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不仅要有相对完善的科技金融、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环境,更要有覆盖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的各类创新服务机构的支撑。目前上海在科技创新服务支撑体系建设中,虽然已取得很大的成就,但相对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战略目标,仍然比较弱。
1.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2004年,根据《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的要求,上海创设了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其目的是有效集合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研发资源,为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撑。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经过多年的建设,逐步形成了以“条件保障、协同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决策咨询”为主的功能体系。目前,该平台已集聚了1200多家加盟机构,提供各类研发服务21万余项。在加盟机构中,企业类占总量的61.5%,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成为平台共享服务的受益主体,上海地区企业用户约5.8万家,重点企业用户3210家。平台门户网站注册用户约51.5万,用户数量连续5年居全国同类平台首位,累计对外服务8370万次;“科技114”服务热线日均话务量约200次,累计31万次。
图7.13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但是,与北京的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相比,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不仅在资源集聚方面存在差距(2014年底,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共集聚676个国家级、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3.84万台(套)仪器设备,包括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在内的9003位专家)。而且在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开放,服务企业方面,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也有明显不足。2014年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为10000多家企业提供了的各类服务,服务合同额达20.56亿元。
上海科技服务业整体效率仍显滞后。根据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的数据,上海第三产业中科技研究和服务业的机构和从业人员高速增长,其总量和增长速度相比其他科创中心城市均较低,且专业技术服务与推广服务所占比例也低于北京、浙江。与国内城市相比,上海科技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落后于广东、江苏等地。
科技服务业的引领作用不突出。在第三产业主导经济增长的经济增长新模式下,上海科技服务业不仅总体规模偏小,对GDP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不大。例如,2013年科技研究与服务的企业总资产占第二、三产业总资产的比例为1.04%,低于北京及全国平均水平。科技服务业服务能力不强,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有限。
政府“大包大揽”,对于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初期助益颇大。但随着平台建设进入成熟期,出现了行政效率低下、管辖太广、支持不到位的弊端。政府的职能应该是引导和推动,而不是全权主导,否则将不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积极性、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和市场化的创新合作,不能发挥市场配置的作用。同时,各个子系统相对独立,尚未形成有机整合的服务系统,协同作用发挥空间有限;产学研联盟仅仅是一个雏形,结合程度小。
2.科技企业孵化器
2014年上海共建成71家创业苗圃,科技企业孵化器125家,科技企业加速器14家,并涌现出新型创新创业服务机构近百家。截至2014年底,上海市孵化器孵化企业超过6300家,就业人数超过7万人,留学人员创办企业291家,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企业成活率达78%,毕业企业超过2000家,包括复旦微电子、分众传媒、东方财富网、科大智能等上市企业。目前,基本形成由“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组成的科技创业孵化服务载体链,“孵化+投资+服务”的创业孵化模式持续优化。(www.daowen.com)
但是,随着科技创业热潮的涌动,创业者由社会精英转向大众草根。“众创”现象的出现在给创新增加活力的同时,也给创业平台和科技平台提出了新的挑战。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目前上海的科技创业孵化的发展规模和质量、效率都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创新创业的高成本化问题,不利于“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环境的形成。
3.科技创新教育培训机构
根据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组织公布的2013—2014年世界大学排名榜,邻近美国东部128公路高科技园区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分别位列第2、第5和50位,邻近硅谷的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别排名第4和第8位。而上海还没有一所高校跻身该排行的前200位。这表明上海的科技创新教育培训机构不强。
上海科技创新服务建设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高校的技术开发和技术供给与企业和市场的需求不对接。近年来,高校承担的国家计划项目的立项数量与所获得的经费总量逐年增加,但是项目成果的市场化率偏低,与技术市场的增长相比仍显滞后。主要原因是具有市场应用和产业化前景的项目较少,立项与市场需求脱节,在后期成果转化中存在先天不足。同时,企业作为技术接收方,其组织管理能力不利于承接高校的高科技产物。科技与经济成为两张皮,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出现条块分割的情况,产学研结合程度低,有限的科技资源难以实现优化和配置,科技资源短缺与闲置浪费并存。
4.科技创新激励2013年上海实施新的《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行办法》,但其效果远低于预期。目前,除民企、外企和上市公司外,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仅有10家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实施了以股权为标的的奖励计划。与此相比,北京中关村2011年底就有481家单位实施了股权和分红激励,其中国有单位有75家[5]。上海科技创新激励不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创新评价机制不够多元化。创新是一个动态的多阶段过程,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创新活动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相应的评价标准也应不同。对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移、科研服务、软科学研究、艺术创作等不同活动的人员应采取不同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探索“同行评议”、“第三方评价”、“国际评价”等评价办法。
二是创新激励力度不够。尽管上海制订了各类人才计划,但是大多数计划的支持力度还停留在10年前的水平,与南京、苏州等周边地区相比有较大的落差;创业政策支持力度也不及周边城市,致使优秀人才不断流失。
三是激励对象需做相应调整。上海目前对人才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诸如“千人计划”之类的高端人才身上。但是大量海外高端人才并非全职在上海工作,导致大量创新资源的浪费。对真正扎根上海的本土人才的激励力度却相对不足。另外,目前对人才的激励更多地体现在个人身上,对于创新团队的激励不足,不利于合作创新活动的开展,也不利于激发出创新的协同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