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考虑地方财政创收动机的替代性假说

考虑地方财政创收动机的替代性假说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控制地方政府的财政创收动力,我们在表5.4第2列引入了三个财政变量:第一个变量local fiscal dependence on land finance定义为省内县(市)土地相关财政收入占该县(市)财政总收入的平均比例。表5.4替代性假设与机制(续表)列2的结果表明,在控制住了三个财政变量之后,省政治资源集中程度估计系数仍然显著为正。

考虑地方财政创收动机的替代性假说

还有一个颇具竞争力的替代性假说是财政创收假说,即土地财政并非地方政府和官员满足自身利益的载体,更有可能是他们在巨大的财政压力下的策略反应。这方面,有大量文献指出我国的地方政府干预和发展地方经济的一大动力就是为了促进财政创收(Oi,1992;Whiting,2001)。土地财政政策被普遍认为能够有效促进地方工业化和城市化,从而能够最大化地方财政收入(陶然、汪晖,2010;Su and Tao,2015)[20]。为了控制地方政府的财政创收动力,我们在表5.4第2列引入了三个财政变量:第一个变量local fiscal dependence on land finance定义为省内县(市)土地相关财政收入占该县(市)财政总收入的平均比例。如果财创收假说成立,那么地方财政更依赖土地相关收入的地方政府在推行土地财政上会更积极。第二个变量fiscal pressure定义为省内县(市)预算支出占其预算收入的平均比例。如果地方预算支出超出其预算收入越多,地方政府就越可能实行土地财政政策。另外,有人可能认为以上两个财政变量都是官僚系统规模的函数,因为官僚系统越大就越需要更多的收入来支撑运转。考虑到这一点,我们还控制住了第三个财政变量public employment size,其定义为省内县(市)财政供养人口占县总人口的平均比例。但因为我们无法获得该变量2009年后的观测,因此引入这个变量导致有效观测数损失了近30%(观测数由304变为211)。

表5.4 替代性假设与机制

(www.daowen.com)

(续表)

列2的结果表明,在控制住了三个财政变量之后,省政治资源集中程度(PPC)估计系数仍然显著为正。此外,在三个财政变量中,仅fiscal pressure的系数显著为正,这意味着除了PPC之外,地方收入能否覆盖其支出保持财政的正常运转的确也会显著影响地方土地财政行为。地方财政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local fiscal dependence on land finance)以及财政供养人口规模均不显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