍是朝朝妍。

书生豪放题僧壁,战友汪洋渔船

且喜河山依旧壮,我今纵笔谱新篇。

——马识途

1987年10月16日,时任水电部副部长李伯宁参观如诗如画的小南海,激动不已,欣然赋诗:

得天独厚赞黔江,天赠明珠赛天堂。

层峦叠翠甲阳朔,绚丽多彩胜苏杭。

千顷碧浪凭鱼跃,鹳鹤歌舞竞翱翔。

顽猴贪吃喜迎客,野獐惊恐怕取香。

综合经营门路广,自给有余财源旺。

英雄辈出惊天地,人杰地灵万古芳。

1991年1月,在水利部和四川省水电厅的大力支持下,黔江实施小南海引水续建改造工程,同年7月底完成渠道整治,实现“紧急、简易、安全”通水到县城。同年底,三阳宫净水厂第一条生产线(2万吨/日)竣工投用;1999年建成第二条生产线(3万吨/日)。至此,小南海引水工程一期工程全面完成,共新增灌溉面积1.8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2万亩,解决了黔江城区10万人生活生产用水和沿线3.6万人、2.9万头牲畜的饮用水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