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A股市场:迅速崛起和独特特点

中国A股市场:迅速崛起和独特特点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整体而言,中国的股票市场按交易量和总市值衡量都已是全球第二,A股上市企业的数量也从1992年的53家增至2018年2月底的3512家。近三十年的实践,中国的股票市场形成了诸多显著的特点。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要求,企业通常根据其允许公开发行的股票数量,将其核心资产的全部或是一部分纳入上市企业中。如果按照这两个标准衡量,那么中国的股票市场远未达到要求。

中国A股市场:迅速崛起和独特特点

中国的股票市场直到1990年随着沪深证券交易所的建立才重新开启,之后便迅速发展成为中国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整体而言,中国的股票市场按交易量和总市值衡量都已是全球第二,A股上市企业的数量也从1992年的53家增至2018年2月底的3512家。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主板类似于美国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大都为大型的成熟企业;深圳证券交易所还设有中小板创业板,为小型企业或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渠道,类似于美国的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

要理解中国的股票市场,我们首先不要忘记,中国刚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转型。在经济改革的初期,我们缺乏发展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一些制度基础设施层面的重要要素,包括私有产权的保护、运转良好的金融体系,等等。这些制度上的特点不但影响了中国上市企业的行为模式,造成了中国股市的诸多特点,而且也决定了中国所采用的监管架构

近三十年的实践,中国的股票市场形成了诸多显著的特点。第一,上市企业的股价与其基本面的关系相对较弱,受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情绪的影响很大。中国股市中主要的投资者是个人投资者(散户),占到市场整体交易量的80%以上。在这样的微观结构下,市场的效率着实令人怀疑。例如,上证综合指数在2015年从3000点涨至5100点后,在年底时又跌回3500点。当年全年总交易额高达254万亿元人民币,说明短短一年中每只股票的平均换手率高达5次之多。如此高频的交易,其中有多少是因为投资者对于企业基本面的判断不同呢?

第二,从诞生之日起,政府就着力把股市打造成国有企业融资的渠道,并期望借助股市给国有企业的决策者施加一些市场约束。中国证监会把握着增长与控制之间的平衡[5],对股市进行严格的监管。既然中国发展股权市场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国有企业拓宽外部融资渠道、提升其业绩表现,那么中国股市的监管法规一般总是向国有企业或与政府有紧密联系的企业倾斜。

这样的股市发展策略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即使是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企业,如果与监管方或其他关键利益相关方没有紧密联系,那么可能也无法上市公开交易。同时,一旦企业成功上市,即使后续业绩表现不佳也很难被退市。因此,中国上市企业的质量总体而言并不高。正如前文所述,1998—2017年间,中国A股上市企业,除了金融服务和公共事业领域的企业以外,平均投资资本收益率仅有3%~4%而已。(www.daowen.com)

第三,由于制度上的各种限制以及中国采用的监管架构,中国股市也在另几个方面展现出显著的特点,其中之一就反映在上市企业的股权结构上。中国上市企业的股权结构高度集中,大部分股权为国家持有。中国60%的上市企业由国家控制,95%的上市企业都有一个绝对意义上的控股股东[6]

在首次公开发行(IPO)监管方面,中国自从1990—1991年重启股票市场以来,首先使用的是“额度制”。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要求,企业通常根据其允许公开发行的股票数量,将其核心资产的全部或是一部分纳入上市企业中。这种安排造成了中国上市企业股权结构上的缺陷,超过70%的中国上市企业都从属于各自的集团公司或母公司。尽管中国政府曾计划于2018年在首次公开发行上改用国际资本市场普遍使用的注册制,但是实施注册制的时间在往后滞延。事实上,即使实施注册制,大多数市场参与者仍然认为监管机构能够轻易借助其他技术手段来限制企业上市的数量和速度。采用注册制后,政府对企业上市的限制将大幅放松,但之前所采用的行政审批核准制所带来的影响仍将持续很多年。

这立刻引出了一个关键问题:中国的上市企业究竟为谁的利益服务?是为股东的利益服务还是为其母公司服务?运转良好的资本市场不仅仅能够帮助企业以更低廉的成本更方便地融资,同时也能够促进稀缺的资本通过竞争得到更好的配置和更高效的使用。如果按照这两个标准衡量,那么中国的股票市场远未达到要求。除了IPO制度之外,大多数人都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上市企业糟糕的公司治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