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升城市区域发展水平,构建中国化的城市体系
明晰城市区域概念,加强城市区域规划研究。中国对城市区域,以及城市群、都市圈等概念界定较为模糊,与国际标准的概念有一定的差异,这对国家政策的实施造成了一些影响,甚至造成国家规划政策的低效。中国应该逐渐加强城市区域以及城市区域规划研究,明晰城市区域以及城市群、都市圈概念,通过理论研究的完善促进中国城市区域规划的调整与完善。
提高政府效率,提倡多方协同治理。中国城市区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应该强化政府政策对城市区域发展与规划实施的保障体系,完善空间规划体系、提升规划水平、健全规划的实施保障。同时,避免政府对城市区域发展过度的直接干预,降低政府干预造成的效率损失,促进政府规划与政策的高效运转。促进多方合作,强化多方协调,特别是实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合作,协调、正确处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在城市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坚持市场主导,增强市场化水平。中国城市区域发展主要是政府通过相关政策推动实施的,但是面临着效率不高的问题,甚至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发展困境。解决城市区域问题不能仅仅通过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拉动,更应该逐渐提高市场力量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自下而上的政策促进城市区域发展与相关发展问题的解决。中国城市区域的发展应该更多地引入市场化的力量,引入城市竞争协调机制,提升区域发展的市场化水平,用市场引导发展与建设,逐渐将市场变为引导城市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加强国际交流,合理借鉴国际经验。全球范围内某些城市以及城市区域均有成功的发展成果,能够为中国城市以及城市区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经验借鉴。例如新加坡的交通规划政策、东京都市圈发展、首尔都市圈发展、美国波士华城市群建设等对中国大城市以及都市区、城市群建设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应该不断学习国际成功的实践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建立更具有实用性的政策指导,促进中国城市区域的健康发展。同时注意,借鉴国际经验不能照抄照搬,应该结合中国的现实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更具有实用性的经验做法。
完善顶层设计,构建可持续发展体系。城市区域发展需要系统化设计与精细化管理,需要通过完善的、综合的、系统的体制机制设计,构建城市区域发展的基础。系统的规划设计包括完善的空间规划体系、城市区域规划保障政策、交通体系、区域城市发展多角度的联动体系等,通过多方的、综合的系统设计,综合性、战略性的考量,创新发展策略,建立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实现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体系的构建。
着力解决水资源约束,促进城市发展转型。对城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合理评估,使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与之相适应。同时,城市的发展政策应当做出适应性调整,由用水效率优先导向转为用水总量控制导向;促进产业之间的结构合理化,降低产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产业的效益与效率,采用投入产出优化模型和情景模拟方法,揭示城市转型与水资源约束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合理规划利用城市土地,扩大交通供给。将城市发展决策、交通供给和城市土地规划3个策略相结合,共同提高政策效率;预先合理进行区域交通布局,建立城市群之间的互通关系,以中心城市的交通枢纽作用带动周边区域城市的交通发展;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合理规划布局,缩短通勤距离,尽可能减少在通勤上的成本,使居民在工作与生活之间达到最佳的均衡。(www.daowen.com)
深化内涵理念认识,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倡导城市可持续发展、以人文本、人与自然和谐、尊重城市历史文化、重视城市创新和包容精神的理念,建立主、客观相结合的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客观指标维度应该包含城市安全、环境宜人、生活方便、交通便捷、社会和谐5个方面;主观指标维度应该包括城市安全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环境健康性、自然环境宜人性6个方面,结合主、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宜居性做出总体和分维度的评价。
降低产业空间风险,促进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注重供应链管理,通过地区间的分散化供应来降低产业风险;利用各城市的产业优势,节省自身的投入成本,将业务转包给特定的供应商;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保障制度的建立,需要突出高层领导小组的督导作用,将环境保护放在优先决策的高度,对区域规划进行再调整,促进地区间的产业对接,成立保护环境和治理污染的基金,建立绩效评价机制进行引导。
(三)打造集约城市,统筹土地、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深化完善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细化规划目标。明确主体功能区规划监测、评估内容和发展目标;改革我国统计制度,打破数据垄断的状况,创新政府大数据采集、应用体系,整合各种数据,准确反映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空间分布、治理状况;尽快开展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和绩效评估,建立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数据库,保障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实施;加强对空间形态、空间布局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为绩效评估提供科学支持。
重新实施控制大城市政策,大、中、小城市均衡发展。调整产业规模和结构,从影响人口承载力的经济因素入手,对产业和就业结构等经济因素进行调整,以此调控区域人口规模,并在调控中兼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采取“以业控人”的方式调控人口规模,合理进行城市规划,促进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协同发展,合理进行新城建设,以政府机构、优质教育医疗机构的搬迁为抓手,引导就业人口及其家庭人口在更大的空间范围中均匀分布,形成多中心或组团式的城市布局;加强城市群建设,一方面,大力扶持城市群中的次级城市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实现分阶段的一体化管理,使城市群内部的人力资源流动阻力减小,以更好地为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服务。
加快城市居住用地供给侧改革,促进住房供应体系优化。淡化总量控制,增加居住用地供地弹性;优化保障性住房土地供给,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对于城市中有限的土地资源,除了积极盘活建设用地存量、从农村土地征收和城市拆迁中增加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储备外,政府还应采取高密度集约式的土地利用方式,从而达到对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解决更多人的居住问题;统筹考虑新型城镇化与保障性住房选址建设,同步完善配套,为中心城区疏解人口在外围地区生活就业创造良好条件;放开别墅的土地供给,带动产业链。
推进创新创业的纵深发展,提高制度供给的质量和效益。以完善生态链为立足点,着力补齐创新创业制度保障的短板;以价值链为着力点,着力解决创新创业融资渠道方面的问题,包括财税金融、资金融通与精准服务等;以优化人才链为切入点,着力解决人才资源集聚难题;以带动产业链为聚集点,着力建设由新技术向新产业落地的组织;以强化创新链为支撑点,着力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突出问题。
加强流动人口的宏观调控,合理调控流动人口规模。引导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流动人口,根据市情分别制定和实行不同的引导政策;加强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的调控力度;大力发展和完善各种形式的就业中介组织,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市场,推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全国性劳动力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