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障“丝绸之路”的安全和畅通,汉代在河西修筑了长城、烽燧、亭障等军事防御设施,并设立了邮驿系统。
邮驿也称驿传,是在陆地交通线上每隔一段修建一所馆舍,配备有客房、伙食和出行的车马,一定数量的差役人员,供西域各国的使节或商贸人员和公务人员出行。国家的公文信件奏报也由驿站传递。汉代河西境内的邮驿系统非常完备,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汉代基层的邮驿机构,可分为邮、传、驿、置、亭等。“大致以车送称为传,步递称为邮,马递称驿,驿传中间停驻之站称为置,步递停留之处称为亭[7]。”
驿置是功能较为齐全的基层邮驿机构,长官为丞,丞下设有仓、厩、置四啬夫,佐为吏员,基层则有传舍啬、邮书、邮人等,有马数匹或数十匹,构成了一个不同于地方行政系统的邮传管理系统[8]。邮人一般由编户之民充任,负责传递文书,免除其徭役和一定的赋税。而在甘肃边地则多由戍卒担任。
1974年,甘肃省文物考古队在额济纳旗破城子遗址,发掘一枚王莽时期的《传置道里簿》木牍,上边记载了长安到张掖郡邸池的20个置之间的里程。1990年,甘肃文物考古队又在汉代敦煌悬泉置遗址发掘到一枚《传置道里簿》木牍,记载了武威郡仓松到敦煌郡渊泉间12个置之间的里程,结合两件木牍记载内容可以复原西汉时期从长安到敦煌的驿道和驿站设置情况,这两件木牍是有关汉代“丝绸之路”的珍贵历史文物。敦煌悬泉置Ⅱ0214①∶130牍是关于河西驿路的3组文字[9]:
仓松去鸾鸟六十五里,鸾鸟去小张掖六十里,小张掖去姑臧六十七里,姑臧去显美七十五里。
氏(下边加土字)池去觻得五十四里,觻得去昭武六十二里府下,昭武去祁连置六十一里,祁连置去表是七十里……
玉门去沙头九十九里,沙头去乾齐八十五里,乾齐去渊泉五十八里。·右酒泉郡县置十一·六百九十四里。
此简所记载的是越过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后的主要驿道:由苍松县(今古浪县龙沟村)、鸾鸟县(今古浪县小桥堡东南),转西北经小张掖(今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西)到姑臧县(今武威市凉州区)。然后西行经显美县(今武威市凉州区丰乐乡一带)、番和县(今永昌焦家庄一带)、日勒县(今山丹县李桥乡附近),沿弱水(今黑河也叫山丹河)南岸到氐池(今张掖甘州区),再渡张掖河(今黑河)向西北经觻得(张掖市甘州区西北西城驿沙窝北古城)至昭武县(曾一度为张掖郡治,今临泽县鸭暖乡昭武村一带),过祁连置(今临泽县蓼泉乡双堡一带)到表是县(今高台县黑泉乡定平村一带)。向西北行经酒泉郡治禄福县(今肃州区)到玉门县(今玉门市赤金乡一带),渡石油河经沙头县(今玉门市古城子一带)、乾齐县(今玉门市黄闸湾乡八家庄一带),渡籍端水(今疏勒河)到渊泉县(今瓜州县三道沟镇四道沟堡子)渊泉是敦煌郡下属的置,到了渊泉就等于进入了敦煌。(www.daowen.com)
这方木牍上没有记录渊泉以西的驿站和道路。1990年10月至1992年12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敦煌市东61公里处甜水井附近的汉代悬泉遗址进行了全面地清理和发掘,获得了包括上述木简在内的大量简牍,佐证了汉代驿道在敦煌境内的走行方向:从渊泉向西北,沿籍端水西行再偏南到广至县(今瓜州县截山子南八棱墩,考古编号A93),然后西行微偏南到鱼离置(今瓜州县苇草沟西南芦草沟墩,A87),出三危山,折西到效谷县悬泉置。再西行,经遮要置(今敦煌市东空心墩,D108)、效谷县(今敦煌市郭家堡一带),渡氐置水(今党河)到敦煌郡治敦煌县(今七里镇白马塔村)。
从敦煌向西道路分两条。一条路向西北沿着长城内侧(南侧)迤逦而行,中间重要的烽燧有仓亭燧(D32,斯坦因编号T18),其北门二百米就是大方盘城的遗址,是汉代敦煌西北长城线上的粮仓,似名为“昌安仓”,唐朝名为“河仓城”,在《沙州图经》等敦煌写本地志中都有记载。再往西就是玉门关(小方盘城)。另一条路从敦煌向西南行,经龙勒县(今南湖乡一带)到阳关。这两路在凌湖燧(大煎都候官所,D3T6b)会合,再西行经广昌燧(D1,T6d)南后,向西北行进入西域范围,越三陇沙,经居卢訾仓,傍盐泽(罗布泊)北岸,到楼兰王城。
