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亚洲金融危机前的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简析

亚洲金融危机前的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简析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本书第一章,我们详细列举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典型特征,即市场经济下的“新三位一体”的政府主导的国家干预模式。前一个角度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之前的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差异;而后一个角度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似性,同时也体现了其程度上的差异性。但从其影响范围和程度来看,最引人瞩目的主要是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

在本书第一章,我们详细列举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典型特征,即市场经济下的“新三位一体”的政府主导的国家干预模式。同时也指出,这种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地方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体现出来。由于基本的经济制度和资源配置体系受国家层面的经济制度和政策的约束,本章主要从两个角度来讨论地方经济发展模式:一个是微观经营主体的组成;另一个是以政府对要素配置和产业政策的运用为主要表现的地方发展政策。前一个角度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的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差异;而后一个角度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似性,同时也体现了其程度上的差异性。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正式启动改革到1992年宣布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段时期的改革既有自上而下的制度变革,也有自下而上的制度试错和大胆创新[1]。从地方经济发展结果和表现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在于地方工业化的成就和载体有很大的区别。首先,中国的地方经济发展反映了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即随着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发生从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为主的转变;同时,也表现出很强的中国特色,即工业化主要表现为农村工业化以及工业化实现的主要微观经营载体(即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在各地存在很大差异。

例如,1978—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10%的速度高速增长,同期乡镇企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则超过20%。到1994年年底,乡镇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0%以上。早在1990年,约1/3的煤炭、约4/5的水泥、约1/2的电扇、约2/5的罐装食品与纸张,以及约4/5的完工建筑项目,都是由乡镇企业生产的。1986—1990年,乡镇企业的出口额以年均66%的速度增长(海闻、周其仁,1997)。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农业劳动力大规模向非农产业尤其是工业转移,加速了中国的工业化。这种乡镇工业化格局,和中国当时的宏观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尤其是户口制度、财政分权制度等)以及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安排是紧密相关的(海闻,1997)。(www.daowen.com)

不仅如此,乡镇企业等非国有部门的发展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也代表了中国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方向。由于包括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在内的非国有经济的发展,非国有部门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22%增加到1991年的47%,同期国有部门的份额则由78%下降到53%(海闻、周其仁,1997)。这不仅意味着非国有部门的生产效率要大大高于国有部门,且这种多元所有制并存的局面也意味着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市场竞争的深入,并为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

由于非国有经济(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合资和外资企业)主要是地方经济现象,因此早有学者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微观经营载体的差异而划分了多种地方经济模式,如温州模式(后来又有人称之为浙江模式)、苏南模式(又称为江苏模式)、珠三角模式、东北模式、晋江模式、义乌模式、佛山模式、顺德模式等。但从其影响范围和程度来看,最引人瞩目的主要是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事实上,时至今日,所谓的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地方的表现形式基本上就是苏南模式;而与之相对的温州模式,则更接近自由市场模式[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