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晶体硅电池:中国太阳能研究的起源与突破

晶体硅电池:中国太阳能研究的起源与突破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对太阳电池的研究较早,于1958年开始相关研究。目前国内有几十家研究所、科研机构及公司都在从事太阳电池的研究,研究内容几乎涵盖了国外已有的每一种太阳电池技术。在2005年,南京中电的赵建华博士开发了两次扩散的选择性太阳电池,使电池转换效率从当时的平均16.5%提升到了17.5%,该电池投产了5条线,目前选择性发射极电池达到了19%的转换效率。

晶体硅电池:中国太阳能研究的起源与突破

我国太阳电池产业发展迅速,在短短几年内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一大电池制造国,超过了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但隐藏在巨大的生产规模下的是相对薄弱的研发能力。国内现有生产企业的一些关键装备的国产化一直不理想,在技术及装备上处于落后状态,为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国内一些科研院所和企业都自发地开展了太阳电池技术的研究。

我国对太阳电池的研究较早,于1958年开始相关研究。目前国内有几十家研究所、科研机构及公司都在从事太阳电池的研究,研究内容几乎涵盖了国外已有的每一种太阳电池技术。

我国在PESC电池取得的最高转换效率为北京太阳能研究所(北京太阳能研究所有限公司前身)研制的19.8%,同时北京太阳能研究所在刻槽埋栅上取得了18.6%的国内最高转换效率。

HIT电池目前国内有几家科研机构及企业在研究,如中科院电工研究所、中科院研究生院、国家电网等。中科院研究生院在2005年报道了17.2%的国内最高转换效率,他们采用热丝CVD法制备,为单面结构。中科院电工研究所近两年也开展了相关的工作,用p型单晶硅片,采用PECVD法获得了16.5%的转换效率,转换效率还在提升中。(www.daowen.com)

其他的电池结构,如IBC、EWT、MWT及激光掺杂、N型电池等,国内有很多研究机构及企业都在进行着研究开发,但还没有未见相关转换效率报道。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随着太阳能产业的蓬勃发展,国内一些大型企业都设立了自己的研发部门,从事一些新结构新技术的研究,如尚德、英利、晶澳等公司。尚德和UNSW合作开发的PLUTO电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已经获得了单晶19%,多晶17%的转换效率,并且计划将转换效率突破20%。另外,保定英利公司通过和荷兰ECN公司合作,引进了ECN公司的硼扩散N型电池生产技术,预计项目达产后平均转换效率可以达到18.5%。在2005年,南京中电的赵建华博士开发了两次扩散的选择性太阳电池,使电池转换效率从当时的平均16.5%提升到了17.5%,该电池投产了5条线,目前选择性发射极电池达到了19%的转换效率。晶澳公司也宣布要在今年将采用选择性发射极技术将电池转换效率提升至18.7%,但是具体细节未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