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文本分析:多国反制措施出台

文本分析:多国反制措施出台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欧盟、加拿大、墨西哥、印度以及土耳其等国先后出台反制措施。

文本分析:多国反制措施出台

商务新闻中有的衔接手段出现的频率太低,并且各衔接手段出现的分类并没有与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一一对应。下面将详细举例各衔接手段在中英文中出现的案例。

2.3.1 照应

照应是一组语法系统,允许说话者指出某些内容是否是从文本中的其他位置重复而来。照应是一种意义关系(Halliday & Hasan,1976)。或者说照应是,在第二次和随后的提及中,所提及的人或事物未被命名,而是通过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这些,这些等)或比较术语等来表示。根据韩礼德和哈桑(1976)的划分,照应可以分为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

(1)“As a soy grower, I depend on trade with China—China imports roughly 60 percent of total US soybean exports, representing nearly one in three rows of harvested soybeans,”Stephens said.(Xinhua: 2018/06/17)

(2)This is not a bluff—the threats on both sides are real.And this conflict is being carried out outside the rules of the WTO and other trading arrangements.(Xinhua: 2018/06/17)

(3)与此同时,受美国欺凌的国家纷纷以自己的方式对美国实施反击。欧盟、加拿大、墨西哥、印度以及土耳其等国先后出台反制措施。(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18/07/04)

(4)这将把世界前两大贸易国拖入一场前所未有的贸易冲突,把本来互利、自由、公平的世界贸易推到峭壁边缘,对世界贸易造成“关税之伤”。(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18/07/04)

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划分,照应可以分为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句子(1)和(3)中的黑体是人称照应。(2)和(4)中的黑体是指示照应。在中英文中都没有比较照应。因为比较照应适用于日常生活语言,只能用来作比较,不适合新闻类的文章。

(1)中用“I”来代替说话人,与下文的“Stephens”相照应,读者可以一目了然知道“I”是指代谁。从句子起止,句子中的两个词相互照应,减少读者记忆负担,同时使句子表达清晰。说话的内容强烈表示他对美国发起贸易战的不满:损害农民的利益,不顾民众的生活来源。(3)中用“国家”来替代后面提到的国家名,前面用一个“国家”词替代后面所提到的国家,减少了句子重复,同时也是符合汉语语言形式表达习惯,使用圆周句。汉语的特征:流散(形散而神不散)。同时说明对美国实施贸易战表示不满多的国家很多,同时也表现出这些国家在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时,不会坐以待毙,敢于为自己的利益做斗争。在(2)中的第一个“this”没有指代的作用,只是为了确定谓语的形式,即“主位一致”,而第二个“this”具有指代作用,与“conflict”一起连用来指代前面所提到的美国发起的贸易冲突。使用“this”,读者可以清晰指所指代内容,如果用“that”,读者这会有疑问:所指内容什么。同时也是为了使语言表达精炼,不冗余、累赘。(4)中的“这”也是指代前文中所提到的美国所发表的关于增加关税的报道,一个“这”字充分体现出汉语的特点:简洁。“这”字强有力的表达出这次贸易战所带来的伤害。

使用照应是为了让读者清楚了解上下文的关系,使一个句子变成整体,而非碎片,同时也可以减轻读者的记忆负担。

2.3.2 替代

替代是指将一个项替换为另一个项,它是词与词间的关系而不是意义上的关系。可以分为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分句性替代。替代是将省略的词“复原”(Halliday &Hasan,1976)。

(5)与此同时,受美国欺凌的国家纷纷以自己的方式对美国实施反击。欧盟、加拿大、墨西哥、印度以及土耳其等国先后出台反制措施。(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18/07/04)

在整篇中文的报道中只出现名词替代,没有出现动词和句子替代。英文报道中没有出现替代的情况。在本句中用“自己的方式”来替代“出台反制措施”,表现出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增添语言色彩,以便吸引读者。

中文和英文的替代方式有所不同,英文的被替代部分是用虚词来表示,而中文的替代仍旧使用实词,说明中英文中部分虚词的作用不同。在英语的对话中容易出现省略的情况。

2.3.3 省略

韩礼德和哈桑曾把它解释为“零式替代”(Halliday & Hasan,1976)。省略的语义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如若发生,则不是省略。省略也可分为名词省略,动词省略和小句省略。

(6)The US government's latest move to impose new tariffs on select Chinese goods and restrict imports will only harm US companies as well as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framework,experts and industry insiders have said.(Xinhua: 2018/06/17)

