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秦汉时期盛放耳杯的器皿

秦汉时期盛放耳杯的器皿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西汉早期阶段,这种耳杯盒只在此前楚国中心地域的墓葬中发现,即在今天的湖南和湖北省。在位于今天湖北和湖南的两座墓的随葬品清单将盒具列为“杯具盒”。[12]在西汉晚期,这些独特的木盒具停止生产了。[13]表二食具盒和酒具盒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在东汉时期,之前的耳杯盒的造型似乎未被遗忘,回归到了陶器中,这种例子在河南省济源五龙口西窖头10号墓中可以见到。

秦汉时期盛放耳杯的器皿

楚文化在之后的朝代中仍然继续激发着奇思妙想,它的艺术遗具保存了下来。漆器作坊的工匠拥有着高超的手工技艺和匠人想象力,他们关于工艺品和器物的传统造型和装饰的知识并不因为战国末期楚国的衰亡而突然终止,而是延续到了秦汉时期。在短促的秦代,漆器的种类减少,而且漆器以世俗用途为主。令人惊讶的是,作坊仍然持续生产食具盒和酒具盒(见表二,14—24)。这样的例子几乎都发现于湖北云梦睡虎地墓地周边。然而,盒具受到一定程度的改造:总的外形仍然类似此前的猪形盒,但是造型和装饰变化更倾于抽象化。盒身和盖子如今都配有圆形的边棱作为器足,使得盒具能够立稳,盖子也是如此,在打开盒具的时候,形成了两个相同的盒身。盖子和盒身的底部装饰着相同的纹饰:在中间装饰抽象的凤鸟纹和龙纹,在边缘则有几何凤鸟纹。盒具上的两只眼睛和扁平方形或圆形的鼻子让人回想起楚国作坊关于猪形盒的构思。

到了秦代末汉代初年,带有圆形扁平柄手、素面的小型圆形盒具出现。它们在内侧涂红漆,在外侧涂黑漆,在盒内存放了五至六件小耳杯(表二,24—25)。

西汉的漆器作坊继续生产这种特别的盒具,但从之前的秦代开始,盒具的尺寸变小且只存放耳杯:即所谓的耳杯盒(表二,26—32)。在西汉早期阶段,这种耳杯盒只在此前楚国中心地域的墓葬中发现,即在今天的湖南和湖北省。非常好的例子发现于湖南长沙马王堆墓、湖北荆州高台33号墓、江陵凤凰山168号墓。[11]这些盒具由盖子和盒身构成,两者盖合严密。在盒具正面处雕刻有两个扁平圆形的柄手,但是没有采用动物的造型。在这一时期盒具的尺寸、造型、装饰的标准化,以及存放的耳杯都臻于审美之佳境。盖子中部和盒身底部的云气纹与几何纹、波纹组合。耳杯成排叠放,只有一个耳杯是反着摆放在中间的。最后一个耳杯有两重器沿,柄手呈扁平三角形,以固定住其他耳杯。

盒具在汉代墓葬的随葬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位于今天湖北和湖南的两座墓的随葬品清单将盒具列为“杯具盒”。在湖北江陵凤凰山168号墓中35号竹简称盒具为:“具器一合杯十枚有囊”。在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中195号和196号竹简列有耳杯和两个盒具,“画小具杯甘(廿)枚”和“画具杯二合”。[12]

在西汉晚期(大约公元前70年),这些独特的木盒具停止生产了。但是将一套耳杯存放在一个容器中的想法仍然为墓葬随葬品所采用和延续。只有在今天安徽、江苏和江西的一些墓葬中发现了精致的小型盒具,盒具器身为薄木坯或麻布胎,以一种非常不同的方式制成,或是呈圆形且内含耳杯形的小内格,或是呈四叶形(表二,33—37)。[13]

表二 食具盒和酒具盒(秦代221——206BCE至汉代206BCE——220BCE)

续表

续表(www.daowen.com)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在东汉时期,之前的耳杯盒的造型似乎未被遗忘,回归到了陶器中,这种例子在河南省济源五龙口西窖头10号墓中可以见到(表二,38)。[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