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酒泉的物产丰富,为商业贸易的兴旺奠定了物质基础。当时酒泉除粮、棉、油、麻、甜菜、各种蔬菜、瓜果、家畜、家禽外,还有野生动物、中药材及金、银、盐、矾等矿产。在商品经济的推动下,这些物产及其加工品被越来越多地投入市场。它不仅丰富了本地人民的经济生活,而且在与内地、新疆乃至国外的商品贸易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清代的甘肃出现了河西、兰州、陇东、陇南几大集贸市场中心,还有若干地方性的城市中心市场以及遍布各地的集镇贸易市场。乾隆《武威县志》记载当时情况说:“河以西之商货,凉庄为大,往者捷买资甘、肃,今更运诸安西、沙、瓜等地,以利塞外,民用所赖以通泉货者重矣。[77]”
清代,肃州城镇集市贸易发展很快,是当时河西地区重要的商贸中心。乾隆初,肃州城内仅当铺就有79家,羊店5处,山货店15处,还有斗行、猪牙行等交易说合人。据史料记载,“市集商贾”曾是清初肃州八景之一。其时“商旅辐辏,所至如归,列肆陈货阙如五都。[78]”肃州的仓廒在清初数量十分众多,规模也大。据《肃州新志》载,清初肃州有“肃州大仓”、“筹边仓”、“军储仓”,“军需仓”、“因丰仓”、兵备道属、夷厂、“军器局”等仓廒共十二间,大小房屋则有几十间[79]。其中康熙四十八年创建的“肃州大仓”一处周围一百九十六丈……大仓内有砖瓦廒房三十间、无砖瓦廒房一十七间。雍正年间又增两廊房等房共十几间。肃州全城街市有“东大街”、“大南街”、“小南街”、“大北街”、“小北街”、“米粮市街”、“道门街”、“药王庙街”、“仓门街”和东关内街等几十条街,此外还有许多从事商业交易的小巷,如“会馆巷、北烧酒巷、南烧酒巷”等。“城内街市宏敞,车马骈阗,胡贾华商,凫集麇至,毂击肩摩,五音嘈杂。每登鼓楼四望,但见比屋鳞次,炊烟簇聚,货泉繁盛,人物殷富,洵边地一大会也”[80]。
清代中期,肃州形成了大小不同的商业街市,主要有:
东关内街市 有自东至西的直街一条,长一里半;另有自南至北的横街一条,长一里,街市中商贩不拘时辰,朝市暮散,多为回族商民。
临水街市 自东至西直街一条,长里许,为过往客商歇站之处,客民千余家,贸贩亦盛。(www.daowen.com)
嘉峪关街市 自东至西有直街一条,不甚长。商贾全都住在东关,关厢大于关内三倍。正街一条,长一里。有商铺、栈房、茶楼酒肆、旅店牙行等约千余户,军民数千家。凡仕宦商旅出口入关必宿于此,来往于此地西域商旅络绎不绝。
高台街市 自东至西有大街一条,为东西往来必经之地,商贾云集。又有南后、文庙街各一条。自南至北有仓门街、大寺庙街、药王庙小街、城隍庙街、小寺庙小街等街市,商户与居民共数千家。
金塔街市 自南至北曲折正街一条,小街一条,南巷一条。买卖多聚于北门,其余仅有一些走街串户的商贩,住户有七百余户。北关厢街市为城内最大的街市,有长一里多的正街,蒙古客商多来此地贸易。凡北部蒙古草原、大库伦以及包头、归化城等处商贩进入关内贸易,必在此地住宿,所以货物充足,生意兴旺,从事商业经营的不下千余家。同治十二年后,经兵乱而关厢荡为平地,后虽极力招聚,也只有小商贩三四家[81]。
肃州的市集商贾,被列为肃州八景之一。当时,这里“远避遐荒,舟楫少通”,“而番夷交集”,“市之鬻贩不拘时,黎明交易,日暮咸休,市法平价,众庶群集,以此极边之地,而有如此之富庶”[8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