英文报道中只出现了动词省略,名词和小句省略并没有出现,而中文中没有出现省略这一衔接手段。这里的“have said”意味着省略的内容在前面,把所说的内容提前。很多专家及工厂的内部人员都不赞成美国所采取的增税措施,说明这一举措的失误,不得民心。中文新闻中不出现省略或者内容提前的情况是与汉语表达习惯有关。正式语篇中,中文省略使用较少。英文中习惯把研究结果,人所说的话或者意见放在前面,因此会出现省略的情况。(www.daowen.com)

2.3.4 连接

连接广泛地指的是将任何两个文本元素组合成可能连贯的复杂语义单元

(7)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said additional tariffs will be levied on some $34 billion worth of Chinese products from July 6.Meanwhile, the other $16 billion worth of Chinese products will undergo further review.(Xinhua: 2018/06/17)

(8)This is not a bluff—the threats on both sides are real.And this conflict is being carried out outside the rules of the WTO and other trading arrangements.(Xinhua: 2018/06/17)

(9)首先,对在华的外资企业来说,美国市场较其他市场更为重要。2017年中国对美出口4298亿美元中,外资企业占54.2%,高于其占全球比重(43.2%)11个百分点。(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18/07/04)

(10)其次,根据对美方500亿美元征税的商品构成分析,涉及外资企业的产品高达59.6%。此外,从贸易方式看,加工贸易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占比39.8%,其中涉及的原料和元器件,不少就进口自美国。(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18/07/04)

上面的句子都是连接手段在中英文出现的例子。语篇中使用连接手段是为了使文章表达顺畅、流利、更具有逻辑性。连接在英文和中文中都是常见的衔接手段。尤其是在英文中两个句子间必须需要连接词,否则会出现语法错误。这便是综合性语言的一大特征。而中文是分析性语言,对语法的要求不高,在句子内部的连接要少于在句子之外的连接。

2.3.5 词汇衔接

词汇衔接指语篇中出现的一部分词汇相互之间存在语义上的联系,或重复,或由其他词替代或共同出现。词汇衔接分为复现和搭配。复现又可以分为:同义词、反义词和上下义词。复现是词汇衔接的一种形式,涉及重复词汇项目。搭配是一种词汇衔接,通过定期共同出现的词汇项目的联系来实现(Halliday & Hasan,1976)。

(11)…is whether there will be a second round of tariff measures.He said people would be more concerned if there is a second round because that would mean the two sides are no longer just negotiating… (Xinhua: 2018/06/17)

(12)Soybeans are one of the several crops that could see steep and lasting impacts if China retaliates against US tariffs.(Xinhua:2018/06/17)

(13)For real or stunt? (Xinhua: 2018/06/17)

(14)中美经贸关系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18/07/04)

(15)……贸易保护主义将使美国消费者成为全球最大输家……由于进口限制,美国消费者就多支出了530亿美元。(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18/07/04)

(11)和(15)中的黑体是同词共现关系。(12)中的词是上下义关系,在中文中没有相对应的关系。(13)和(15)中的词呈现反义关系。而搭配没有出现在中英文的语篇中。搭配会出现在比较大的语境中,紧紧围绕话题。

在句子(11)中,“second round”出现了两次,说明读者知道作者说的是哪一个“second round”,表明了民众对和谈的迫切期待,亟待取消所增加的关税。在(12)中,“soybeans”是“crops”的下义词。美国大豆是世界产量较高的国家之一,而其主要出口国是中国,美国政府增税措施无疑是给种植大豆的农民当头一棒。(13)中,“real”和“stunt”这一对反义词表现出对美国政府的不信任,认为美国并没有实力来承担本次政策的后果。(14)体现出中美贸易与全球贸易的关系。(15)中“美国消费者”出现两次,表明了这次贸易战最主要的受害者便是美国消费者,引起读者共鸣,对美国消费者表示同情,同时也说明贸易战的残酷。

词汇衔接包括复现和搭配,在商务英语新闻中没有出现搭配的衔接手段。搭配会出现在比较大的语境中,在句子中出现的频率较低。

总之,衔接手段在英汉商务新闻中出现的频率各有不同,并且没有出现一一对应关系。有的衔接手段在英文中出现而没有出现在中文中,而有的在中文中出现却没有在英文中出现。这也说明了英文和中文之间存在着差异。中文与英文表达习惯不同。英语具有“聚集”语言特征,而汉语具有“流散”语言特征。衔接手段的不同也充分说明汉语是分析性语言,英语是综合性语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