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内涵丰富,包含文化、经济、政治、休闲,以及自我实现与价值肯定等。不论是现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凡是有人的地方都离不开社交。
从互联网诞生到现在,线上社交已经出现了社交1.0和社交2.0两种模式。在不久的将来,线上社交很可能发生第三次范式转换,即社交3.0。它们之间的关系简况见表10-1。
表10-1 社交网络三个发展阶段简况
社交1.0主要以陌生人社交和娱乐属性为主,真实的社会关系还没有沉淀到互联网上,其典型代表有 ICQ[1]和 MSN[2] 。
社交2.0的主要特点是每个人都以真实的身份进入互联网,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脸书、微信等。同时,陌生人社交和娱乐属性的内容和方式在社交1.0的基础上暴增。除此之外,展示类的商品买卖等产业与互联网融合,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商业性生态社交关系。如今正处于社交2.0的中后期阶段。
社交3.0呈现出立体化、沉浸式的特点,线上虚拟空间有着比现实社会更加丰富的3D世界。在这个阶段,社交不仅仅由人与人组成,还包括诸如游戏、视频音乐、虚拟消费品、虚拟房地产、虚拟办公与会议体系等海量的元素。这应该是元宇宙中主要的社交形式。(www.daowen.com)
另外,在社交2.0的当下,两个重要的社交词语出现:“纽带社交”和“阅后即焚”。
所谓“纽带社交”,就是社交网络用户会根据共同的爱好、价值取向或情绪等因素而聚集,人们的这些共同点形成一种纽带。纽带社交是一种新的社交形式,为用户提供一个实时的情感、爱好的交流空间,实际上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当用户输入一句话表达想法时,可以搜索到和自己想法类似的朋友并展开互动,还可以在第一时间收到别人对自己的回应。比如,百度贴吧和豆瓣小组等社区就是遵循这样的基于兴趣和心情的社交方式,但目前的实时性并不高。这种心灵上的共鸣避开了熟人社交中的隐私顾虑,也避开了陌生人社交中的安全顾虑。
这种社交方式必须建立在庞大的用户基数上,如果长时间或多次没有其他用户对自己表达的情绪进行回应,用户的活跃度就会随之下降。
而“阅后即焚”一方面体现了临时信息的珍贵性。在有限制的条件下,使用者会因害怕失去而带来的紧迫感,快速地完成一件事。另一方面,这也符合我们日常交流的习惯。说完就完,不留任何把柄。“阅后即焚”软件之所以在国外迅速发展,是因为它比较符合外国人的使用习惯。他们大多思想开放,热衷于在朋友之间分享一些开放的或故意恶搞的照片。
未来,在元宇宙中,“纽带社交”和“阅后即焚”这两种社交模式或许会更流行,人们不仅分享情感、爱好,还能分享经验和体会等,这类形式会变得非常丰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