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学而》)
何晏《集解》引苞氏曰:“恭不合礼,非礼也。以其能远耻辱,故曰近于礼也。”此以“合礼”来解释“近于礼”。朱熹认为此章言谨始之意,前两方面是说:与人约定前要先考量所约定的合不合于义,对人表示恭敬的行为要先考量其行为合不合于礼。以下引述其说:
信,约信也。义者,事之宜也。复,践言也。恭,致敬也。礼,节文也。……言约信而合其宜,则言必可践矣。致恭而中其节,则能远耻辱矣。……此言人之言行交际,皆当谨之于始而虑其所终,不然,则因仍苟且之间,将有不胜其自失悔者矣。(《论语集注》)
如今人与人要约,当于未言之前,先度其事之合义与不合义。合义则言,不合义则不言。言之,则其言必可践而行之矣。(《朱子语类》卷二十二)
朱子认为“近”的意义应为表示“符合”义的“合”和“中”,但是“近”并无这种意义,所以,这应该是“古人下字宽”的现象,他说:
问:“‘信近义,恭近礼’,何谓近?”曰:“近只是合,古人下字宽。今且就近上说,虽未尽合义,亦已近义了;虽未尽合礼,亦已近礼了。”(《朱子语类》卷二十二)
这是说“近”字表示“合”的意义,虽然“近”义和“合”义略有差别,但是因为古人用字比较宽泛而不严谨,所以可用“近”字来表示“合”义。
在本文第二则的讨论中言及“谨”有不违背、符合的意思,《管子·重令》“谨于乡里之行”,日本学者安井衡云:“不倍孝悌忠信之道。”上博简《弟子问》“言行相”读为“言行相谨”,表示言行不相违背或言行相符合的意思。根据这两则文献,就可以把“信近于义”和“恭近于礼”的“近”读为“谨”,理解为谨守、不违背或符合的意义。“信近(谨)于义”和“恭近(谨)于礼”即“守信而不倍于义”“恭敬而不倍于礼”的意思。依此训解也就不必如朱子以“古人下字宽”来解释“近”和“合”在意义上不切合的现象了。
《论语·学而》:“信近(谨)于义,言可复也。恭近(谨)于礼,远耻辱也。”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说:与人约定,信守承诺而不违背义,这样就能够兑现约定;态度恭敬而不违背礼,就不会遭受到侮辱。《论语》“信近于义”和“恭近于礼”的“近”,很可能战国时期写本的写法就与上博简《性情论》《弟子问》的“” 相同或相近,而此字上部所从是“近”的异体字。战国竹简可见用“”来代表“谨”这个字,表示符合或不违背的意义。后来在传抄的过程中,“”字被改读为“近”并训解成为“远近”的“近”义,以致造成词义与上下文意不切合的现象。朱子认为“近”没有“符合”义,所以就以“古人下字宽”来解释这种词义不切合的现象。
【注释】
[1]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81页。
[2]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72页。
[3]陈伟:《郭店竹书别释》,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07页。
[4]杨家骆主编:《说文解字诂林正补合编》第5册,台湾鼎文书局1994版,第64页。
[5]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2009版,第533页。
[6]白于蓝编著:《简帛古书通假字大系》,福建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6页。(www.daowen.com)
[7]参黄德宽、徐在国:《〈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缁衣·性情论〉释文补正》,《新出楚简文字考》,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6页。
[8]斤,别本作“釿”,参任继昉:《释名汇校》,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360页。
[9]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11~213页。
[10]李天虹:《读〈季康子问于孔子〉札记》,简帛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29),2006年2月24日。
[11]范常喜:《〈弟子问〉〈季庚子问于孔子〉札记三则》,简帛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91),2006年8月2日。
[12]李锐:《“恒”与“极”》,《中国文字》新第36期,台湾艺文印书馆2011年版,第26页。
[13]龙宇纯:《上古音刍议》,《中上古汉语音韵论文集》,台湾五四书店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406页。裘锡圭:《文字学概要》(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6页。
[14]陈伟:《郭店竹书别释》,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04页。
[15]参陈伟:《新出楚简研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45页。
[16]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75页。
[17]何有祖:《上博五零释(二)》,简帛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27),2006年2月24日。
[18]杨柳桥:《荀子诂译》,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305页。
[19]蒋绍愚先生说:“有时候,某个词在某种上下文中会超出其原型范畴,不能完全按照其固定意义来解释,其意义会根据上下文而产生一些改变,这就是‘上下文意义’。”又说:“在古书注解中,都用‘谓’来表示上下文意义。”参蒋绍愚:《汉语历史词汇学概要》,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159~163页。
[20]楼宇烈主撰:《荀子新注》,中华书局2018年版,第220页。
[21]王天海:《荀子校释》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509页。
[22]安井衡:《管子纂诂》第5卷,台湾河洛图书出版社1976年版,第1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