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是一种矢量,它通常用风向和风速两个要素来表示。
7.1.2.1 风向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果风是从东面吹来,则称为东风。观测陆地上的风向一般采用16个方位(海上的风向通常采用32个方位),即以正北为零,顺时针每转过22.5°为一个方位,如图7.1所示。
图7.1 风向的方位
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某风向出现的次数占各风向出现的总次数的百分比,称作风向频率,即
7.1.2.2 风速
风速是表示风的移动的速度,即风在单位时间内流过的距离称为风速v,单位是m/s。
1.瞬时风速与平均风速
风速是很不稳定的,即使在很短的时间内,它的变化也很大。在某一瞬间(几秒内)测得的风速称为瞬时风速;在某一段时间内,瞬时风速的算术平均值称为平均风速。
假如把一昼夜中每24h所测得的风速相加,再除以24,就得到了一天的平均风速。同理,可求得月平均风速和年平均风速。
2.风速频率与风速变幅
在一定的时间内,相同风速出现的时数占测量总时数的百分比称作风速频率,即
在求得平均风速的限定时间内,最大风速与最小风速之差称为风速变幅。对风能利用来说,既希望平均风速较高,又希望风速变幅越小越好,以保证风力机平稳运行和便于控制。
3.启动风速、切除风速、有效风速(www.daowen.com)
可使风力机启动运行的风速称为启动风速,风力机超速运行的上限风速称为切除风速,大于这个风速时风力机必须停转,否则将有因超速旋转而损坏的危险。国内多数风力机常取3m/s为启动风速,20m/s为切除风速,所以把3~20m/s的风速称为有效风速。据此计算出来的风速频率和风能分别称为有效风频和有效风能。
4.风速级别
世界气象组织将风力分为13个等级,见表7.1,在没有风速计时可以根据它来粗略估计风速。
5.影响风速的主要因素
(1)垂直高度。从空气运动的角度,通常将1km以下的大气层分为三个区域:离地面2m以内的区域称为底层;2~100m的区域称为下部摩擦层,两者总称为地面境界层;从100~1000m区域称为上部摩擦层,以上三区域总称为摩擦层(大气境界层)。摩擦层之上是自由大气。
表7.1 风速级别及其特征表
地面境界层内,空气的运动因受紊流黏性和地面摩擦的影响,风向大体一致,而风速则随着垂直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关于风速随高度变化的经验公式很多,在离地面100m的高度范围内,风速在垂直高度上的变化通常可按下面的指数公式求得:
式中 v——高度H处风速;
v 0——高度H 0处的风速(气象站风速仪的安装高度一般为10m,所以H 0一般为10m)。
(2)地形地貌。
(3)地理位置。由于陆地表面和海面对风的摩擦阻力不同,造成了海面上的风比岸上风大,沿海的风比内陆风大得多。
(4)障碍物。风流经障碍物时,会在其后面产生不规则的涡流,致使流速降低,这种涡流随着远离障碍物而逐渐消失。当距离大于障碍物高度10倍以上时,涡流可完全消失。所以在障碍物下设置风力机时,应远离其高度10倍以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