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方圆管理的平衡方程,方圆论

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方圆管理的平衡方程,方圆论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内部管理“势”的形成,领导者个人魅力之体现,不在“方”,而在“圆”。譬如,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善、仁”,道家的“无为而治”,西方文化中承认个人利益,崇尚自由发展,鼓励竞争的价值观,均是“内圆”的理论依据。方有形,是制度,如骨架;圆无形,是文化,如空气,无处不在。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由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去推动,用方程式表达则为:制度+文化+企业家人格魅力客户需求这就是方圆管理的平衡方程。

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方圆管理的平衡方程,方圆论

如何管好企业?这似乎已成了业内人士永恒的话题,出题的、解题的林林总总,不少人解答得很有见地,但当别人照方去实践时,效果却不一定好。我是个企业管理爱好者,也是实践者。我的感悟是:企业管理是科学,是一门学问,而且是“很深”又“很浅”的学问。“深”到任一管理理论或实用方法,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去实践,或同一人在相似的环境去实践,结果总难预料;“浅”到中国遍地都是各类厂长、经理在做管理,不少人还能谈出一二三,似乎管理极易,易到了只要是厂长,曾经成功过,都可以被称为“企业家”。

然而,在“深”和“浅”的尺度中,“好”与“差”的距离之远又远非一般人可以感悟,大概“企业领导者”与“企业家”的差别就在这里了。

对优秀的企业家而言,管理企业既要悟理,又要实践。有时需要沉稳,有时需要简洁、明快,无论多大的难题,他们总会有恰当的应对之策。即使如此,这些人经营企业的结果也总在“成功”或“失败”之间交替。成功者似乎懂得了企业管理的真谛,殊不知,稍有闪失,哪怕一念之差,失败又会随即而至。所以,危险始终伴随着每一位刚领略了成功喜悦的企业管理者。诚然,成功对有韧性的失败者而言,恰是新的起点,希望就在通过反思失败而产生的正确应对之中。就像方程X+Y=Z的求解,始终在假设和应变中方有答案,假设是条件,应变是对策。

如果要将企业管理用简要关系式来表示的话,在我看来,亦可以表示为:

内部(制度+文化)+外部(环境)⇒客户需求

方圆来表示可为:

内方+内圆+外圆⇒目标

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企业管理的平衡方程。极简单的关系,但又不是简单的“公式”,因为你很难对三个变量进行数字式的度量。

当企业某一目标设定之后,要努力去做,不仅仅要做到内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协调,还要做到内外兼顾。策略应对中的刚与柔也就形成了“方”与“圆”,形成企业特有的价值观和应变文化。三个变量之间“度”的不断匹配组合就导致了企业新目标的不断实现。(www.daowen.com)

这里的“外圆”,是指企业对外部环境、条件的适应应变策略。特别是适应环境的能力,需要韧性、挤劲、毅力和良好的心态,企业培训人力资源的着力点,当先以此为起点。“圆”有顺应的含义,也有被动顺从的意思,但其积极意义更在于体会“适者生存”的自然界法则。

“内方”,是指企业机制、规章制度、评价规范等执行策略。一般企业做到制度全面系统并不难,难的是在全面系统之后的化繁为简,即做到简单、实用、有效。“方”是纪律,体现的是制度化生存。“方”到何“度”为最有效?日本人、西方人各有不同的价值观,日本人讲无情管理,讲绝对服从。西方人讲究按规则办,各有成功之范例。虽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均视制度建设和实施评价为企业最基本的要求,无此认知不可妄言企业管理。

“内圆”,是指制度不完善或管不到的地方靠企业文化去补位、调整。内部管理“势”的形成,领导者个人魅力之体现,不在“方”,而在“圆”。“内圆”的基础是对人性市场规律的理解和认知。譬如,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善、仁”,道家的“无为而治”,西方文化中承认个人利益,崇尚自由发展,鼓励竞争的价值观,均是“内圆”的理论依据。

“外圆”的侧重点在应变和适应。“内圆”的侧重点在培训和引导。“外圆”有被动的成分,“内圆”则可主动去实行。

方与圆,即刚与柔。方有形,是制度,如骨架;圆无形,是文化,如空气,无处不在。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由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去推动,用方程式表达则为:

制度+文化+企业家人格魅力⇒客户需求

这就是方圆管理的平衡方程。其间尺度把握得好,则可形成无真空管理,也便达到了企业管理的高层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