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追求可持续发展:城市化、创新与治理的角度

追求可持续发展:城市化、创新与治理的角度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刚才主持人提到了我的主题是关于城市化创新以及治理的,还有追求可持续发展。中国城市化的进程非常迅速,5亿人完成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这只是发生在35年的时间里。城市要不断创新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提升人们的社会福利以及推动经济的发展。针对城市和针对社区的策略,也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方面,城市化治理都会带来更多的效益。

追求可持续发展:城市化、创新与治理的角度

汉斯·道维勒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战略规划助理总干事)

大家上午好,感谢各位的邀请,让我参加这次特殊的论坛,同时我也想祝贺南开大学百年华诞。100年确实是很长的时间,即便在今天看来,一个大学100年的教育也一定培养了非常多的领导,可能要写很厚的一本书来记录他们的成就和伟业。刚才主持人提到了我的主题是关于城市化创新以及治理的,还有追求可持续发展。我会跟大家分享一些不同方面的内容。

我们首先看一下城市化的趋势。城市化在全球都在推动,全球超过70%的人口在2050年的时候都会居住在城市里,今天世界上一半的人已经生活在城市里。每8个人中就有1个人生活在超大城市之中,即有1000万人口的大城市。据联合国统计,大城市的数字已经从1995年的14个上升到2016年的29个,也就是说在20年间这个数字翻了一番,现在还在持续增长。预计德里到2050年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会有4000万居民。我们看到居住空间的局促,而且我们需要找到新的解决方案。现在城市变得越来越垂直,垂直的城市受到广泛的关注,其实在迪拜的一个人提出来,它像是多功能的摩天大楼。中国城市化的进程非常迅速,5亿人完成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这只是发生在35年的时间里。其中5个人口数较多的城市是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这样的大城市,很多的人都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中。而且我们看到私家车越来越少,我们出行依赖公共交通将成为一种趋势,同时也会面临非常大的挑战。世界上发展较快的那些城市的国家,像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现在还没有地铁,很多城市需要升级换代现有的基础设施,新的城市可以从头做起。在全球化的时代里,这些城市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们不光自己在城市化,也在改变着国家的面貌,跨城市、跨区域的发展成为新的趋势,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成为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城市要不断创新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提升人们的社会福利以及推动经济的发展。对于创新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推动更多的经济发展,而且也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不断推动工业的发展,也可以加快城市创新的步伐。可能性增加了,与此同时也带来一些挑战,比如城市化会颠覆经济的发展,可能让一些人失去工作,而社会成员之间的差距将会不断拉大。在此之前的发言当中有人也提到了这一点,创新可以帮助我们把新的想法变成价值,可以以新的产品服务或者工作的方式来呈现。创新可以不断驱动世界长期的生产效率提升和经济增长。创新由最开始的原创开始,从而可以让很多新的事物在此基础上成长起来。创新同时也将会推动全球的经济社会发展,我们认为创新的国家一定会在未来胜过不创新的国家。而创新需要有各种各样的利益相关方,有公共的也有私营部门,而且需要参与到技术的传播和新想法的传播当中。

为了能够推动创新,我们需要不断去提供一些高效的解决方案,只有通过政府、公共部门、私营部门还有企业界的合作,才能够将真正创造性的科技运用到城市当中,也可以让未来的公民受益。这就包括了我们要聚焦于创新的治理手段,包括使用新的数字工具。不同国家处于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路径,同时需要制定相应的战略。在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当中,智能、社区将会塑造城市的基础结构,也会塑造城市当中居民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城市的发展给整个区域和国家的发展带来非常重要的影响,各国政府如果要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以及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话,都需要让城市发挥重要的作用。这其中包括了要怎样转变交通运输的方式、转变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式等。传感器、数据和互联网都将会改变我们的基础设施,让基础设施更加智能,而且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环境以及各种自然资源,比如水资源等。针对城市和针对社区的策略,也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第11个目标当中,关注城市与社区的目标中预计有65%即169个小的目标都是要延后达成的,并没有办法去实现,我们必须迎头赶上。

根据PWC(普华永道)咨询公司的报告,到2025年,由城市化所带来的投资将会比2012年翻一番,而亚洲包括中国也将会有60%的投资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增加投入1%的基础设施将会在4年当中提高1%的GDP。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要使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更加平衡,需要更加关注城市化的策略。而各个城市也在试点一些新的监管方式和新的治理方式,包括创新性生态系统和引入私营部门,朝着实现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方向发展,采用各种相应的策略,比如像欧盟委员会就引入了数字城市方案。中国一些城市要把自己打造成为数字化的城市,通过使用人工智能实现这一点。

