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鄂渝地区龙窑的新石器时代至商时期研究现状

鄂渝地区龙窑的新石器时代至商时期研究现状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是因为该地区新石器时代窑炉资料发现很少,故研究者寥寥。“三峡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龙窑比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商周龙窑的时间要早上几百年,这一发现揭示了我国南方龙窑系统起源的多元性。”[18]从以上诸学者的研究成果看,虽说诸位学者都论及了鄂渝地区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至商时期龙窑方面的相关认识,但我们也不难看出,诸位学者多偏向于对本地区龙窑的用途及功能方面的讨论,而在横向比较研究方面过于欠缺。

鄂渝地区龙窑的新石器时代至商时期研究现状

从湖北地区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窑炉资料的情况来看,发现的数量不多,仅零星发现,除前面介绍的随州金鸡岭遗址发现的一批窑外,另有江汉地区天门肖家屋脊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石家河文化早期)2座窑,[9]鄂西北房县七里河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石家河文化)窑,[10]江汉平原隔江相望的湖南安乡划城岗遗址发现一座大溪文化时期的窑炉。肖家屋脊窑炉、七里河窑炉都比较小,底部平,划城岗窑炉形制为原型窑炉,这些窑炉皆属于馒头形窑,不属于龙窑范畴。正是因为该地区新石器时代窑炉资料发现很少,故研究者寥寥。

2002年随州金鸡岭遗址中清理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窑炉6座,其中两座为龙窑(Y2、Y3)。对这两座龙窑的形制,发掘报告《随州金鸡岭》中称“陶窑是本次发掘非常重要的发现,尤其是长条形分室龙窑与目前发现的屈家岭文化晚期的陶窑有很大的区别”[11]。发掘过后的10年,即2012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刘辉、唐宁二位先生就随州金鸡岭遗址中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窑址群进行了讨论:“Y2、Y3作为目前发现最早的长条形分室陶窑,形制与结构依然十分简陋,窑体较窄,窑壁较薄,坡度也较缓,仍不能与后期成熟的龙窑相提并论,但这毕竟开龙窑结构之先河,是史前人类窑业技术的一大进步。”[12]由此可见,随州金鸡岭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条形龙窑的发现,其研究价值意义深远。

金鸡岭龙窑发现于21世纪初(2002年),而在江汉地区东部黄陂盘龙城商时期遗址中清理出的两座龙窑,发现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发掘报告《盘龙城》中介绍:“窑头与窑尾落差2.75米,其结构可分窑头、窑室、窑尾,除投柴孔及窑顶未见外,几乎具备了今天所见民间烧造陶瓷器的‘龙窑’所具有的全部特征。”这两座“长窑的性质可能是烧造陶器的龙窑,具体地说是烧造盘龙城出土的大量陶缸的”。[13]

鄂西长江西陵峡地区秭归大沙坝、秭归何家大沟、巴东吴家坝几处商时期遗址中发现龙窑,对其由来,有学者据三峡地区出土有一些商周时期“印纹硬陶”,而这种印纹硬陶的产品来源于长江中游地区,考古在江西鹰潭角山、浙江上虞百官镇等遗址的龙窑中,都发现有这种印纹硬陶。如此可以推测,在产品进行交流的同时,两地的龙窑技术或许也有所交流。“三峡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龙窑比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商周龙窑的时间要早上几百年,这一发现揭示了我国南方龙窑系统起源的多元性。”[14]那么,当时的古先民们在文化交流中会不会将建筑龙窑的技术传到长江下游地区呢?值得深思。(www.daowen.com)

20世纪90年代末,重庆库区忠县中坝遗址中发掘出一批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龙窑,引起了考古研究者的注意,主持发掘中坝遗址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孙智彬先生在搜集了巴蜀地区考古发现的龙窑资料后撰文述及,中坝遗址中发现的这批龙窑,“将四川盆地使用龙窑的历史,提早到了距今4000年以前”。[15]曾先龙先生在《中坝龙窑的生产工艺探析》一文中从龙窑形制及其特点、生产工艺、中坝龙窑与欧洲早期制盐生产之比较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与分析,据中坝龙窑的特殊结构表明,它应该是专门用于陶器煮盐的灶,而不是用于烧造陶器的,这种煮盐工艺亦见于公元前1300年至前1200年之间欧洲,在德国南斯拉夫和波兰等地都可以看到这种制盐遗迹[16]白九江、邹后曦二位先生在《制盐龙灶的特征及演变——以三峡地区为例》论及:“已有研究表明,中坝遗址是一处延续两千年的制盐遗址,那么其发现的早期‘龙窑’遗迹就应当是盐灶,由于形状上均呈长条形,我们不妨将这类盐灶遗迹改称为‘龙灶’”,他在综合了我国其他地区龙窑(灶)的考古发现的有关资料后,进一步认为这种龙灶的发展和演变是“早期龙灶的发展经历了由平底到斜坡底的变化”。[17]罗敏先生在研究三峡地区“窑业”的文章曾对三峡地区考古发现的先秦时期的窑炉资料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在谈到忠县中坝遗址这批新石器时代晚期龙窑时认为:“三座(6座)龙窑尚处于龙窑技术发展的早期探索阶段,坡度不明显,烧成时间长,说明当时还没有认识到火焰抽力的形成与作用,是一种原始龙窑,与汉代及其后的典型龙窑有很大区别。”[18]

从以上诸学者的研究成果看,虽说诸位学者都论及了鄂渝地区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至商时期龙窑方面的相关认识,但我们也不难看出,诸位学者多偏向于对本地区龙窑的用途及功能方面的讨论,而在横向比较研究方面过于欠缺。那么,就该地区龙窑的起源及一些相关问题,例如鄂渝地区龙窑的建筑年代、技术与规模、用途、龙窑产生的背景、与长江中下游及我国南方地区龙窑之间的关系、该时期的龙窑对汉以后巴蜀地区龙窑有无影响等诸多问题。我们认为,要弄清楚上述这些龙窑方面的问题,首先应该是在厘清了鄂渝地区该时期龙窑的考古发现资料后,再综合长江中游以及我国南方地区考古发现的一些先秦时期龙窑资料一起来进行全面分析与讨论,这样才能对鄂渝地区考古发现的这些新石器时代至商时期龙窑方面的诸多问题逐一进行分析与解答,从而解开这些谜团。接下来我们拟就上述有关龙窑方面的一些问题来谈谈我们的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