由此可见,汉代的驿站傍长城而行,有时偏离长城较远,沿城镇之间的最近道路行进。当然,在戈壁地段要考虑水源,如悬泉置所在地段属于戈壁沙丘地形,气候和河西走廊其他地方一样风多雨少、夏热冬寒。之所以在这里建立驿道,是因为它南面附近的山沟(今名吊吊沟)内有一处泉水,即所谓“悬泉”。敦煌写本《沙州图经》卷三里有“悬泉水条”的描述:“右在州东一百三十里,出于石崖腹中,其泉傍出细流,一里许即绝。人马多至,水即多,人马少至,水出即少。”《西凉录·异物志》云:“汉贰师将军李广利西伐大宛,回至此山,兵士众渴乏,广乃以掌拓山,仰天悲誓,以佩剑刺山,飞泉涌出,以济三军,人多皆足,人少不盈。侧出悬崖,故曰悬泉。”可见人们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就把悬泉和西汉武帝时伐大宛的李广利将军联系在一起,事实上,悬泉所接济的人,不仅仅是西征东归的将士,更多的是西来东往的商旅以及外交使节。
1990—1992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的汉代悬泉置遗址,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汉代邮驿机构。它占地面积22500平方米,考古工作者清理了悬泉置坞堡院内外的全部建筑遗址,发现坞堡及坞堡内外不同时期的房址共27间。坞院50米见方,门向东,西南角向主体外突出一30米见方的马厩区。主体建筑是带有对称角楼的坞堡院落,院内四周有不同规格的房舍,供不同等级身份的客使住宿和用餐;院外建有大型马厩,用来安置客使的马匹,也是驿站所养驿马圈养的地方。根据简牍资料分析,悬泉置有官卒徒御37或47人,有传马40匹左右,传车少时6乘,多时15乘[10]。这里是一所规模相当可观而且功能齐全的汉代驿站。
遗址发掘出自武帝元鼎六年(前111)至东汉安帝永初元年(107)的有字简牍2.3万余枚,帛书、纸文书和各种遗物数万件。出土简牍和帛书有驿站管理文件、中央和地方官府下达的诏书、命令和私人信函、使者的过所(通行证)和乘传公文,还有大量涉及驿置职能的各种簿籍,如车簿、食簿、道里簿、日作簿、车马名籍、戍卒名籍、家属名籍、刑徒名籍、驿卒名籍以及帛书,较为完整地反映了汉代驿置的职能与功用。所出纪年简最早者为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最晚者为东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大体可以分作早期(西汉武帝至昭帝)、中期(宣帝至东汉初)、晚期(东汉中晚期)三段。遗址一间房子的内墙上,还抄写着西汉平帝元始五年(5)五月从长安颁发的《使者和中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魏晋时悬泉置改作烽燧,后来渐渐废弃。
悬泉置位于今敦煌市与瓜州县交界处,南傍三危山的余脉火焰山,北临北沙窝盐碱滩、汉长城和疏勒河,东南方入悬泉谷通悬泉水,西北面为戈壁滩。敦煌郡当时设厩置9所,包括鱼离置、遮要置、龙勒置、广至置、效谷置、冥安置、渊泉置等。悬泉置为其中之一,在当时属敦煌郡效谷县。该置设于西域通往中原的丝绸之路主干线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汉代的驿路也是非常重要的商道,便于各国商人的往来和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于商品的流通和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张骞通西域后,酒泉亭障向西扩展到玉门,后又延伸到盐泽(今新疆罗布泊),直到东汉时期,这一带仍是“立屯田于膏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11]。”邮驿制度不仅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有利于国防,也对汉族与边疆各族以及外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