到了2020年,韩国希望可以不断地实现电子政务,而印度正在大力推进智能城市的建设。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方面,城市化治理都会带来更多的效益。像有一些公司比如谷歌在2017年以来在不断增加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来推动城市的发展。新加坡也建立起了关于人工智能应用和数据应用的咨询委员会,日本也推出了以人为主的智能社会方案。当然城市化的发展给我们带来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也会给我们的环境和社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比如对环境宜居性的影响。我们需要不断推动社会科技的进步,执行自主创新的策略,建立一个更加现代的城市生态系统,来促进创新城市基于科学和技术进步的发展。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当中,我们也要不断去了解,如果它给我们人类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这个新篇章主要是由科技进步推动的,它也会带来与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相当的物理和生物世界的变化。而数字化也将会发挥巨大的潜力,为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带来总体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和物联网、3D打印和分布式账本等技术,让每个利益相关方都参与进来,让他们可以捕捉新的机遇,服务和获得新的就业机会。自动化将会不断发展,并且未来将会无处不在。比如推动无人机的发展,还有无人驾驶汽车以及具有现实意义的仿真机器人的发展。

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的速度、深度和广度将会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国家应该怎样发展,组织应该怎样创造价值,包括到底对人来说我们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我们需要利用技术打造包容性和以人为本的未来。不断兴起的技术正在推动智能城市、健康城市、安全城市、生态城市的系统性整合和一体化,并且逐渐融入城市与区域的框架当中。而且随着创新和城市公共服务的转变,信息技术也位于创新的核心当中,也会推动数字政策治理方面的转变,这也需要我们去密切关注。更快的5G网络让数字通信更加普及,与此同时也会增加处理的能力和存储的能力,将有望从根本上重新塑造公共服务,让公共服务可以更加直接地应对公民的需求。这也需要我们去进行新的治理方式的安排。现在更多的网络攻击,成为新的政府治理的威胁,包括互联网还有物联网以及云计算也会面临着一些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出台一系列保护数据的法律法规,自2017年以来就有这方面的法律出台。这给政府的治理带来新的复杂性。互联网正在持续并更加广泛地推动社会进步和企业的进步,驱动了创新,并且帮助政府更好地去解决一些政治上的问题。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研究,全球非营利性的互联网组织建立了一个组织,他们也讲到在发展过程当中将会有380个区域去应对新的变化,也需要我们采取新的措施。

创新正在不断打破信息技术的边界,大家都知道这一点。创新快速改变了社会经济格局,很多创新产生颠覆性的技术,这又会给我们的企业和社会带来根本性的影响。人工智能是具有通用目的的技术,而且有潜力帮助我们去提高包容性的经济增长,推动创新和生产效率的提升,还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很多好处。同时使人工智能在生产、交通、金融、教育等领域得以应用,将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驱动力,帮我们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创造具有可持续性的和包容性的社会。人工智能的目标是提升人们的福利,提升人们的能力和推动创新,让我们帮助那些弱势群体,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因此,它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发展。(www.daowen.com)

物联网在这方面取得了激动人心的突破,包括手机洗衣机可以相互沟通,通过处理大量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最大化地提升机器使用效率,而且我们也需要通过数据分析来推动企业与政府的发展,让他们获得更加有效率的实时的支持,也可以帮助人们来处理各种各样的业务,包括报税等。而物联网整合性的发展,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层面的运用将会帮助我们打造数字化城市,从而让我们更加聪明地应对一些如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等方面的需求。

数字城市通过这些技术的发展而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数字城市可以推动低碳经济的建立,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数字工业化和工业数字化以及城市数字化将会构成数字城市发展的3大基石和推动力,而提升连通性和宽带的接入也会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基础,它们是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增长的重要助推器。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增加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样能帮助我们缩小数字鸿沟,包括数字性别鸿沟。实现全球性普遍的数字经济,希望到2050年可以更好地减少贫困人口。此外,它确实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升公共服务,让政府更好应对公民的需求。我们需要提升女性的教育参与程度,包括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我们需要和相应的合作伙伴一起,让所有人都能获得新的技术。城市治理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通过更新软硬件,大量的跨区域数据将会得到融合,并且建设一个“城市大脑”。这个“城市大脑”像人类大脑一样,最终会推动智慧城市治理的发展。而大数据和小数据的结合也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识别、预测居民的需求,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城市的人口密集性会带来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带来环境的恶化以及交通的压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大城市需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交通系统的建设和运营也会面临巨大的压力,需要我们在大城市有一些低成本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轻轨、地铁、公交车等,而且我们也需要有AGT(Automated Guideway Transit,自动导向的新交通系统)的系统。我们去过新加坡的城市,培育和扶持轻轨等轨道交通、无人驾驶项目,还有复杂的交通系统,在路边布设了很多传感器,和中央的控制台相连,可以实现更高效的管理,而且可以减少交通拥堵、碳排放和环境恶化。

