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3.0是伴随着Web3.0的产生而产生的,如果没有Web3.0就不可能有社交3.0。
社交1.0是对应Web2.0的初级阶段的线上社交模式,社交2.0是对应 Web2.0中期与后期的线上社交模式,社交3.0对应Web3.0。这里从Web说起。
Web在这里指的是互联网。Web3.0是从Web1.0到Web2.0,然后再升级而来的。我们先简单梳理一下互联网各个阶段的时间和发展简况,见表10-2。
表10-2 互联网发展阶段简况
接下来,我们从Web1.0谈起。Web1.0属于互联网的初期阶段,它的本质是链接和联合,就是把全世界的大部分人链接到互联网上,联网后就能实现大量的比纸媒快捷无数倍的单向信息发布。在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刚刚全面兴盛的时候,人们打开网页完全是被动地接受一些信息,网站写什么你就看什么。所以,在Web1.0时代,就像只是把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搬到了屏幕上,你可以随意选择这些媒介内容阅读,但是你与媒体之间、与其他上网的人之间几乎没有互动,或者说互动的成本很高,一切都是死寂的。
Web1.0主要是信息的单向传导,最典型代表是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
Web2.0成为双向的互联网,用户从Web1.0时代的被动接收信息,变成可以自主发布信息,并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网络变得具象(而在底层特别是技术层面变得抽象)起来,更具有拓展性。人们针对不同的内容或信息展开丰富多彩的互动,诸如点赞、评论,用文字、语音和视频等传递自己的想法和创意。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在互联网上创造自己的作品,如文章、短视频等。
同时,大量的实体和商业入驻互联网,与现实中数以亿计的产品结合起来,这种精准而广泛的线上线下的互动创造了可观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经济与互联网文化。
Web2.0的典型代表有微博、微信、推特、YouTube、喜马拉雅和B站等平台,它让网民更多地参与信息产品的创造、传播和分享,而这个过程是有价值的,还能产生线上线下的互动,典型的有携程、滴滴和美团等应用。
时至今日,人们依然身处Web2.0时代,互联网从固定端发展到固定与移动两端并举,从现实世界进军到数字世界,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模式。不过,在未来的Web3.0时代,回过头来看现在,你很可能会认为如今的这些改变基本上都是很初级、肤浅或平淡的。
到了Web3.0时代,互联网会变得更加具象和更加抽象。这种对立的属性为何能相容呢?(www.daowen.com)
为了讲清这个问题,我们要从Web2.0和Web3.0的区别谈起,参见表10-3。
表10-3 Web2.0与Web3.0的主要区别
续表
非同质化代币(NFT)的潜质项目Loot创始人多姆·霍夫曼(Dom Hofmann)对Web2.0和Web3.0的关键区别进行了非常深刻的思考。他认为,Web2.0其实就像我们所说的热媒介,用户、内容和数据存储在应用之中。这些应用程序在很大程度上是割裂的,而且拥有互相孤立的权限,应用之间访问的程序需要非常孤立地去申请。所以你看到的Web2.0是块状的,然而,每个应用程序又是具象的,比如热闹非凡的微博、微信朋友圈等,都是典型的热媒介。
但是到了Web3.0,每一条数据和内容都列示在开放的空间中,应用程序像颗粒状,应用程序之间可以互相组合权限,其他任意的应用程序也可以互相访问。所以多姆·霍夫曼认为,Web3.0最有价值的是数据和内容的颗粒化。颗粒化就很容易组合和元数据化,同时,颗粒化就代表着抽象化。
Loot创始人的这种看法,我们认为是有道理的。将用户的内容和数据沙化、颗粒化与元数据化,就很容易组合成庞大丰富的各种内容和形式。这有点像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铁元素、氧元素和硅元素分别对应的铁原子、氧原子和硅原子等,它们的类别是有限的,但是它们之间通过链接和组合所形成的世间万物却是丰富无限的。
原子是组成分子和凝聚态物质的基本单位,是抽象的;但是,原子构成的万物却呈现出千姿百态,又是具象的。由此类推到Web3.0,我们的结论是:
从底层或技术层面来说,Web3.0会变得越来越抽象;从这种抽象产生的改变人们生活模式和内容的实际效果上看,Web3.0则变得更加具象化了。
所以,Web3.0更加需要每个受众高度参与,所有的应用都是相互链接和组合的(而不像Web2.0中的各种应用,绝大多数或者说几乎都是独立的)。当然,那个时候,风险可能也会随之而来,所以,我们需要保管好我们的加密钱包、私钥和资产,以便在各种各样的应用组合里面去使用或游玩。
Web3.0是实现元宇宙的重要保障,Web3.0中的用户拥有了自己的数据所有权,能够掌握自己的数据,在加密、去中心化、分布式数据中,个人数据和隐私得到充分的保障,并以此支持元宇宙文明的构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