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所写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称作“丝绸之路”。其后,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在1910年出版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根据新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即它是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因为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此称作“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丝绸之路”有三条路线:绿洲“丝绸之路”(又称“陆上丝绸之路”或“沙漠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绿洲“丝绸之路”虽然在张骞凿空以前已经开通,但是西汉王朝在河西地区设置四郡以后才开始畅通和繁荣。神爵二年(前60)西汉王朝设置了西域都护府,这样从政治上和军事上更加有力地维护了这条“丝绸之路”的畅通。加之这时河西酒泉地域开辟了许多新兴的农业区,从而使中原的老农业区与天山以南的农业区连接起来,这为“丝绸之路”的畅通和繁荣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这条道路沿途虽有不少的沙漠,并有不便行走的帕米尔高原,但是由于沙漠里有许多绿洲农业区,并有固定的驿站、旅店等设施,食宿比较方便,而且沿途所需的物质,就地可以得到补充。同时,由于沿途农业区内有许多城镇,使奔波于途的商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这些城镇里进行贸易,因此,酒泉、敦煌始终是连接河西农业区至天山农业区的枢纽。玉门关和阳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进入两关,就进入了中原王朝的西大门,外来的使者、商人在敦煌受到客人般的招待,来往的使臣就像回到家里一样。张骞第二次岀使西域,就是沿着这条路西进的。《汉书·西域传》说:“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庭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焉。”这条名扬古今中外的“丝绸之路”,以长安为出发点,从东往西有南北二道进入河西走廊,北道经平凉、固原、景泰到武威。这是一条捷径,但经腾格里沙漠边缘这段路比较艰苦。南道经陇西、渭源、临洮、西宁入扁都口从民乐进入张掖。此道绕道多,但除扁都口一段外,沿途都是农业区,易于行走。走廊内部道路也比较固定,到了敦煌便可进入新疆境内南北两路的交汇处。
南路:由敦煌西南行,从阳关(今敦煌市西南)到楼兰(今新疆若羌县),沿南山(阿尔泰山,昆仑山)北麓西行,经且末(今新疆且末县西南)、精绝(今新疆民丰县北尼雅)、杅弥(今新疆于田县东北)、渠勒(今新疆于田县南)、于阗(今新疆和田县)、皮山(今新疆皮山县南)、莎车(今新疆莎车县)、疏勒(今新疆喀什市),然后翻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或西南至罽宾(今克什米尔)、身毒(今印度,巴基斯坦),或西行大月氏(今阿富汗北部)、安息(今伊朗),再往西可达条支(今伊拉克)、犁靬(地中海东安)等国。(www.daowen.com)
北路:由敦煌西行,出玉门关(今敦煌市西北),穿过白龙滩(今新疆罗布泊以东沙漠地带),到车师前王庭(今新疆吐鲁番),沿北山(今天山)南麓西行,经危须(今新疆和硕县东北)、焉耆(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和静县)、尉犁(今新疆博湖县)、乌垒(今新疆轮台县东北)、龟兹(今新疆库车县)、姑墨(今阿克苏)、温宿(今新疆乌什县)、尉头(今新疆阿合奇县)、疏勒,然后越过葱岭,向西北到大宛(今吉尔吉斯,西域都护辖地)、康居(今哈萨克斯坦),再往西南经安息,西行达犁靬。
西汉政府经常派遣使者经酒泉、敦煌进入西域到达中亚、西亚、南亚各国,一年里有五、六起,多者十几起,每次人数少则百余人,多至几百人,往返时间少则三五年,长则达八九年,西方各国也经常派遣使者来中国。这些使者实际上担负着政治联系和物质交流的双重使命,使中国和亚欧各国人民的经济文化交往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