另外一点,关于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纽约已经这样做了。新加坡建成了基于卫星的ERP系统,实施交通费的收取,还有毒物费,可以对造成更大污染的车收取这样的费用。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提高交通运载的能力,同时又能够减少交通事故自动驾驶可能是未来减少交通拥堵的一个解决方案,研究表明,如果能够与叫车服务结合起来,并把它和出租车结合起来,可以缩短到达一个地点的时间,缓解交通压力。还有发展下一代交通的解决方案,能够更加高效地解决拥堵的问题,并且把人们安全地运到目的地。在未来,我们会极其依赖可再生能源,以尊重环境,会减少化学燃料工厂,因为它会带来更多的污染。

现在在中国,热电厂还是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包括基础建设中接入国内和国际市场,这些投资在建设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非洲国家可以从中国学到一些经验,以现在的扩展速度,到2050年人口规模会加倍,也会带来更大的交通压力。如果能够很好地管理,非洲和亚洲都会有一个绝佳的机会去使用对内的投资,这样能够让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很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经深入到60个国家,城市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也加入了区域互联互通的网络中。在智能经济的时代,我们需要新规模的互联互通,并且是合作共赢的模式。城市的互联互通可以让我们打造一个开放式的经济模式,这样可以让各个设施互联互通,并且可以进行自由的贸易以及人文的交流。第四次工业革命需要一些时间,需要新的组织架构和技能,这场革命对于生产率的影响其实并没有完全呈现。它提高了生产率,但是没有办法具体衡量。除此之外,还有20亿人脱离在全球化之外,并没有受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为了未来让数字化给所有的人带来积极的影响,我们还面临着迫切需要应对的挑战。在未来还要通过创新以及科技进步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让人们过更好的生活。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深度加入到全球化中,在各方面都是如此。国家的创新能力现在成为核心的战略能力,可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并且改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同时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建立一个创新型的城市,也会成为我们去实施创新战略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中国新常态的增长模式是由消费驱动而不是由投资驱动,现在增长的工资以及竞争的压力正在挑战着这一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要让中国的经济再平衡,并且提高服务业和制造业,这样才能让中国的企业走出去,以上这些都被纳入了政府的“十三五”规划中。

《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说,中国的创新改变着我们的教育,技术给我们带来更多新的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法的改变,也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师的角色,并且能够进行融合的教育。技术的革命也会改变生产教学材料的方法。教学资源分布的情况和教学评估方法的改变,像Coursera(免费公共在线课程)公司进行改革,有一些MOOC(慕课)的改革,有一些中小学的教学在融入最基本的技术方面做得还不够,我们要打造一个准备好面向未来的教育机构。要继续给所有人提供基础教育,同时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技术的创新可以让我们为未来做好准备。还有虚拟现实、增强现实,都会改变现在的教育体系。机器学习像刚才凌教授所提到的,创造出一些算法,可以处理大规模的数据。

当人们提到人工智能的时候,一般会提到机器学习,应用的环境包括自动驾驶或者搜索引擎。政府对于城市的规划和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政府的反应也要敏捷迅速,政府需要重新改革,才能跟上科技变革的步伐。而且有一些非常有力的数字工具,像人工智能慢慢渗透到整个市场,政府受到来自新技术的挑战,要怎样利用它们改进自己的治理能力?政府在执法方面使用技术,不光要制定法律,同时也要看怎样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技术,还有怎么提高环境的可持续性。政府不光要变成创新友好型的政府,本身也要进行创新。在这方面可以进行一些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把各个相关方加进来,这也会带来社会的变革,促进我们更好地利用科技的成果,并且要贡献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增长。城市之间的分享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案,智慧城市也需要有韧性。考虑到隐私性以及可操作性,这种城市的网络也可以加入全球智慧城市的联合中去,这也是大阪会议上提出来的一个组织。

(根据现场速记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